第71章 包衣名将赵有禄(补更一) (第2/2页)
搁正常人不是躲的越远越好么。
要不是赵安手中有老太爷赐的遏必隆刀,你看他张参将愿不愿意听调遣。
赵安不置可否,只叫张参将先去休息,尔后将候封、叶志贵、庄迎九还有庆遥等人叫到屋中。
直接了当将宿州情况如实告诉众人,之后又将张参将的意见也说了出来,问众人如何看法。
候封犹豫了一下,道:“大人,乱民好对付,就是那帮捻子怕不好对付。”
言外之意就是支持张参将的意见,等各路援军到齐再说,人多力量大嘛。
庆遥听后连忙点头,也说最好等援军到齐再行动,就这么点人去救宿州实在是太过冒险。
赵安没有生气,目光看向叶志贵他们:“你们怎么说?”
庄迎九和任朝阳是漕帮的“家生子”,两人之前都在头帮瞎混,打仗的事哪懂,你看我,我看你,都没吭声。
心里其实都挺怕的。
叶志贵见状却不屑道:“捻子有啥不好对付的,都是人,他捻子难道三头六臂不成?我听人说捻子农忙时在家种地,农闲时就出来打家劫舍,说白了就帮欺软怕硬的土匪,这种货色能横到哪去?大人要说打,别人不打我叶志贵替大人打!”
因候封和侍卫庆遥等人在场,叶志贵他们不敢称呼赵安“少君”。
赵安微微点头,捻子没有成为捻军前,真就是帮土匪,也压根没有什么反清的民族大义,没少欺负老百姓。
同太平军接触并接受太平天国改造后,方才成为一支真正的反清武装,战斗力和战斗模式也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你说的对,捻子是没有什么好怕的,一群土匪而已。这白莲教是去年才潜入安徽活动,可能发展了一些捻子为教徒,但多数捻子在本官看来未必为白莲教所用,即便两者暂时合一也是为了各自利益。
稍遇挫折捻子和白莲教就会离心离德,因此我们真正要对付的是白莲反贼,对于捻子可以剿抚并用。”
赵安的判断基本正确,结合之前刘宝提供的情报判断宿州起事的白莲教徒其实没有得到其教主刘之协的同意,故而宿州的白莲教徒属于“独走”,也就是说真正的狂信徒很少。
之所以闹出这么大声势来,不过是因为宿州突然聚集大量灾民,给了白莲教造反“土壤”原因。
缺少攻城器械注定宿州这次的白莲起事雷声大、雨点小,只要清军反应过来,这帮人不可能成事的。
如此,这场仗他就必须要打,绝不能躲在后面让朱珪大出风头,重新“赢”得老太爷的信任。
说白了,这仗就是打给老太爷看的。
是一场必须打赢,且必须无比漂亮的政治仗。
要让老太爷知道他赵有禄不仅能办事,能替他老人家捞钱,更能替他老人家拎刀杀敌。
还有三年就嘉庆元年,这年福康安、海兰察都死了,大清能打仗的八旗名将找不到第三个。
只能从包衣和绿营里找了。
没办法,赵安只好把自己包装为包衣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