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阳光灿烂的日子》 (第1/2页)
“写完了?”
“写完了。”
海马影视创作中心。
江弦从姜文手上接过一份稿子,一摸就知道,大概十万字左右。
这是个剧本。
是姜文的主动请缨,也是他派发给姜文的任务。
“阳光灿烂的日子。”
江弦把剧本名念出了声。
一部《动物凶猛》,终于是变成了《阳光灿烂的日子》。
“我也是擅作主张。”
姜文有些忐忑的跟江弦汇报,“我写这剧本的时候,写着写着,眼前总是不自觉的出现以前的那些画面,里面阳光灿烂,我一想就很怀念,怀念当初在院子里,都是从小长大的孩子,周围是阳光、遍地的红旗”
“嗯,这名字改的不错。”
江弦给了他一句肯定,“其实也挺巧的,你这个名字改的,和我当初的想法撞上了。当初我想名儿的时候,想了很多个,其中也有一个叫《阳光灿烂的日子》,不过最后还是选了《动物凶猛》,我觉得《动物凶猛》当名更好。”
“哎呀,原来您早就想出来了。”姜文满脸谄媚,“您觉得《动物凶猛》好啊,那还用《动物凶猛》吧,我就不乱改了。”
“行了,就叫这个吧。”
江弦懒得理会姜文拍的马屁,“电影和不一样,电影呢,不光要注意文艺性,还得注意市场氛围,这名字肯定比《动物凶猛》更好卖电影票。”
“这还是您考虑的周到,要么您是头儿呢,我还得跟着您多学习。”姜文乐呵呵跟个师爷似得。
去年自打《编辑部的故事》播出完以后,海马的编剧们大都领了任务。
姜文领的是一部电影,是对江弦本人的一部《动物凶猛》进行翻拍。
姜文自己也想不通,《动物凶猛》这太有名气了,有那么多厂子抢着拍江弦这部呢,为啥他不交出去,非得把这留给自己来拍呢?
一琢磨,估摸是题材太敏感了。
交给电影厂,指不定要删哪儿改哪儿呢,最后删改的变了味道,丢了的原本意思。
这玩意儿,自己操刀肯定放心的多。
而且这部《动物凶猛》是作为海马的第一部电影来拍的,那就必须得一炮而红。
这部原本就有名气,是江弦的一大代表作品,拍出来,先不说质量,不说拍的怎么样,至少肯定有一批忠实读者保证,不至于赔的裤衩子都赔干净。
而且,姜文也乐得拍这。
他太喜欢《动物凶猛》这部了。
仍记得当初第一次读的时候,那还是七八年前,姜文当时还是个高中生,读完这的一瞬间,心里埋着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一下儿就炸开了,自此便念念不忘。
而今机缘巧合,竟然真的得到了拍摄《动物凶猛》这部的机会。
姜文虽然是个演员,但其实心里一直有个当导演的梦想。
当时他和刘小庆谈的时候,和刘小庆说起过,说自己想当导演,但是如果要当导演,必须到美国学习十年。
刘小庆也是个奇女子,告诉他说,导演需要的是才华,不是经验,十年后就晚了。
这一回,机会撞到眼前,姜文便果断的接了下来。
他是想请江弦来操刀剧本的,觉着江弦来操刀的话,剧本质量会有保障。
结果江弦拒绝了,他告诉他,著名导演黑泽明说过一句话:
“要想当导演,首先要会写电影。”
总结一下意思大概就是,你要拍那就自己写剧本,我懒得写。
于是,姜文接下了亲自操刀剧本的这个活儿,闭关修炼,住在一间六平米的小屋里,全屋子只有一张桌子,一张床,还有一扇联系外界的小窗户。
抱着《动物凶猛》,姜文这就开始写,他是个生手,以前练过也写过剧本,但还真没操刀过一部电影的剧本。
但一看到《动物凶猛》这部,就仿佛闻到了味儿,就像是有什么东西在支使他的手“哗哗”地写,而且很多时候笔跟不上脑子,他也不觉得累,也不觉得苦,就是愿意干这事。
就这么写,写的日子都忘了。
这才终于完成这部剧本,写了足足九万字出来。
江弦简单看了一遍。
他的剧本功夫是跟曹禺学出来的,这些年又写了那么多剧本,放眼国内,没多少编剧的功夫能超过他。
而姜文这剧本写的呢,也是真不错。
当初王硕看了姜文的剧本以后都对他赞不绝口,说你这剧本写了几个月,拿出来比我还长,我学习了一下,知道电影剧本怎么写了,可叹我混了这么些年,确实有些时候是欺世盗名。
给王硕看的都感觉自己欺世盗名了。
你就能知道姜文这剧本写的多有东西。
“可以,就用这个拍。”江弦合上剧本,一脸满意。
姜文顿时激动,“那、那剧本定下来了?咱就尽快开机?”
“不急。”
江弦给他泼一盆冷水,“拍电影是大事儿,电影这玩意,比电视剧复杂,也比电视剧更贵,咱们海马的钱现在都在电视剧上,电影这块儿呢,得另外再找人投资。”
“再、再找人投资?”姜文愣住了。
他当然不知道江弦心底的打算。
姜文这个导演,那是赫赫有名的不赚钱。
就说后世刚拍的那部《你行你上》。
整部电影整整耗费了7年,号称是姜文七年磨一剑,投资金额2.8亿。
一般来说,票房得至少是成本的三倍才能不亏钱。
2.8亿的投资,也就是说票房要达到8.4亿左右才能算是差不多挣回本。
结果总票房好像也就卖了不到一个亿。
回本基本没希望了。
堪称年度“惨案”第一名。
这电影也是姜文连续亏损的第三部电影了
更心酸的是,姜文最新的7部电影,有5部都没回本!
这账算下来确实有点扎心。
《一步之遥》砸了3.2亿,票房5.13亿,最后倒亏1.1亿。
《邪不压正》成本2亿,票房快6亿,片方分完账还是亏了几千万。
嗯,这也就难怪欢喜传媒当年签了11位导演,名单里愣是没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