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天国兴废,就在土澳! (第2/2页)
会议室内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
格莱斯顿沉默片刻,缓缓问道:“海军有把握吗?计划呢?”
胡德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笑意:“首相,海军已有计划——我们先将澳大利亚大舰队隐藏起来。”
“隐藏?”格莱斯顿一愣。
“对,隐藏!”胡德目光如炬,“等太平天国开始登陆,我们再突然杀出,逼迫他们在最不利的时机决战!”
布哈拉城外,小站校场。
烈日炙烤着干燥的戈壁,热浪扭曲了远处的山影。两万大军列阵如山,旌旗猎猎,枪炮如林。袁世凯袁达头骑在一匹纯黑的阿拉伯战马上,缓缓检阅这支由他一手打造的“援俄远征军”。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支精锐——这支“援俄军”可是他精心打造的精锐!
所部包括大唐新军第一步兵旅、第一骑兵旅、第一骑炮兵团和大唐番军第一骑兵师!
其中大唐新军第一步兵旅清一色的伯丹2型步枪,兵士都是中亚的“汉二代”,都穿着俄式军服,打着绑腿,背着行囊,在中亚的风沙当中站得笔直,远远一瞅,他们的队列就跟刀砍斧剁似的,个顶个都是精兵啊!
大唐新军第一骑兵旅是照着俄罗斯的哥萨克骑兵练出来的,马刀雪亮,马枪斜背,骑手们大多是“汉番混血”,高大精壮,个个眼神锐利如鹰隼,随时准备撕裂敌阵。
除了“汉军”、“汉番混血”之外,袁世凯的新军中还有一个师的“番军”,兵丁都是从大唐治下的游牧部落招募来的,突厥裔和蒙古裔的战士都穿着俄式的军服,配备了新式卡宾枪,既有游牧民族的彪悍,又有近代化训练的纪律性。
大唐朝廷和他们的俄罗斯后台还为这支“援俄军”配备了一个团,足足36门俄制76毫米速射炮,全由骡马拖曳,炮手们精神抖擞,显然已熟练掌握这种轻便而致命的武器。
看着自家的精锐,袁世凯嘴角微微上扬,心中豪情激荡。
“立正——!”
传令官一声高喝,全军肃立,枪刺如林,寒光凛冽。
袁世凯猛地一勒马缰,战马人立而起,他高举镀金指挥刀,声如洪钟:“弟兄们!俄皇有难,奥斯曼勾结德意志,封锁黑海,断我友邦之外贸通道!今日我大唐健儿奉旨西征,借道波斯,直捣奥斯曼腹地!此战,当扬我大唐军威于万里之外!”
“大唐万胜!万胜!万胜!”
两万将士齐声怒吼,声震云霄,连戈壁上的沙尘都为之震颤。
袁世凯满意地点头,转头对身旁的参谋长田中玉低声道:“传令,明日拂晓开拔,目标——波斯国阿斯塔拉巴德。”
回到小站大营,袁世凯独自站在沙盘前,目光死死盯着波斯腹地——德黑兰。
“借道援俄?呵……”
他冷笑一声,手指重重敲在沙盘上的波斯首都,对身边的心腹段祺瑞、曹锟、吴鼎元、王占元、田中玉等人道:
“太平天国和大英帝国在太平洋上杀得难解难分,俄国人在欧洲自顾不暇,奥斯曼被德国人当枪使……现在,谁还能管得了我们?”
他的眼神渐渐炽热。
“卡扎尔王朝腐朽不堪,波斯贵族内斗不休,军队孱弱,正是我大唐开疆拓土的天赐良机!”
他缓缓攥紧拳头,望着一票心腹。
“若能一举控制波斯,我大唐的疆域将横跨中亚、波斯,甚至染指美索不达米亚!到那时,我等的姓名,将永载史册!”
波斯边境,阿斯塔拉巴德外三十里。
一队波斯卡扎尔王朝的骑兵惊慌失措地冲进营地,为首的军官滚鞍下马,踉跄着跑到总督阿米尔·尼扎姆面前:
“大人!大唐……大唐的军队已越过边境,前锋距此不足二十里!”
阿米尔·尼扎姆——这位波斯最精锐的“波斯哥萨克旅”统帅——脸色阴沉地站起身。
他早已收到沙皇和德黑兰的双重密令:对这支“借道”的唐军,不得阻拦,但需“严密监视”。
可眼前的军报让他心中警铃大作。
“两万人……全副武装,直奔阿斯塔拉巴德而来?”
他咬牙沉默片刻,终于下令:
“传令各部,让开大路!”
随即,他低声对副官道:
“速派快马去德黑兰,告诉陛下……就说——”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恐惧。
“狼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