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 有些人的资料是具有保密性的 (第1/2页)
上次找她帮忙的事情,她没忘……这下于大章倒是有些迷茫了。
既然没忘,为什么两天过去了,还没回信?
“还是上次那事。”
于大章如实答道:
“我倒不是着急,就是上次看你刚睡醒接的电话,怕你忘了,所以打电话想提醒一下。”
这话过后,电话对面的叶琳沉默了。
于大章也不着急,将手机贴在耳边,耐心地等待着。
大概过了十多秒,叶琳的声音才再次传来:
“刚才我旁边有人,说话不方便。”
随即她低声说道:
“你这事儿有点麻烦,在大数据里没有匹配到相关人员,我正在想其他办法,再给我点时间。”
大数据里匹配不到?于大章把所有的可能性都想了,唯独没有考虑到这一条。
这次他让叶琳查的是四个人。
三个国内的,一个国外的。
如果说国外的那个,大数据匹配不到还情有可原。
可是国内的没有匹配到,这就多少有点扯蛋了。
只要是办过身份证的人,就会在数据库里生成数据。
难道那三个人都是没有身份证的黑户?
怎么可能!
只要在国内,没有身份证几乎是寸步难行,不管走哪儿都要受阻。
出行、医疗、住宿,甚至是购物也是需要身份信息的。
“他们整过容?”
于大章保持着通话的姿势,思维运转:
“或者说,他们的身份被人为抹去,成了黑户?”
暂时他也只能想到这两种可能。
不是他想象力不够,而是能逃过大数据的监控网络,难度太大。
第二种可能他都觉得有点扯蛋了。
能在大数据中将身份信息抹去,那得多大能量可以做到?
至少他目前所接触过的人里面,还没有谁能有这个本事。
“应该都不是。”
叶琳低声回应道:
“你说的这两个可能性,我都考虑过了。”
“首先,你发的那四张照片,我在这边找人做了技术处理。”
“在确保清晰度足够的情况下,我还找了相关领域的专家来对照片中的人物进行面部鉴定。”
她的语气坚定:
“经过分析和比对,可以确定的是,那四个人的脸上没有任何整容过的痕迹。”
叶琳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
“被人在大数据里抹去身份信息就更不可能了。”
“只要他们进行过录入,就一定会留下痕迹,即使被抹去身份信息,也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绝不可能做到天衣无缝。”
从她条理分明的话语中,就能听出她对这件事非常上心。
甚至她要比于大章考虑的更加细致。
“那问题出在哪了?”
于大章这话既像是在问叶琳,也像是在自言自语。
当局者迷。
无论智商多高的人也逃不过这四个字。
应雪莲175的智商,看什么事情都很透彻,唯独看不清自己,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我觉得,在大数据里查不到的主要原因,是我的权限不够。”
叶琳的声音再次传来:
“我想你也能有所耳闻,有些人的身份在国家层面是具有保密性的。”
“比如你,你现在的身份档案就不是谁想看就能看的,至少以我的级别,就没办法查到任何有关你的档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