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第五版卫星组装成功! (第1/2页)
是的,凤凰公司的确在通信卫星上面领了先。
陈国泰非常确信这一点。
通信卫星的本质原理,就是把一个接收和转发电磁信号的设备弄上天,让其在距离地面三万六千公里的深空中与地球保持相对静止,从而给二分之一地球表面提供通讯支持。
这样说的话,其实只需要两颗这样的卫星,就能做到全球无障碍通讯。
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是需要三颗,才能做到全球无死角覆盖。
所以通信卫星的原理真的非常简单,只是一句话的问题。
唯一复杂的地方在于电磁信号的接收、解码、转发。
这方面需要无数人进行无数极其复杂的地面实验,才能得到成熟技术。
以凤凰集团现有基础,自然是远远做不到。
然而华国虽然贫穷,却是咬牙发展了全门类工业,已经做好了这一步。
凤凰集团是付出一定金钱,拿过来就直接用。
这自然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更妙的是,由于凤凰集团的机械加工实力强劲,华国派过来指导技术解读和指导生产的专家们特意在他们原有基础上多次上调了各个卫星零部件技术精度指标,让最后生产出来的卫星总体功能比华国原有标准增强了百分之三四十以上。
与西方现有通信卫星的水准也大差不差。
然后最重要的部分来了。
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卫星上所需要的几千上万枚功能芯片全由凤凰集团自己生产。
凤凰集团就毫不犹豫地拿出了自己一直隐藏的最大本领,让芯片的最大制程精度达到了550纳米!
这比当前市场上能够达到的670纳米最大精度提升了20%以上。
让凤凰的最终版卫星总体性能比西方的最先进卫星性能提升了至少10%!
再加上凤凰光伏事业部提供的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事业部提供的镍镉电池组技术也属绝对前列,让凤凰的卫星上天之后,在使用期限之内可以始终保持能源充沛。
多种因素相加,让陈国泰对自家公司马上就要面世的通信卫星极具信心。
陈国泰当即抛开个人电脑暂时落后所带来的不爽,起身走出办公室,满怀期望地赶往总装车间。
凤凰的卫星指标测试结果到底是不是如同他想的那样,很快就要见分晓了。
没多久,陈国泰进入了戒备森严的一座厂房。
厂房的无尘车间外面,两个华国中年男子神色严肃地迎上。
其中一个叫李长青,是华国专家团队技术领队。
另一个叫赵修,负责华国专家团队的工作纪律、技术保密、人身保安等工作。
透过无尘车间的玻璃墙,可以看到里面有好几十个身穿全密封白色连体衣的工作人员正在待命。
迎接陈国泰的两个人,以及车间里面准备组装工作的人,全部都是华国派过来的专家团队。
没有任何一个属于凤凰公司。
“陈总,你来了。”
李长青和赵修招呼道。
“嗯,来了。这段时间辛苦你们了。”
陈国泰看了看车间里面,语出由衷地笑着说道。
从开始第一次试制到今天之前,一共进行了四次总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