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公司医生’正式重返和黄! (第2/2页)
林浩然听着韦理的阐述,眼神越来越亮。
韦理的思路清晰、战略宏大且极具操作性,尤其是对“聚焦三极”的划分和对“科技赋能”的强调,与他内心深处对和黄未来发展的蓝图高度契合,甚至在某些方面提供了更专业的框架。
这绝非李察信那种守成派能提出的构想,而是一个真正有抱负、有远见的统帅之才的视野。
“很好!”林浩然由衷地赞了一声,“聚焦、效率、科技、未来,韦理先生,你的战略眼光,确实不负盛名。
这与我对和黄未来成为‘亚洲顶尖综合性商业巨舰’的定位不谋而合,那么,回到你最初的问题。
你问我会如何与未来的行政总裁共处?
我的答案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目标导向,权责统一;底线清晰,监督常在。”
这十二个字,掷地有声,清晰地勾勒出林浩然的用人哲学和管控边界。
韦理精神高度集中,他知道,最关键的部分来了。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既然选择你韦理作为和黄的总裁,就是认可你的能力、经验和战略眼光。
日常经营决策、具体业务运作、甚至是高管团队的选拔任用,我将充分授权给你,我不会像某些人那样,事无巨细都要过问,插手具体项目的执行。”
他语气平淡,但“某些人”指谁,不言而喻。
这无疑给韦理吃了一颗定心丸。
“目标导向,权责统一。我给你空间,同时也要求结果。
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就是刚才你战略里提到的:重塑核心业务,提升盈利能力,扩大市场份额,特别是你强调的三个核心领域,港口物流、零售、科技,必须取得显著突破。
我会和你共同确定清晰的、可量化的三年、五年战略目标及年度财务、业务指标。
达成目标,你韦理就是和黄复兴的最大功臣,待遇、声望、董事会支持,我绝不吝啬。
但若偏离战略方向,或者连续未能达成核心目标,”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如电,“那意味着我们的合作出了问题,需要重新审视。
权有多大,责就有多重,你掌舵,就要对航向和结果负责到底。”
“底线清晰,监督常在。我对你的放权,并非放任自流,几条底线,不容触碰,其一,资产安全与财务合规。
重大资产处置,如核心港口或大型物业出售、重大投资并购、重大融资行为,必须报董事会,即我需要知情并批准。
财务报告必须真实、准确、及时,严禁任何损害股东利益的行为。
其二,核心战略方向。你提出的‘聚焦三极’战略,既是你的构想,也获得了我的认同,它就是未来五到十年和黄的根本大法。
你可以根据市场变化微调战术,但不能擅自推翻或大幅偏离这个核心方向。
其三,公司文化与价值观。和黄需要的是能征善战、高效廉洁的团队,我绝不容忍内部滋生山头主义、贪污腐败、或者阳奉阴违的‘非暴力不合作’。
李察信的下场,就是红线。”
林浩然身体微微后靠,语气放缓:“至于监督,并非我要派人天天盯着你,董事会层面有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等正常治理机制。
马世民将作为临时董事会副主席,协助你处理过渡期后的整合工作,并在必要时提供支持和建议。
我也会通过定期的总裁汇报、董事会会议、以及关键业务数据报表来了解公司运营状况,正常情况下,我不会过多干涉,我的精力在所有旗下企业的整体的战略布局和资本运作上。
但若触碰底线,或者公司在你领导下出现你战略中所说的‘隐患’变成现实,导致业绩持续大幅滑坡、市场地位显著下滑、或者内部出现系统性风险……”
他没有说下去,但那平静眼神下的锋芒,让韦理毫不怀疑其介入的决心和力度,这些话绝非虚言恫吓。
说完,林浩然补充道:“这套‘放权+目标+底线+监督’的模式,并非只针对你和黄,只要职业经理人足够优秀,目标达成、底线守住,我乐于做‘甩手掌柜’。”
韦理静静地听着,大脑飞速运转,权衡着林浩然的每一句话。
林浩然的框架极其清晰:给予他作为总裁应有的权力和施展空间,设定明确的目标和不容逾越的底线,辅以制度化的监督而非人盯人的干预。
这比他预想中最好的情形还要好!
尤其是对比李加诚对李察信的束手束脚和最终失控,林浩然展现出的是一种更成熟、更自信也更有效率的管控艺术——基于规则和契约的信任,而非基于妥协和猜疑的平衡。
“林先生,”韦理深吸一口气,眼神中的疑虑和试探彻底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被理解和信任所点燃的斗志与郑重,“您的框架,清晰、专业、且极具建设性。
空间、目标、底线、规则,这正是我,一个渴望在真正大舞台上有所作为的职业经理人,所梦寐以求的合作基础!
