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259章 羽,威震华夏

第259章 羽,威震华夏

第259章 羽,威震华夏 (第1/2页)

公元205年,九月秋。
  
  安阳城,大霖雨连下数日。
  
  于禁、浩周等人驻军于城中,左右侍从,皆是当地的高官儿。
  
  面对魏国左将军,七军护军,周官员皆上去谄媚。
  
  “……诶,于督军,您小心点儿打把伞,别淋着雨了。”
  
  “……诶,浩护军,小心地滑,我扶着您嘞。”
  
  众安阳本土官员,皆小心翼翼侍奉于禁等将。
  
  他们皆来自魏国中枢,众官皆不敢得罪。
  
  而于禁等众,皆十分享受于这种职场谄媚。
  
  尤其是于禁,
  
  我们都知道,五子良将皆是标准的职场人。
  
  而常言道,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于禁最号毅重。
  
  于禁便是五子良将中,最标准的职场打工人。
  
  历史上,于禁曾去劝降泰山将昌豨。
  
  在与夏侯渊的联手打击下,昌豨遭不住了。
  
  觉得自己跟于禁关系那么好,很早就有交情了,干脆就再投降一次吧。
  
  于是率众向于禁投降。
  
  当时于禁身边的将领们都认为,昌豨已经投降,应该把他送到曹操那里。
  
  咱们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但是于禁说:“诸位忘了曹公的常令吗?”
  
  ——围而后降者不赦。
  
  于禁说,奉行法令是咱们做臣子应有的节操。
  
  昌豨虽然是我的旧友,但我岂能失节?
  
  说完于禁与昌豨诀别,挥泪斩了昌豨。
  
  所谓职场人,那就是立人设。
  
  其实张辽、徐晃也爱给自己立人设。
  
  只不过于禁立得最好,立得最多。
  
  于禁常常给自己立的人设就是毅重,识大体,正义的化身。
  
  通过斩昌豨这件事,于禁又给自己立了个大公无私的人设。
  
  可是,当你的人设立过头时。
  
  万一把控不住,是很容易崩塌的。
  
  于禁杀昌豨,本质上是“卖友求荣”。
  
  裴松之评价说,虽然昌豨按照法令不能赦免。
  
  但把昌豨押到曹操那里,让曹操处置,这也不算违反法令啊?
  
  曹操当时为了收降泰山群寇,是肯定不会杀昌豨的。
  
  于禁这是一点儿都不给旧友万分之一的希望,却放纵自己的好杀之心。
  
  不听其他将军的建议,后来被俘投降,还被赐予恶谥。
  
  实在是必然的结果啊。
  
  裴松之这显然是用道德的问题来评判法令的问题。
  
  于禁在职场上摸爬滚打那么多年,会不知道老板的心思吗?
  
  昌豨降了又叛三五次了,你当是菜市场呢进进出出。
  
  所以曹操肯定是不希望看到一个活着的昌豨的。
  
  但曹操又想安抚泰山群寇,收买人心,顺便展示自己的胸怀。
  
  现在有人替他干黑活儿,他当然高兴暗爽了。
  
  眼中钉肉中刺被拔去了,自己手上还不用沾血。
  
  所以于禁杀好友,其实是为了解决领导的难题。
  
  职场人有职场人的活法。
  
  只是当你深入职场以后,从前你作为员工去舔领导。
  
  而当有一天你也成为大领导后,自然而然地也会去享受手下人来舔你。
  
  于禁等将见霖雨连下数日,便命士兵将校皆着蓑衣。
  
  众人乃避开雨霖,于禁暗自庆幸有蓑衣躲雨,自以为无患。
  
  有裨将进言道:
  
  “闻关羽得陈元龙淮南水军,今暴雨连绵。”
  
  “倘贼人用水攻,决堤灌城,我等难以招架。”
  
  “督军宜早备之!”
  
  于禁闻言,蹙眉叱道:
  
  “本督戎马半生,岂不知兵?”
  
  “今蓑衣既备,何惧风雨!”
  
  护军浩周亦在旁侧笑道:
  
  “吾安阳城距离淮水甚远,关羽如何决堤,灌我城池?”
  
  军司马东里衮也说道:
  
  “不错,我等有三万大军驻于城内。”
  
  “又有曹仁将军在新城呼应为援,关羽安能便能飞渡?”
  
