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259章 羽,威震华夏

第259章 羽,威震华夏

第259章 羽,威震华夏 (第2/2页)

大伙儿虽遭此劫,可心里跟明镜似的。
  
  眼下还没见着关羽军,只是因为水势过大,他们暂时不好过来。
  
  等水冲得差不多了,他们也差不多了。
  
  唉……
  
  于禁叹了口气,心乱如麻。
  
  只挥挥手,示意众人下去歇息。
  
  忽然,浩周一指水中浮尸,颤声呼道:
  
  “此……此非白日谏防关某之裨将乎?”
  
  于禁一惊,忙命人将尸体打捞起来。
  
  众视之,尸体虽已有些浮肿,可仍旧能够看清楚面容。
  
  的确是此前,那名劝谏于禁要早做防备的裨将。
  
  只见他四肢僵硬,面容奇惨。
  
  显然是面对大水时,做了一番痛苦的挣扎。
  
  于禁面如死灰,紧攥佩剑,剑穗犹滴血水。
  
  就这样,众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过了一夜。
  
  比及天明,水势稍缓。
  
  众人一夜未眠,忽闻鼓角震天。
  
  忙起身去看,只见战船如林破雾而来。
  
  关字旌旗下,云长横刀而立。
  
  身后傍有数百艘战筏,筏上士兵,皆是水战好手。
  
  甘宁领一队,蒋钦领一队,赵云领一队。
  
  众将皆摇旗鼓噪,高呼擒贼。
  
  甘宁最是兴奋,手舞两柄双刀,臂挂铃铛。
  
  铃铛一响,高声呐喊:
  
  “于禁匹夫!此时不降,更待何时!”
  
  话落,身后的锦帆郎纷纷齐声高呼:
  
  “速降!速降!”
  
  喊声震天,声声刺骨。
  
  于禁眺望四野,皆是大水。
  
  真可谓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目光所及,是残卒抱尸而泣。
  
  耳畔所闻,是伤兵呻吟泥中。
  
  一老卒忽跪拜于于禁身前,扯其战袍说道:
  
  “将军!吾等守备安阳数年,如今大水一来,妻小皆殁。”
  
  “只求速死!”
  
  言外之意,他们打算陪着于禁一同战死。
  
  毕竟这大水,带走了他们太多亲人。
  
  许多人已经无甚留恋,只想着报仇雪恨。
  
  老卒话一说完,不少士兵纷纷响应,大声道:
  
  “我等皆愿随将军死战!”
  
  众人都下意识地认为,于禁肯定会跟关羽血拼到底。
  
  毕竟士可杀,不可辱。
  
  更何况于禁名声在外,是曹营外姓武将第一人。
  
  他是军中楷模。
  
  是严肃、威严、清廉,敢于承担责任,忠诚正直的典范!
  
  五子良将中,
  
  张辽善于把握战机突袭。
  
  乐进擅长先登破城。
  
  张郃善于利用地形。
  
  徐晃多谋略又擅长治军。
  
  于禁也擅长治军。
  
  他会用法令严格管理部下。
  
  在缴获财物之后,会如数上交,从不私自占有。
  
  这是于禁给自己立的清廉人设,因此非常受到曹操的赏识。
  
  但这样做,会很不得军心。
  
  毕竟封建时期的军队,素质可不那么高。
  
  他们打仗就盼着那个呢。
  
  所谓恩威并施,显然于禁威要多一些,对士兵少了人文关怀。
  
  眼下被困于土丘,走脱不得,大家都以为于禁会死战到底。
  
  可令众人没想到的是,
  
  于禁忽然扬天长叹,将长戈掷入水中,浊浪吞声。
  
  于禁卸下佩剑,谓左右人道:
  
  “如今四下无路,左右不过几百人。”
  
  “吾料不能逃也,不若就此投降。”
  
  “也好保全士卒。”
  
  于是,于禁宣布投降。
  
  这不投降不要紧,一投降,原本那些尚有抵抗意志的士兵,瞬间士气崩塌。
  
  因为于禁是七军之首,作为督帅都投了。
  
  他们这些底层士兵,还抵抗个什么劲儿啊?
  
