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求订!求月票!】 (第2/2页)
并且随着赵卫红级别的上升,与做出贡献的提高,这份待遇也会不断提高。
假以时日,赵父赵母在国庆期间,登上那座高高耸立着的城楼,也不是没有可能。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这句话虽然很多时候带有贬义,但赵卫红实在是想不出更好的形容了。
不过,面对这份能就此改变自己和家人命运的表格,赵卫红却是没有急着动笔,而是看向黄勇,很是严肃的询问道。
“队长,这份优待政策的待遇这么好,应该是有着名额限制的吧?”
跟赵卫红相处了这么久,黄勇非常清楚赵卫红的性子,直接回答了赵卫红心中的顾虑。
“确实是有限制的。”
“按照规定,能享受到这份待遇的,全国最多只有五百人。”
“不过,你不用担心你挤了谁的名额。”
“最多能有五百人,不代表一定要发满五百人。”
“别看这套政策出来已经有几年了,可能被评为一类人才的,也就二百多个。”
“并且像是咱们学校的几位老院士,人家根本不参与这个政策的评选,享受的是其他配套的政策优待。”
“说白了,这就是为你这种新生代人才专门出的政策,并且还得有着军人身份,才能参与评选。”
“那些没有军人身份的专业技术人才,就和各位老院士一样,享受的是其他政策。”
听黄勇这么一说,赵卫红心中最后一丝顾虑,也被打消了。
赵卫红不怕别的,就怕自己“抢”了某位老院士的名额。
这些德高望重的老院士,为祖国与人民奉献了一生的心血。
倘若这个名额原本是属于这些老院士的,那赵卫红晚上做梦醒了都得给自己两个巴掌!
既如此,赵卫红也就不再犹豫,立刻提笔,在黄勇愈发羡慕的注视下,仔细填写起了这张表格。
本来赵卫红还在为过段时间的旅行发愁。
按照约定,过段时间放寒假的时候,赵卫红要带着林静疏去拜访魏副首长和渔老。
要是渔老不在燕京,赵卫红没准还得去一趟华亭,又或者是广陵。
因为渔老现在究竟在哪,明显不是赵卫红能够知道的问题,到时候还得向魏副首长询问。
而拜访完这两位老人,赵卫红还准备带林静疏去一趟东北,回347团,看一看周克虎,常定方等人,顺便再让他们看看赵卫红给自己选择的人生伴侣,军旅同志!
走完这几个地方,赵卫红最后才准备回家过年。
一圈下来,基本上算是围着炎国绕了一圈。
虽然科大的学员,休假时都有差旅费吗,但赵卫红要去这么多地方,差旅费最多也就报销其中一部分。
剩下的花费,还是得赵卫红自己承担。
可赵卫红手里也没啥钱,每个月领到手的津贴还没焐热乎,就寄回家里了,兜里可谓是比脸都干净。
要是找家里要钱,又或者是跟魏副首长申请报销,赵卫红还不太好意思张嘴。
这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然而赵卫红很多时候的性格,就是这么拧巴。
也正是这种拧巴所带来的纯粹,才让赵卫红一步一步的走到了今天。
现在好了,每个月五千的额外津贴,赵卫红也算是高收入人群了。
等到将来毕业之后,有了职位工资和各种岗位与级别津贴,再加上一等功获得者的奖励补助,赵卫红没准能早早的便达成“月入过万”的成就。
至于两个人旅行的花费,自然也就不必发愁了,赵卫红二人还能入住招待所,省下了一大笔住宿费用和伙食费用。
而赵卫红惦记了好久的“重操旧业”,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他就已经“踩过点”了,科大很多地方都有缝纫机,他想要借用一下,那就是张张嘴的事!
只需要选好合适的料子,赵卫红就能让林静疏穿上自己亲手做出来的衣服!
念及于此,赵卫红忽然感觉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奔头。
尤其是当自己领着林静疏,出现在周克虎等人面前时。
赵卫红都不敢想象,他们几个会露出怎样的表情!
而黄勇也没有让赵卫红等太久。
不到一周的功夫,黄勇便再次找到了赵卫红。
“津贴第一次发放,需要你本人签字。”
“拿上工资卡,去ATM机看一眼补助到了没有。”
“是!”
赵卫红应了一声,顺手接过了黄勇手中的【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发放情况确认函】。
而在文件的落款处,赵卫红还看到了一个先前从未见过的单位名字——
总后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