  以于禁为首的一众高官,皆对雨霖不以为意。
  
  他们都是军中宿将,位高权重。
  
  而安阳守将,不过是一群地方芝麻大小的裨官儿罢了。
  
  也敢教他们怎么行军打仗?
  
  众将皆不敢复言,或有人找到督将成何。
  
  劝成何出面,劝一劝于禁,让他们提前防备大雨霖。
  
  因为成何是七军之一,官位不小。
  
  由他出面,或许于禁等众能够听得进去。
  
  成何先带着去营中一观,果见水势上涨,军旅鞋湿。
  
  遂找到于禁,劝谏说道:
  
  “安阳城乃夯土所筑,并不坚固。”
  
  “兼之此地地势甚低,虽有土山,然离营稍远。”
  
  “倘关羽掘开淮水,大水骤至。”
  
  “我军何以防备?”
  
  于禁道:
  
  “安阳据淮水甚远,纵关羽掘开河堤,何以灌城?”
  
  成何一顿,又接着说道:
  
  “就算淹不上城,今秋雨连绵,军士艰辛。”
  
  “近有人报说关羽军尽数移于高阜处。”
  
  “我军宜早移至高阜,免得河水泛涨。”
  
  于禁大怒,叱道:
  
  “我大军守在安阳不移,是为呼援曹仁将军在新城的守军。”
  
  “倘若擅自撤离,必使新城孤立无援。”
  
  “汝匹夫何得在此蛊惑军心?”
  
  “倘再有多言者,杀无赦!”
  
  成何羞惭而退,不敢复言。
  
  众军士也都不再提及移营之事,只盼雨霖早早停歇。
  
  不然,这军旅日子实在是困苦不堪。
  
  又过两日。
  
  是夜,风雨大作。
  
  成何坐于帐中,只听得万马奔腾,征鼙震地。
  
  成何大惊,急忙出帐,上马来看。
  
  “怎么回事?”
  
  “何得如此喧哗?”
  
  话甫方落,远处轰隆隆的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响。
  
  直如惊雷一般,打得整个安阳城地动山摇。
  
  “报——”
  
  一名哨骑神色慌张,飞报来报。
  
  “报督将,大事不好!”
  
  “何事,快说!”
  
  成何焦急地问。
  
  “……水……到处都是水,来势汹汹朝安阳城冲来了!”
  
  那哨骑面露惊恐之色,双腿剧颤,仿佛见到了生平从未见过的景象。
  
  什么!?
  
  尽管心中早有预料,可成何却依然抱有一丝侥幸地去看。
  
  甫一登上墙头,果然见着四面八方,大水骤至。
  
  洪水滔天,如同巨锤一般,一举轰开了安阳城门。
  
  三万七军,面对惊涛骇浪,手足无措,四下乱窜。
  
  随波逐流者,不计其数。
  
  平地水深丈余,直将城中给养、兵械、铠甲斗具全部冲走。
  
  古代不论是行军打仗,还是守备城池,士兵们都不是全部要穿着铠甲的。
  
  行军打仗就不用说了,甲胄都放在辎重里。
  
  让士兵着甲赶路,不死也得扒层皮。
  
  守城也是同理,守军都是轮班儿的。
  
  轮到你的班时,才会换上甲胄去守城。
  
  或者到了敌人攻城,需要你去帮忙时,才会让士兵大规模穿上衣甲。
  
  而此次洪水骤至,士兵们别说穿上衣甲了,面对大水,根本无有招架之力。
  
  大水一来,甲胄、粮秣尽数冲走。
  
  早有人报知于禁。
  
  “督帅,洪水……洪水灌进了安阳城……”
  
  “……现在……现在可如何是好?”
  
  众人神色焦急,庞然无措。
  
  “什么?果真有大水?”
  
  于禁初听此消息,亦是震惊无比。
  
  他显然低估了此次秋霖,掘开淮水的威力。
  
  这这这……
  
  于禁还从未面对过这种情况,一时间只感觉大脑宕机。
  
  此时,护军浩周,军司马东里衮也纷纷赶到。
  
  “……督帅,大水冲走了咱们的甲胄器械,士兵们尽数在河里吃水。”
  
  “宜早早移至高处,不然必被大水冲走。”
  
  于禁点了点头,如丧考妣,面色煞白。
  
  “……该当如此,该当如此。”
  
  整个人轻飘飘的,跟着众人纷纷登上小山处避水。
  
  好在众人走得快。
  
  方一登上小山,便见着大水势如破竹。
  
  洪水掠过之地,房屋楼阁,尽数冲踏。
  
  苍松翠竹,连根冲起。
  
  “……好水好水。”
  
  远在高阜处的关羽,捋着长髯,不禁发出一声感慨。
  
  这水攻不愧是T0级别的战法。
  
  果然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巨浪瓢打之处,尽数催崩。
  
  “……关将军,我等何时可以动身?”
  