  很快,关羽的船筏靠了岸。
  
  于禁携护军浩周,军司马东里衮等众,来到岸边,齐齐跪伏于地。
  
  向关羽军投降。
  
  关羽令人尽去于禁等众衣甲,将之带上船筏。
  
  举目再看,还有不少小丘。
  
  都是那些逃出来的士兵,躲在高阜避水。
  
  于是关羽便命人将于禁押解在前,继续催进船筏,劝降剩下的士兵。
  
  由于于禁是七军之帅,不论是中层将领亦或底层士兵。
  
  见到于禁屈膝投降的这一幕,那仅剩的抵抗意志立刻崩坏。
  
  纷纷向关羽投降,关羽命人将之尽数押解上大船,然后载出水面。
  
  当然,亦不乏有少数忠志之士,仍在抵抗。
  
  督将成何见关羽水军至,知道大势已去,乃谓众人说道:
  
  “吾闻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
  
  “今日,吾辈死日也。”
  
  “公等可随我努力作战,以报魏公厚恩。”
  
  于是,命麾下亲兵,准备作战。
  
  共计步卒三百人,皆无衣甲傍身。
  
  只有一口大刀,立在堤上,静静等候关羽到来。
  
  关公船筏至,照例使人高呼:
  
  “于禁已降,公等可速降。”
  
  “投降免死!”
  
  然成何等众,皆不为所动,全无惧怯。
  
  奋然前来接战。
  
  关公一捋美髯,慨叹道:
  
  “魏国尚有忠志之士耶?”
  
  陈登在侧,说道: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食魏禄者,岂无志虑忠纯者也?”
  
  “可早早杀之,以儆效尤。”
  
  在陈登看来,有人怕死投降,有人忠诚不降,这都是很正常的事。
  
  关将军你不能每看到一处有忠臣的地方,就发出感慨。
  
  要知道,安阳城中足足有三万大军。
  
  要是每处都停下来感慨,那三天三夜也收降不完这三万人呐。
  
  投降者免死,不降者立杀。
  
  就是这么简单。
  
  关羽最后问一遍:
  
  “汝等督帅已降,公等何不早降?”
  
  成何等众仍不做反应。
  
  江水湍急,甘宁携锦帆百余众先至,呼道:
  
  “何须多问,直接杀之!”
  
  于是,甘宁下令,命锦帆郎一齐放箭。
  
  箭矢如雨,将堤上不着衣甲的魏兵,尽数射死。
  
  成何身边立刻只剩下数十人。
  
  甘宁乘轻舟登岸,率众锦帆郎在前,见人便杀。
  
  时成何领数十亲兵,据石垒而守,奋起反抗。
  
  众锦帆郎鼓噪而进,箭如飞蝗。
  
  成何部众躲在石垒下相抗,然寡不敌众,顷刻死伤过半。
  
  余者犹死战不退,甘宁大怒,挥刀喝道:
  
  “竖子岂不知甘兴霸威名乎?”
  
  “见我到来,还敢反抗!”
  
  遂亲率精锐突阵,刀光过处,残肢横飞,血染江岸。
  
  成何见亲兵尽殁,目眦尽裂,挺矛跃出:
  
  “甘兴霸!可来共决生死!”
  
  甘宁大笑应战,双刃交错,火星迸溅。
  
  战有十合,成何力竭,矛法渐乱。
  
  甘宁窥其破绽,左手举刀,格开长矛。
  
  右手挥刀斜劈而下——
  
  只听得“噗嗤”一声响,成何自肩至腹,裂为两段。
  
  五脏俱现,犹怒目圆睁而毙。
  
  甘宁大笑,将成何尸体一脚踢入江水中。
  
  犹拭刀冷笑:
  
  “区区庸鄙,也敢阻我富贵乎?”
  
  既杀成何,甘宁又狞声对余下成何部众说道:
  
  “阻我锦帆者,皆如此獠!”
  
  “公等尚不降乎?”
  
  众人皆身负重伤,又见成何被甘宁杀死。
  
  他们亲眼目睹成何腹部被剖开,肠子外泄,其状甚惨。
  
  再没了抵抗意志,于是纷纷向甘宁屈膝投降。
  
  甘宁志得意满,命人将成何部众尽数锁了。
  
  就在这时,忽见人群中有个垂髫童子,缚跪于地。
  
  约有十一、二岁的样子。
  
  甘宁便走过去问:
  
  “此何人也?”
  
