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终于 (第1/2页)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教他们的人并没有安什么好心。
他们这样硬扛着什么都不交代,只是帮对方拖延了时间。
而且……
十四号凌晨零点刚过没多大会儿,带人去搜查郭明义家的朱东君回来了。
带回来了可疑性非常高的证据,一双鞋边上沾染了一点血迹的黑面千层底布鞋,同时在黑色鞋面上还发现了一滴暂时还不知道是什么的飞溅液体,需要化验。
最后,还有一把榔头,一把非常明显被清洗过的榔头,谁会闲的没事儿干洗这玩意儿,那不就是明摆着的此地无银三百两么。
洗了也没关系,根据朱东君的经验,如果这把榔头真是锤杀杨大光的那把,以他脑袋被砸的模样来看,那么那个铁疙瘩和木头连接处的缝隙里应该会渗的有血。
这三样东西已经被连夜送回到市局化验室去化验了,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这次需要化验的不只是那三样东西,还有郭家一众老小的血型。
当然,血型的化验在柔怀就可以做,不用大费周章的送到市里去。
之前就给受害者杨大光和郭梅花做过血型化验,他们夫妇二人一个是O型血,一个A型。
如果说经过化验,能证实在郭明义家搜出来的鞋上的血迹是O型,而郭家又没人是这个血型的,那几乎就能确认郭明义确实到过现场。
虽然血型没办法做唯一认定,但他们现在需要的只是高度盖然性,只有这样才能表示他们的调查方向没有错。
哦,朱东君还带回来了一个消息,他带人搜查完郭明义家后,返回来的时候顺道去了趟公社卫生所。
卫生所里晚上有值班大夫,朱东君跟这位大夫打听了一下,证实五天前郭明义的妻子谢玲玲,曾经在他那里开过十片帮助睡眠的药。
可问题是,在郭明义家中并没有发现这些药,五天时间吃十片?
那个大夫说,如果真这样吃,那吃药的人现在应该在医院,不可能还活蹦乱跳的。
这个大夫的话侧面证实到,那些药不可能是谢玲玲吃的,但现在药已经没了,是不是可以认为,那些药被她十一号晚上下给郭家其他人吃了,所以那天夜里郭家的其他人才睡的那么死,第二天早上醒来还都是晕晕沉沉的。
难道案子是这两口子一起做的?
不,这个念头刚浮现在李言诚的脑海中,就被他摇摇头给驱逐出去了。
有人证能证明郭明义昨天早上天蒙蒙亮回村,也有人头天夜里在桥北公社街道上见到他了,可却没人看到谢玲玲也在。
他不觉得大半夜的这两口子如果一起出去了会分开行动。
根据案发现场的情况看,杀人的时候作案人有两个这点毋庸置疑,如果说其中一个是郭明义,那另一个会是谁?
现在只有从郭明义这里打开突破口了。
想到那两个孩子可能还在另一名凶手手中,李言诚将手中抽剩下的烟往地上一丢,抬脚捻灭后说道:“走吧,不等化验结果了,我用我的办法会会这个郭明义。”
一旁的朱东君听到领导这话后心中就是一震,又能看到那神乎其技般的审讯方法了。
李言诚之所以一直不用那种方法,是因为他不想让下边的人对他产生依赖心理,还有就是,他想扭转办案人员重口供,轻证据的这种习惯。
所以这次案件中,他一直都强调禁止在审讯中使用那些手段,但一想到那两个未成年的孩子还在犯罪分子手中,他就觉得不能再拖下去了,算了,这次破例了,希望能救回那两个孩子。
他亲自出手,那自然一切都不在话下,半个小时后,三辆吉普车从县局大院鱼贯而出,去抓捕另外一名,不,是另外两名犯罪分子。
林文涛因为以前是市局刑侦处的,他曾经见过李言诚的审讯方法,所以今天再次看到后还没有太强烈的反应,只是有些感慨,在这位的手中,估计哑巴都能让交代了。
而同样在审讯现场的王长海看到发生在他眼前的这一幕时,已经是彻底傻了。
“局长……”
等李言诚和朱东君出去,有些萎靡不振的郭明义也被带出去后,王长海好似这时才回过神来,满脸难以置信的看向正准备出去的林文涛,打算向他求证一下,自己刚才看到的究竟是真是假。
他怀疑是不是太困了,站那里都睡着了在做梦呢。
已经走到门口的林文涛停下脚步,转头看向这个跟自己第一次看到那一幕时同样反应的副手,轻笑着说道:“别怀疑自己的眼睛,你看到的东西都是真实发生的。”
“难怪!”见林文涛肯定了自己刚才看到的都是真实发生的,王长海有些感慨的说道。
“难怪李局年纪轻轻的就是部里的审讯专家,难怪上边会让他一来就当分管刑侦的副局长,原来咱们这位领导还有这一手呢。
局长,那岂不是说,任何犯罪分子在李局面前都没办法隐瞒下去?”
“你说的没错。”林文涛点了点头,但又补充道:“长海你还记得昨天第一次案情分析会上李局说的话吧?”
“重证据,轻口供?”
“另外一句。”
“你是说……哪怕是零口供,也要用铁证证死他。”
“对,就是这句。”
知道这时候暂时没什么事儿了,就等出去抓捕的那组人的消息,林文涛干脆也不着急出去了,从门口又走回来,一屁股坐到桌子上,掏出烟给王长海丢了一根过去。
“我跟李局聊了聊,他告诉我说,零口供办案只是远景,现阶段几乎不可能做到,他现阶段的目标就是尽可能的扭转咱们办案人员依赖口供破案的这种做法。
长海,你也是老刑警了,应该知道有时候办案,下面人为了取得口供,手段可是很多的,你应该很清楚这其中的弊端。”
听到这里,王长海默默的点了点头,确实,都不说别人了,就是他自己曾经为了破案也使过一些手段。
而这样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他当然也清楚。
但有时确实是没办法了,限期破案,光是限期那两个字都能要了他们这些刑警的老命。
所以……唉……
但他可以拍着胸口保证,从警二十多年了,他没干过调到黑白的事情,对得起身上这身制服,对得起头上顶的那颗国徽。
可同时他也不否认肯定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因为他自己就亲眼看到过。
重证据,轻口供,甚至零口供办案?
前边那句他还信,后边那句他觉得应该就不可能办到,除非抓了个现场。
否则,像他们目前正在办理的这个案子,犯罪分子将现场彻底破坏了,这让他们怎么可能做到零口供办案。
他有这种想法很正常,这是时代与见识的局限性造成的。
科技发展没有跟上,很多侦查手段就算知道也完全没办法使用,所以李言诚才会说零口供办案是远景。
他目前的打算就是让办案人员每次接到案子后,都先将注意力集中在寻找证据中,而不是对着嫌疑人发狠,搞一些莫须有出来。
当然啦,他的这个打算也是任重而道远,只能是一点一点的来,在李言诚看来,如果能在法制建设这条路上留下自己的名字,那也不算白白的重走这一遭。
“咱们这位李副局长的目光很长远,理想也很远大,长海,咱们都才四十来岁,只要能跟紧这位的脚步,我相信未来会不一样。
说到这里我就不得不说一下刑警大队的一中队了……”
见林文涛又提起了一中队,王长海的脸一下就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