我完全理解并接受您设定的目标和底线。
请您放心,资产安全、财务合规、战略方向、廉洁高效,这不仅是对您负责,也是对我韦理个人声誉和职业生涯负责!
重大事项的报批,是基本规则,我必遵守,我唯一请求的是,在战略框架内,在具体战术执行和人才使用上,请给予我充分的决策权。”
他没有丝毫犹豫,直接表态愿意接受这个“契约”。
这不仅是认同,更是一种自信的承诺,他相信自己有能力在这个框架下,带领和黄走向复兴。
林浩然看着韦理那被点燃斗志、充满信心的眼神,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伸出手:“很好!韦理先生,欢迎你正式加入和黄,担任集团董事会副主席兼行政总裁,具体的聘任合同细节,由马世民和你商定。
我相信,在你的掌舵下,和记黄埔这艘巨轮,必将重现昔日辉煌,并驶向更广阔的天地!”
两只手,一只代表着香江新晋的无冕之王、资本巨鳄,一只代表着经验丰富、渴望复兴的“前朝大班”,在这一刻,跨越了曾经的隔阂与猜疑,紧紧握在了一起。
这不仅是个人合作的开始,更意味着和记黄埔一个新时代的序幕正式拉开。
“林先生,合作愉快!”韦理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合作愉快,韦理总裁。”林浩然笑容笃定。
接下来的时间,两人就一些更具体的细节进行了高效沟通。
韦理提出了几个核心高管人选的初步想法,包括重新启用一些了解和黄但此前未被重用的中层骨干,以及从外部引入相关领域的专才,林浩然在原则范围内给予了支持。
韦理也汇报了他对当前和黄各业务板块现状的初步评估和亟待解决的几个痛点,如部分港口效率问题、零售供应链优化,林浩然表示赞同。
会谈持续了近两个小时,气氛始终务实而融洽。
当韦理起身告辞时,他感觉一周前压在心头的重负已然卸下,取而代之的是久违的、充满挑战的兴奋感。
林浩然亲自将韦理送到办公室门口:“韦理总裁,期待你在和黄的第一份成绩单,记者招待会,我会安排马世民先生尽快筹备。”
“定不负老板所托!”韦理郑重点头。
这一刻,韦理对林浩然的称呼,已经由林先生转为老板了。
三天后,九月三十日,和记黄埔大厦内,一场备受瞩目的记者招待会召开。
主席台上,林浩然居中而坐,马世民在左,而右侧那个位置,则属于重归和黄、担任董事会副主席兼行政总裁的韦理。
镁光灯疯狂闪烁,快门声此起彼伏。
当林浩然亲自宣布韦理加盟的消息时,全场一片哗然,随即爆发出热烈的议论!
“韦理?真的是他回来了!”
“前任大班重掌舵手!林先生这步棋太妙了!”
“李察信被炒,韦理上台!和黄真的要变天了!”
“快!发稿!大新闻!”
林浩然简短介绍了韦理的辉煌履历和对和黄未来的信心,随后将话筒交给了韦理。
面对台下无数镜头和记者连珠炮似的提问,韦理显得从容而自信。
他没有过多谈论过去,而是聚焦未来:
“我非常荣幸能在这个关键时刻重返和记黄埔,在林浩然主席的领导下,和黄拥有无与伦比的资本实力和战略视野。
我的使命,就是带领管理团队,整合资源、提升效率、聚焦核心、锐意创新,让和黄这个伟大的名字,重新焕发活力,成为引领亚洲、乃至全球商业潮流的领导力量!
我们将重塑港口物流优势,打造世界级零售品牌矩阵,并全力投入未来科技的蓝海……具体的战略规划,将在稍后的董事会后向各位详细披露。
我相信,属于和记黄埔的新篇章,今天,正式开启!”
韦理沉稳的发言,配合着他重返权力中心的身份,释放出强大的信号。
现场再次沸腾。
消息如同飓风般席卷全港!
“王者归来!韦理重掌和黄帅印,林浩然钦点复兴舵手!”
“铁腕清洗后,林浩然请回‘公司医生’韦理,和黄进入‘林韦共治’时代?”
“李加诚时代彻底终结!韦理回归,标志和黄全面转向林浩然战略轨道!”
“资本巨鳄+老牌强帅,和记黄埔能否重返巅峰?香江商界格局再掀波澜!”
而受到韦理回归和记黄埔的影响,和黄的股价在当天又再次暴涨。
毕竟,韦理在和黄六年的时间,早已经让香江市民们知道,他是一位有着卓越领导才能与深厚行业底蕴的传奇人物。
那六年里,他带领和黄在波谲云诡的商海中乘风破浪,一次次化险为夷,创造了无数令人瞩目的商业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