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民国:关东参王 > 第六十五章 何家二姑娘

第六十五章 何家二姑娘

第六十五章 何家二姑娘 (第1/2页)

张锡銮是领着儿子张师黄一起来的,他就这么一个儿子,是个只会吃喝玩乐的主儿。
  
  张锡銮如今告病在家,不知道哪年还能起复,所以就想趁机会领着儿子出来走动走动。
  
  要是能给儿子谋个差事,混个一官半职,张家以后也就不用愁了。
  
  刚才张锡銮只顾着跟曲绍扬解释,没给张师黄说话的机会。
  
  这时,张师黄上前来,跟曲绍扬互相见礼。
  
  张师黄没有曲绍扬年纪大,便称呼曲绍扬为兄长。
  
  曲绍扬也十分热情的一口一个贤弟叫着,给足了张家父子面子。
  
  曲绍扬只顾着跟张锡銮父子寒暄,自然就忽视了陈允哲兄弟俩。
  
  不过那俩是自家人,也不在乎,只含笑在一旁看着。
  
  众人寒暄几句,曲绍扬便将众人迎进城中,一路来到将军府。
  
  将军府这边,陈秀芸和天志、新源、婉瑜,领着振邦、振业等几个小辈儿孩子,已经等在了府门外。
  
  远远见曲绍扬等人走进,陈秀芸等人赶忙迎上前见礼。
  
  这等礼遇,让张锡銮十分高兴。
  
  尤其是振邦等娃,也一个个规矩懂事,乖乖上前喊爷爷,把张锡銮乐得嘴都合不上了。
  
  “好,好,都是好孩子,好孩子。爷爷给你们都带了礼物,等会儿拿给你们啊。”
  
  张锡銮挨个儿抱了抱这些孩子们,笑道。
  
  “爷爷,您来吉林城,合该是我们孝敬爷爷,哪还能要爷爷的礼物啊?
  
  爷爷若是得空,就多在吉林住一些日子。
  
  常听我爹说,爷爷武艺超群、弓马娴熟,尤其擅长马术。
  
  爷爷得空了,可以指点指点我们,正好我们还愁着没有好师父呢,爷爷肯定比我爹强。”
  
  振邦和振业一左一右扶着张锡銮,边走边说道。
  
  “对,对,爷爷,你就在这边多住一阵子吧。
  
  等着大江开化了,我去给爷爷钓鱼,松花江的开江鱼,最鲜了。”振业跟着附和道。
  
  “哎呀,绍扬,你说你小子咋就这么好命儿呢?孩子个顶个儿的稀罕人。
  
  瞅瞅,这一个个能说会道,咋教出来的?”
  
  张锡銮被曲家这几个小子们给哄的,都快找不着北了。
  
  张锡銮就一个儿子,这张师黄不务正业,还抽大烟,家中一妻一妾目前只得了俩女孩,子嗣不丰。
  
  张锡銮都这个岁数了,还没抱上孙子,因此每每见到别人家那调皮捣蛋的小子,都格外喜欢。
  
  曲家这几个孩子,聪明、灵透,说话处事又得体,不管谁见了都喜欢,张锡銮也不例外。
  
  “义父,您可别夸他们了,这几个皮猴子,是见着您来,在这装乖卖巧呢。
  
  平常日子,他们淘气的很,一个个恨不得把房盖儿都给我掀了。”
  
  曲绍扬一听,忙笑着解释道。
  
  “淘好啊,小子淘气聪明,你可别把他们给管傻了啊。
  
  男孩子,太文气了不好,就得有这个机灵劲儿,敢说敢闯才行。”
  
  张锡銮闻言哈哈大笑,少不得叮嘱曲绍扬夫妻一番。
  
  曲绍扬夫妻笑着,将众人迎进了府。
  
  前厅里,陈郎中、刘东山、曲老抠儿正等着呢,听见动静,几个人赶忙起身往外迎。
  
  干亲也是亲,这都是亲家,许久没见了,一见面格外亲近,少不得寒暄客套一番。
  
  曲老抠儿等人跟张锡銮年岁相仿,聚在一起倒是满有话聊的,一时间,屋子里欢声笑语,十分热闹。
  
  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少不得要隆重招待,晚间曲家摆了六七桌,款待客人。
  
  美酒佳肴在前,众人举杯欢庆,觥筹交错间,谈笑风生,喜庆又热闹。
  
  宴席结束后,曲绍扬护送张锡銮父子去客院休息,转回头就跟陈家兄弟去书房议事了。
  
  朝廷跟倭国签了条约,开放安东为商埠。
  
  而且,吉安铁路也修了一大半儿,估计今年夏天就能完工,到秋天差不多可以通火车。
  
  如此一来,安东即将成为继大连之后,东北另一个通火车、有港口的通商口岸。
  
  曲绍扬的意思,等开春之后,就把东边道衙署挪到安东去,委任陈允哲为开埠总办。
  
  凭借安东的地理优势,发展安东甚至东边道经济。
  
  尤其是各种工业,要大力发展,尽可能扶持本地民族资本,抑制倭国资本的进入和发展。
  
  “安东一带,柞蚕养殖业十分发达。
  
  以前都是各地买办过来收购蚕茧,高价卖到国外,从中谋取暴利。
  
  而蚕农忙活一季,获利极少,甚至有时候还倒欠买办商户的银钱。
  
  我想,在安东开设几个缫丝厂,咱们自己雇佣工人缫丝,逐步减轻国外资本和买办对柞蚕的控制力度。”
  
  最近这十来年,柞蚕丝的出口量一直在增长,已经超越了人参的出口量,仅次于大豆、豆饼,居于第三位。
  
  随着柞蚕丝输出的不断增长,奉天南部和东南部一带的牛庄、盖平、岫岩、安东、凤凰城、宽甸、怀仁等地的柞蚕丝生产迅速发展起来。
  
  东边道地区作为柞蚕丝的主要出产地,自然不能错过这么挣钱的行业。
  
  “另外,还要大力发展重工业,比如化工、冶金、钢铁铸造、机械加工等等。
  
  借着安东的便利条件,早早都发展起来。”
  
  这事儿,曲绍扬琢磨很久了。
  
  吉省也好,东边道也罢,要想在未来风云动荡的局势下站稳,就必须着重发展工业。
  
  东北矿产资源丰富,完全可以支撑起一个良好的工业体系。
  
  趁着眼下倭国和沙俄对东北的剥削还没有那么深,抓紧时间发展起来,给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嗯,缫丝厂这个,我在安东还有宽甸建了两处,都交给家里人打理了。”
  
  陈允哲是一个商业嗅觉十分敏锐的人,当初贩售大豆、猪鬃等,都是他先起的头。
  
  柞蚕丝这么挣钱的买卖,他怎么可能不掺一脚?
  
  目前陈家已经有两个大型的机械缫丝厂,挣钱不少。
  
  “至于化工、冶金什么的,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
  
  眼下咱还是底蕴不太够,缺人才。”陈允哲提出了很现实的问题。
  
  “嗯,这一点我也明白,今年我打算在吉林城办一处实业学堂。
  
  从各地挑选一批十四岁以上,勤奋好学的孩子,集中学习相关知识。
  
  将来这些人,就是咱们发展工业化的基石。”
  
  不管什么时候,都是教育为先,没有足够的人才储备,是做不成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