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复山河 > 第三百一十章、最讨厌的样子

第三百一十章、最讨厌的样子

第三百一十章、最讨厌的样子 (第1/2页)

“好!”
  
  “那边打了起来,我们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接下来就是联络河南天理教,陕西清水教、山东闻香教的教友,秋后一同发动起义!”
  
  傅皓轩大喜道。
  
  北伐不是那么容易成功的,没有骑兵想要逐鹿中原,那就是一个笑话。
  
  吴国脱离了白莲圣国,不等于就和白莲教切断了联系。
  
  以往的关系,依旧维系着。
  
  前面北虏入侵,重创了大虞多路大军。
  
  宣府镇、大同镇、山东镇近乎团灭,京营、太原镇、广西镇、广东镇、开封镇也损失惨重。
  
  现在正是中原地区,兵力最空虚的时候。
  
  南边的威胁,也被盟友拖住了,眼下无疑是最佳的北伐时机。
  
  错过了这次机会,一旦让大虞缓过气来,再想要进入中原就没这么容易了。
  
  “陛下,联络工作进展不是很顺利。
  
  大虞对北方各省的控制,远比南方各省严密。
  
  自从上一次发动起义失败后,分散在各地的教众,就遭到了伪朝的残酷镇压。
  
  至今都没有恢复元气。
  
  对我们提出的计划,他们虽然感兴趣,但苦于传教体系遭到重创。
  
  短时间内,无力发动分散在各地的教民。”
  
  右丞相杨敬仁一脸忐忑的说道。
  
  这盆冷水,他是不想泼的。
  
  怎奈各地的白莲教分支,一个比一个混的差。
  
  跟着摇旗呐喊还行,指望他们掀起大乱,牵制虞军主力根本没戏。
  
  导致这一切的原因,同天元帝时期的改革,有直接关系。
  
  虽然天元帝大部分改革都失败了,但在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上,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果的。
  
  在原有的基础管理体系下,强化了里甲制度,恢复了开国初年的路引制度。
  
  普通人想要出门,先要取得官府发动的路引,极大的抑制了人口流动。
  
  这种限制制度,同样遏制了白莲教的发展。
  
  南方各省士绅集团力量庞大,一直都是抵制天元帝改革的主力军。
  
  本着敌人支持的我就反对,这些强化地方统治的措施,到了南边各省成了一纸空文。
  
  北方各省因为经常出乱子,地方官想要保住自己的官帽子,本地士绅想要一个安稳的生活环境。
  
  在落实改革政策上,反而执行的不错。
  
  不同的政策执行力度,直接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同样是民怨沸腾,南方各省因为在国朝中期,就取消了路引制度,为叛乱滋生提供了温床。
  
  北方各省人口流动少,民间串联难度大。
  
  地方里甲制度又严苛,加上距离京师近,就算掀起叛乱也会很快被地方衙门扑灭。
  
  “尽量去联络,不光这些组织,其他反虞势力也是我们的盟友。
  
  只要他们肯起义,一应条件好商量。
  
  不奢望他们能够重创伪朝,只要能够分散一下敌人的精力,我们就没有白费功夫。”
  
  傅皓轩皱着眉头说道。
  
  尽管内心深处,对这样的答案非常不满,理智还是让他控制住了情绪。
  
  白莲教在北方的分支,遭到了重创,这是现实问题。
  
  深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组织机构臃肿落后,增加了暴露风险,被官府给逮到了。
  
  这只能证明,这些分支教派高层能力不济。
  
  不能把盟友的无能,怪罪在自家人身上。
  
  “微臣遵旨!”
  
  杨敬仁当即应了下来。
  
  皇帝降低了预期,接下来的活儿,就好干了。
  
  只要发动起义,甭管最终结果如何,都会分散敌人的注意力。
  
  ……
  
  蜀地,白莲教大营。
  
  “教友联络的怎么样?”
  
  魏豪一脸关心的问道。
  
  入蜀作战很成功,棘手的是入蜀之后。
  
  当地民众对他这个带来杀戮的外来户,并不欢迎。
  
  士绅商贾,早早就被得罪光了。
  
  为了稳定人心,他急需获得当地白莲教的支持。
  
  棘手之处在于蜀地的白莲教分支教派,数量着实有些多。
  
  无为、龙华、弘阳、弥勒、闻香、罗道……
  
  各种乱七八糟的分支教派组织,在这里基本上都能够找到。
  
  挂着同样的名字,实际上相互之间,并没有多少联系。
  
  搞这么多招牌出来,主要是为了糊弄官府。
  
  一旦被官府发现,立即换个招牌,重新潜伏在佛道两教中。
  
  许多教民都不知道,自己加入的教派,就是臭名昭著的白莲教。
  
  当然,这种不断转化招牌的做法,在糊弄官府的同时,也影响到了教众的信仰。
  
  相比其他地区的白莲教组织,蜀地的教民信仰,基本上是垫底的。
  
  当地教民在信仰明王、弥勒、白莲圣母的同时,还信仰了其他各路神佛。
  
  魏豪挥师入蜀,没有得到当地白莲教策应。
  
  并非这些人转了性,放弃了造反的念头,而是自身影响力不足,无法完成策应任务。
  
  蒙元时期,蜀地是抵抗异族入侵最激烈的地区,当地民众十不存一。
  
  大虞建立之后,人口虽然迅速恢复,但相较于其他省份人口压力还是要小的多。
  
  别的地区民众揭竿而起,那是日子过不下去了。
  
  蜀地富庶,当地人口又没超过临界点,百姓的日子还过得下去。
  
  平常时期传教没问题,要大家冒着掉脑袋的风险,跟着他们去造反,这就为难人了。
  
  “王爷,我们的人和他们沟通过,效果不容乐观。
  
  除非我们能够拿出实际的东西,让大家看到切实的利益,不然很难获得当地人的支持。”
  
  许炎宇神色凝重的说道。
  
  收复民心的招数,他们早就娴熟于心。
  
  诛杀士绅商贾,把土地公平分发下去,立即就能获得当地百姓的支持。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在造反初期,他们确实是想这么干的。
  
  可随着摊子的不断拉大,到了具体落实上,就渐渐出现了问题。
  
  后期逐渐意识到,以他们自身的组织能力,不足以完成这一战略。
  
  想要夺取天下,就必须寻求读书人的支持。
  
  矛盾的一面就出现了。
  
  想要收复民心,就必须对士绅大族下狠手,对社会财富进行重新分配。
  
  可这么干又会得罪读书人,影响他们夺取天下的目标。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甭管闹的多厉害,最后均以失败告终,很大程度上就是这里没处理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