  众人答说,此成何遗孤,其独子成曼也。
  
  所谓上阵父子兵,
  
  古代行军打仗,也不乏将儿子一同带上战场的。
  
  比如曹操就曾把十二岁的曹丕一起带去了宛城。
  
  若非曹丕及时找了一匹马,否则小命儿就得交代在那里。
  
  成何这次带上小儿子一起过来,也是想让儿子历练历练。
  
  顺带让他混点儿军功,将来好有机会升腾。
  
  毕竟成何想着,儿子虽小,可只要留在自己身边,就不会有危险。
  
  等汝南之围解了,到时候在军报上,随便找个理由。
  
  比如儿子聪明,救了哪个士兵,或者说探听出什么情报。
  
  早早打造一个神童人设,在东汉还是很吃香的。
  
  只是,事与愿违呐……
  
  甘宁闻说是成何儿子,便将成曼叫过来,似笑非笑地问道:
  
  “……汝识我否?”
  
  成曼战战兢兢答:
  
  “……将军是甘、甘宁。”
  
  甘宁又问:
  
  “适才吾杀汝父,汝有何言?”
  
  成曼不知所措,颤声答:
  
  “……不知所言。”
  
  于是,众人皆笑,纷纷道:
  
  “此辈庸弱无能,不足为患也。”
  
  “将军不妨将之缚了,留作人质,将来或有他用。”
  
  显然,成曼的软弱,解除了众人对他的防备。
  
  可甘宁却沉吟半晌,下令道:
  
  “将此子与我吊起来!”
  
  众人一愣,纷纷上前谏道:
  
  “稚子何罪?愿将军宥之。”
  
  或有人谏曰:
  
  “一黄口小儿何足为虑,叫旁人知晓,道我等无能矣!”
  
  然而,不管众人如何苦口婆心地劝说。
  
  甘宁皆是充耳不闻,默然不应。
  
  径令将成曼,悬于高竿之上。
  
  众人平日多惧甘宁,不敢违命。
  
  依令做了,将成曼给吊起来。
  
  那成曼被吓得面色煞白,哭喊求饶。
  
  成曼部众皆低头叹息,无能为力。
  
  甘宁嘴角微微翘起,笑道:
  
  “吾杀汝父,汝不敢寻我报仇,是怯弱无能也!”
  
  “汝若适才扬言要寻我报仇,我或许会饶了你。”
  
  “而你却屈膝向仇人投降。”
  
  “似汝这等懦夫,也配活于人世乎?”
  
  于是自取铁胎弓一挽,徐搭狼牙箭悬于弓上。
  
  便要将之射死。
  
  时关羽船筏也将要着陆登岸,遥见着此景,关羽赶忙高声大呼:
  
  “兴霸且住!”
  
  “刀下留人!”
  
  声若雷霆,岸上的众人全都听得真切。
  
  于是,众人便趁着这个机会,再次向甘宁劝道:
  
  “……将军!关将军下令了!”
  
  “且饶此子一命!”
  
  “……将军!将军!”
  
  众人纷纷过来,劝甘宁住手。
  
  甘宁充耳不闻,弓如满月,箭似流星——
  
  “嗖!”
  
  狼牙箭射出,贯穿成曼的腹部。
  
  可怜那小童腹部洞开,肠子流出。
  
  未即死,哀嚎彻野,痛苦不堪。
  
  闻者,无不毛骨悚然。
  
  甘宁复射三矢,方绝其命。
  
  血流了一地。
  
  关羽见此情景,勃然大怒。
  
  一把推开要来扶他下船的仆人,气冲冲地冲到甘宁面前。
  
  赤面生威,诘问道:
  
  “某适才命汝不得射杀此子,汝何得抗我军令!”
  
  甘宁掷弓于地,不以为然答:
  
  “……哦?呵呵。”
  
  “恕宁耳背,适才未曾听见。”
  
  “还请关将军恕罪,恕罪。”
  
  关羽闷哼一声,叱道:
  
  “汝周围将士,皆听到某的喊话。”
  
  “独汝听不见,岂非欺我乎?”
  
  是吗?
  
  甘宁嘴角轻轻上扬,看向一众锦帆郎,问道:
  
  “公等适才听见了关将军的喊话否?”
  
  众锦帆郎皆惧甘宁,纷纷摇头:
  
  “没听见,没听见。”
  
  “……我等什么也没听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