  甘宁等先锋将兴冲冲地走来,他所部之众,早已摩拳擦掌,准备厮杀。
  
  “……诶,不急。”
  
  关羽挥了挥手,示意众人稍安勿躁。
  
  “眼下大水未止,我战筏亦不能驶。”
  
  “且待水势消减之后,再发兵渡水,擒拿于禁!”
  
  “得令!!”
  
  众人振臂欢呼。
  
  每一个人的脸色,都十分兴奋。
  
  你道是为何?
  
  只因于禁所部七军,乃魏国精锐。
  
  而这淮水一淹,七军尽为水中鱼鳖,已成了齐军的囊中之物矣。
  
  凡是参与了这场水淹七军之战的士兵,那必然要在之后的功劳簿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可比战场直接厮杀轻松许多了。
  
  战场厮杀,不见得能将敌人全歼。
  
  可这洪水一淹,全歼敌军,战功直接拉满。
  
  偏偏众人还没怎么出力。
  
  等于是白捡的功劳。
  
  所以关羽不让大伙儿出击,大伙儿都没有怨言。
  
  对于这天大的功劳,众人都保持着充足的耐心。
  
  反正现在水大,他们的船筏也不好驾驶。
  
  而且大水平地丈余,也不怕于禁等人跑了。
  
  接下来,他们只需慢慢等待敌人士气崩溃便好。
  
  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同。
  
  话分两头,
  
  却说由于关羽阴遣将士决堤,淮水暴涨。
  
  夜半洪涛骤至,安阳城顿成泽国。
  
  于禁等七军顿时成了金鱼。
  
  在众人的簇拥保护之下,于禁、浩周、东里衮等将,仓促披甲。
  
  只带了亲兵数百人,踉跄登城北小丘处避水。
  
  是夜,惨绝人寰。
  
  于禁死里逃生,也来不及喘息。
  
  就见着山下水势滔天,哀嚎遍野。
  
  魏卒溺毙者,或抱浮木而嚎,旋为激流吞没。
  
  或攀树梢呼救,枝断人亡。
  
  尸骸随波沉浮,灯火尽灭。
  
  唯闻风雨凄厉,若冤鬼泣诉,凄惨无比。
  
  众军士见状,无不心中悲戚,百感交集。
  
  但他们也来不及同情水下的同袍兄弟了。
  
  因为即便是死里逃生的他们,同样也不好过。
  
  众将士甲胄皆湿,又赶上深夜。
  
  夜风直刮,寒透骨髓。
  
  战马也惊慌嘶鸣,踏陷泥淖,四下里乱闯。
  
  有争取上岸者,纷纷扯住马尾求生。
  
  反被马蹄蹴毙,踹入水中。
  
  由于粮囊漂散,众人皆空腹瑟缩,齿战之声相闻。
  
  或有人谏于禁道:
  
  “督帅,将士们饿了一夜。”
  
  “不如杀马充饥罢!”
  
  于禁望一眼身后的战马,由于马儿受惊,只剩得三十来匹。
  
  考虑许久,到底是摇了摇头。
  
  “……眼下尚未到非常绝望之时,且再等等。”
  
  “或有转机。”
  
  于禁说的等等,就是希望位于东面新城的曹仁,能发现安阳的危难。
  
  及时派出船筏来救他们。
  
  但包括于禁自己在内,众人心里边儿都清楚。
  
  于禁这是在自欺欺人。
  
  大水滔滔,直淹安阳。
  
  身在新城的曹仁又能好过到哪里去呢?
  
  诚然,新城要比安阳坚固高大许多。
  
  可大水一来,即便冲垮不了新城,也会将曹仁等将困守在城内。
  
  即便没有困死,曹仁是否会第一时间来救安阳?
  
  即便第一时间来救了,又如何能比本就身在安阳的关羽要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