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民国:关东参王 > 第七十八章 东三省帮办大臣

第七十八章 东三省帮办大臣

第七十八章 东三省帮办大臣 (第1/2页)

百草沟一事刚刚平息,六月初,倭国宪兵闯入延吉和龙峪经历衙门,枪杀营兵,砍伤官员。
  
  又于六道沟,修筑警岗,藐视清廷主权。
  
  清廷外务部为延吉和龙峪事件,命出使倭国大臣胡惟德向倭国政府严重交涉。
  
  不想倭使伊集院反而向清廷外务部提出反诬抗议。
  
  紧接着,倭国借口延吉马贼活动,派兵由会宁渡江越境,携械闯入六道沟。
  
  外务部照会倭使,提出抗议。
  
  因倭国不断向延吉增兵,蓄意挑衅,清廷命锡良、曲绍扬、吴禄贞妥善应付,力求慎稳。
  
  与此同时,沙俄官兵,由珲春沙草峰东北岭起,至阳光坪后屯止,插立红白旗三面,约占地三百余垧。
  
  韩登举得知消息后,立即派人拔旗平垒,并派人与沙俄官军辩论。
  
  为缓和延边地带冲突,外务部向倭使伊集院送交关于延吉问题议案节略。
  
  声明如果倭国政府同意延吉一案按照清廷所议办理,其他各案,清廷将酌情退让。
  
  比如缓议新法铁路,将大营支路让做南满支路,抚顺、烟台煤矿可两国合办,京奉铁路延展止奉天城根等等。
  
  倭使伊集院对清廷的退让妥协节略深为满足,并进一步要挟清廷开放商埠,将吉长铁路延长至会宁等诸项要求。
  
  因外务部在东三省六悬案交涉中,屡屡向倭使妥协退让。
  
  东三省总督锡良、新任奉天巡抚程德全、吉林巡抚曲绍扬、黑龙江巡抚陈允哲,联名致电军机处。
  
  要求代奏朝廷,谕令外务部采取妥善办法,以期挽回,莫使倭人得寸进尺。
  
  若朝廷允许,三省可联合出兵,驱逐倭军。
  
  然而,此时的朝廷早就焦头烂额难以顾全了,哪里还敢在这个时候跟倭国动兵?
  
  在倭国的频频施压下,清廷不得不妥协退让。
  
  非但没采纳东北官员的奏议,反而派外务部尚书梁敦彦,与倭国使臣伊集院接连签订了《图们江界务条款》、《东三省交涉五案条款》。
  
  出让诸多权利,以换取倭国不对延边地区出兵。
  
  消息传来,吉林全省绅民公禀外务部,反对两项条款,要求“取消此议,俾挽将亡之吉省,藉拯垂死之民命。”
  
  紧接着,东三省百姓掀起了抵制倭货的行动,各界人士联合起来,抗议外务部签订条款。
  
  京、津等地各界人士,也纷纷响应,支援东北。
  
  可条约已经签订,不管民间再怎么闹腾,朝廷已经铁了心,抵制也没用。
  
  “草,真特娘的憋气,这要是我能做主,直接领兵就杀过去,管那些呢,先杀一轮再说。”
  
  韩登举、吴禄贞等人面见曲绍扬,愤愤不平的骂道。
  
  “是啊,若是我们能做主,哪能让小倭子如此嚣张?
  
  不管打得过打不过,也得让他们知道咱的厉害啊。”
  
  曲绍扬叹气,他何尝不想骂人呢?可眼下这形势,他又能有什么办法?
  
  他总不能真的带兵出征,再跟小倭子干一场吧?
  
  打仗他倒是不怕,当初也不是没跟小倭子交过手。
  
  如今的定边军早已不是当初抗倭时能比,真要是打起来,肯定能给小倭子一点儿颜色看看。
  
  可要是真打起来,没有后援,仅凭定边军,能支撑多久?
  
  恐怕朝廷和其他地方官员知道了,还得嘲笑曲绍扬不自量力呢。
  
  何苦呢?朝廷都舍得,他曲绍扬有啥舍不得?
  
  反正这朝廷也没两年蹦跶了,将来东三省谁说的算还不一定呢,真有那一天,再说吧。
  
  因延边纠纷,闹得东三省沸沸扬扬,百姓对朝廷越发不满,诸多政令遭到抵制。
  
  锡良以东三省形势危迫,办事困难,奏请辞职。
  
  清廷不允,命其继续留任东三省总督。
  
  锡良奏请朝廷,设立东三省帮办大臣,帮办边垦、军政、外交等诸多事宜,并保举曲绍扬出任该职务。
  
  同时,锡良奏准将原三省公事皆由督抚联奏,改为凡例行事件,由吉省巡抚主稿。
  
  关系重大和特别事件,由巡抚主稿后,送总督核定。或先与总督商议,再行定稿。
  
  如此一来,吉林巡抚的地位,就超出了另外两省,距离统揽东三省事务,也就差那么一小步。
  
  六月末七月初,东北连降暴雨。
  
  吉省内松花江、漂河、拉法河、牤牛河、团山子河、其塔木河、拉林河、牡丹江等江河陡涨。
  
  所幸这几年吉省兴修水利,各处河道都拓宽了。
  
  加上去年洪灾过后,曲绍扬下令让各地加固堤坝,今年各地方也指挥得当。
  
  因此虽然雨水成灾,但大部分地区受损失并不严重。
  
  只有奉化、农安、长春、安广、怀德、穆额等处庄稼被冲毁,一些房屋被冲垮,无人员伤亡。
  
  奉、吉、黑三省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上奏朝廷后,清廷拨款六万两,赈济吉林灾民。
  
  同时,吉省谘议局筹办处、吉林商务总会等组织,也筹集了大笔的赈灾款项,帮助灾民渡过难关。
  
  洪灾过后,各地抓紧时间清理泥污、消杀灭毒、抢修房屋,争取让灾民早日重回家园,恢复生产生活。
  
  同时,曲绍扬下令,在长春府设立农产公司。
  
  由东三省官银号和吉林官帖局筹集资金,预购农民粮豆,以免受外商预购粮豆之害。
  
  这么做可以大量仓储粮豆,待青黄不接之际出售,调剂粮食市场,避免粮荒等问题出现。
  
  之后,吉林官帖局与官钱局合并,改为吉林永衡官银钱号,拥有资本现大洋一千万元,发行的货币有永衡官帖、吉大洋、吉小洋等。
  
  曲振武中学毕业,按照之前跟曲绍扬约定好的,送他去奉天讲武堂学习。
  
  一起去奉天讲武堂的,还有韩绣堂和不少定边军将领家中的孩子。
  
  韩绣堂身为韩家长子,将来肯定要接韩登举的担子,统领民团,管理金场,先去讲武堂锻炼锻炼,将来才能担当大任。
  
  至于其他人,那些臭小子们出身武将之家,大多不乐意念书,就爱舞刀弄枪,正好送去讲武堂磨炼磨炼。
  
  等这批孩子学有所成之后,再想办法送去德国或者美国的军校进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