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复山河 > 第三百三十六章、后续余波

第三百三十六章、后续余波

第三百三十六章、后续余波 (第1/2页)

捷报传来,整座京城都沸腾了。
  
  官军收复湖广全境,数十万叛军被歼灭,反王卫嘉瑞被俘。
  
  困扰大虞朝三年半的白莲教之乱,再次出现了平定的曙光。
  
  有了上一次的教训,收到消息的永宁帝除了欣喜之外,也充满了忧虑。
  
  唯恐北虏再次入寇,打乱平乱进程。
  
  “陛下,您就放心吧!
  
  上一次南侵之后,因为分赃不均,北虏内部发生了矛盾。
  
  鞑靼人趁机挑起了鬼方部落内战,草原上杀的血流成河,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
  
  刚从寒冬中走出来,正是马匹最瘦的时候,不适合发起远征。
  
  纵使再次南侵,那也是秋后的事情。
  
  最少半年之内,北方不会发生大变故。”
  
  首辅万俊辉心情大好的说道。
  
  南方的捷报,不光挽救了大虞的颓势,也挽救了他的政治生涯。
  
  永宁帝继位之后,朝中大员换人就和走马灯一样。
  
  任期超过一年,就算是长的。
  
  他这位首辅,能够一直做到现在,最主要原因就是留下的烂摊子太大。
  
  无论谁上台,首先要面临的工作,就是收拾这些烂摊子。
  
  从南到北饥民遍地、狼烟四起,朝廷还穷的叮当响,完全一副王朝末年的景象。
  
  百官除了争权夺利,同样也要考虑生前身后命。
  
  眼瞅着王朝覆灭在即,谁也不想上台,成为最后的背锅侠。
  
  后续局势逐步企稳,大家再次激起了争权夺利之心,万俊辉的首辅之位变得岌岌可危。
  
  好在武昌会战大获全胜,内阁跟着分润一笔政绩,算是戴罪立功。
  
  “嗯!”
  
  “北疆依旧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宣大一线,更要严加戒备。
  
  各地州府要时刻做好准备,绝对不能再让北虏长驱直入。
  
  接下来是平定白莲教之乱的关键时刻,朝廷各部必须全力配合,争取在年内平定叛乱!”
  
  永宁帝的话音刚落,群臣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就消失不见了。
  
  卫逆败亡,年内收复江西、浙江,确实有几分希望。
  
  想要彻底剿灭叛乱,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盘踞在南直隶的傅逆,还有在蜀地割据的魏逆,都不是好对付的。
  
  想要把他们全部平定,武昌会战那种层次的大胜,还需要两次才行。
  
  毫无疑问,这是不可能的。
  
  战争打的是钱粮,武昌会战的战争经费,还是山东世家贡献出来的。
  
  没有在山东的大动干戈,就不会有这次武昌会战。
  
  被查抄的那几家是自己作死,同北虏做生意都不藏严实,背上了通敌的罪名。
  
  大虞的天下,是封建士大夫的天下。
  
  在场的一众官员,都是天下士大夫的代表。
  
  同样的操作,绝不允许出现第二次。
  
  事实上,就算想抄家,其实也没得抄。
  
  南方几个省都被打烂了,世家大族被叛军洗劫了一遍,大量的财富分散到了叛军士卒手中。
  
  官军剿灭叛军的过程中,财富同样在发生转移。
  
  缴获的战利品不多,参战的官兵,却是跟着发了一笔。
  
  这些是人家在战场上拼命获得的,朝廷不可能去收缴。
  
  “陛下,前线的奏折除了报捷之外,就是向朝廷要钱。
  
  湖广被战争打烂了,短时间内收不起来税收。
  
  可是参战的有功之臣需要奖赏,阵亡的士卒需要抚恤,新收复州府的战后重建,都是需要花钱的。
  
  累计起来,大约出现了五百万两的缺口。
  
  加上前期的拖欠的军费,朝廷欠下的物资和粮饷,折合纹银超过一千万两。
  
  几位总督都在卖力筹钱,依旧是杯水车薪。
  
  如果解决不了钱粮问题,东南后续的平乱进度,怕是只能放缓。
  
  蜀地的情况更加糟糕,大量的州府落入叛军之手,就连成都府都遭到了围困。
  
  徐阁老上奏向朝廷求援,原本是准备派秦军入蜀的,可惜最近关中也不太平,大军不敢轻动。”
  
  兵部尚书万宇轩当即抛出了难题。
  
  在平乱的问题上,他可以自豪的说,自己绝对没有私心。
  
  恶化的局势,让兵部上下度日如年。
  
  以往的各种冰炭孝敬,现在直接消失了七成。
  
  地方将领忙着作战,没有功夫进京述职,自然不会有孝敬。
  
  朝廷财政恶化,划拨给各地的军费也在减少。
  
  尽管他们提高了抽成,可架不住总额下降速度更快,过手分润的收益,只能被动跟着减少。
  
  看似在战争时期,兵部手中的权力增大,实际上大家的收入不增反降。
  
  仅仅只是损失钱财也就罢了,关键是他们还要为战争失败负责。
  
  监管责任不大,可架不住战场上老是输。
  
  兵部尚书都经常受到斥责,下面的小弟日子也别想好过。
  
  政绩没捞到,皇帝的训斥,内阁的申斥,倒是挨了不少。
  
  这些都是政治污点,提拔任用的时候要考虑,会严重影响大家的仕途。
  
  “怎么会这么多?”
  
  永宁帝大惊失色道。
  
  战争耗钱他是知道的,可一下子花了这么多,还是超乎了他的预料。
  
  大虞朝巅峰时期,财政收入折合纹银,也就两三千万两。
  
  受战争影响,朝廷去年收入国库的钱粮布匹,全部折算下来也就一千多万两。
  
  这其中还有粮价上涨,带来的账面增收。
  
  “陛下,账目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即便细节上存在问题,误差也不会超过十万两。
  
  朝廷拖欠的钱粮,全部都是有数据可查。
  
  下面上报的功臣赏银、阵亡抚恤,也都是按大虞律规定标准执行的。
  
  为了削减开销,许多原本想拿赏银的官兵,也被劝着接受职位晋升。
  
  军中没有那么多职位,都给了他们荣誉虚衔。
  
  哪怕户部再砍砍价,最少也要支付两广军方八百万两白银。
  
  湖广和闽浙方面合计,需要支付一百余万两。
  
  巨额的负担,全部压在了下面,几位总督确实无力发起大战。”
  
  户部尚书庞承杰一脸忐忑的说道。
  
  作为欠债的衙门,这些话他是不想说的。
  
  可是没有办法,皇帝问起了账目,他也不能回答不知道。
  
  要么是下面汇报的有问题,要么就是真欠了那么多。
  
  作为聪明人,他非常清楚,账单上不能较真。
  
  派出调查组,除了得罪人外,没有任何意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