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从下乡支医开始重走人生路 > 第四百七十四章 决定

第四百七十四章 决定

第四百七十四章 决定 (第2/2页)

几位老爷子的年纪都大了,再干不了几年,只要是人,几乎都会有自己的私心,全力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庇佑自己的子孙后代,就是他们当前的目标。
  
  当然,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让他们视为可堪培养的对象。
  
  就像罗家的大女婿郭松山,他是一个非常老实、可靠的男人,干工作也一直都是踏踏实实,但是,没有上进心,没有雄心壮志,更没有什么政治抱负。
  
  你能说他没用吗?不能!
  
  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工作态度,那是人家自己的选择。
  
  罗老爷子不是没给他机会,五年前就把他和罗婷前后从针织厂调了出来,他去了市轻工局工作,而罗家大女儿则是去了市妇联。
  
  老爷子也没有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一直在工厂第一线干倒班的工作。
  
  这俩人能走到一起组建家庭是有原因的,两口子都是差不多相同的生活、工作观念,那就是知足常乐,小富即安。
  
  既然这样,老爷子当然不会勉强他们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说起接班人,苏孝同和李言诚二人是几位老爷子最放心的两个人选。
  
  因为他们要能力有能力,要功绩有功绩,要说缺点,那就是他们目前工作的专业性实在是太强,还有就是,李言诚缺乏基层工作经验。
  
  所以才有了这次他要被调出社会局,去到虽然同样专业性非常强的公安部门工作,但这个单位跟地方的联系会更紧密一些。
  
  同样的,苏孝同要不了多久也会离开社会局。
  
  老爷子们虽然会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工作岗位,方便他们施展拳脚,但也不会揠苗助长,能不能干出成绩,还得靠他们自己的本事。
  
  在几位老爷子的心中,未来五至八年内,如果他们没办法依靠自己的能力,去跨越过那道拦住了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的级别天堑,那他们的未来也就到此为止了。
  
  老爷子们干了一辈子的革命工作,私心是有,但更多的还是公心,他们想要培养的首先是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才,其次才会考虑别的。
  
  现在,李言诚给两位老爷子摆出了一道难题,让他们两位年近七十的老人,不得不大半夜的还坐在书房里一边抽烟一边思考这个问题。
  
  其实在得知傅淑怡有心脏方面的疾病时,他们不是没考虑过让李言诚出手治疗。
  
  可考虑到上杆子的不是买卖,所以他们就没开这个口,没成想,他们是没开口,李言诚自己却主动提出了。
  
  李言诚中午的时候主动提出要给老太太治病也有自己的考量。
  
  一是他确实有信心治好这个病,第二嘛,那就是他占据的这具身体,确实就是这位老太太的亲生儿子。
  
  虽然他对这位老太太不可能生出什么感情来,但毕竟占了人家儿子的身体,他得了好处,那么适当给人家母亲一点补偿也是正常。
  
  至于第三,那就是李言诚确实想通过治疗傅淑怡的病,达到将程家的投资留在国内的目的。
  
  而且还不是投资一点,是想让他们投资的更多。
  
  基于这三方面的考量,所以李言诚才看似冒失的说出了那话。
  
  他可以冒失,老爷子们却不得不考虑的更全面一些。
  
  他们不愿意有个什么万一的情况下,被别人借此抓住把柄攻击李言诚。
  
  可这种事情又哪里有什么万全之策。
  
  不,也不是没有!
  
  分别在自己家的两位老爷子同时眼睛一亮,他们想到了一种办法。
  
  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公开李言诚和程家的关系。
  
  儿子给自己母亲治病,治好治坏那都是人家的家事。
  
  不要说什么医不自医。
  
  “医不自医”这个成语出自明朝《梅山先生墓志铭》一文。
  
  一般认为,由于医者对疾病、医理、药理都比较明白,医病时能根据病情客观进行辨证论治,处方用药以病而立,多无顾忌,所以常常显效。
  
  而给自己或者家人医病时,往往联想较多,顾虑较多,担心某药热,某药寒,某药有害,某药有毒,如此掂量来掂量去,下不了决心。
  
  开药方的时候小心翼翼的把某种药换了又换,调了又调。
  
  最后形成的处方,其药味与君臣佐使配伍法则有违,药效锐减。
  
  药量与寒热温凉四性不符,目的性不明确,造成既扶正不力,又驱邪无果的结局,疗效自然要差一些。
  
  所以,大多以为“医不自医”的情况是因为这种“惜己”的人性,和“忧患”的心态决定的。
  
  其实,这些只是原因之一。
  
  中医重视疾病要四诊合参,而这一原则是医者针对患者实施的。
  
  假若用于自身,无论是望色还是闻味、切脉都大为不便。
  
  虽有镜鉴可以借助,但终归是难以得到准确的信息。
  
  尤其是病痛发作时,判断力和理智程度也会降低,对诊疗思路会造成直接影响。
  
  可无论找再多的理由,在很多更高明的一些医者看来,造成这种原因主要还是医术不精。
  
  真正高明的医生,肯定会更加留意自己的身体状况,也会好好调理自身。
  
  例如古时的华佗,张仲景,葛洪,孙思邈,李时珍等等,这些名医哪个不是活了六十岁以上。
  
  千万不要觉得活到六十岁不算什么,在那个平均年龄不过三四十岁的时代,能活到六十岁,就相当于是在现在活到了九十岁的人。
  
  能活这么久,很明显和他们高超的医术脱不了关系。
  
  瞧瞧吧,这些神医为什么不存在医不自医的问题。
  
  李言诚这些年也已经通过一次次的治疗,证明了医不自医这个成语在他这里并不起作用。
  
  他虽然没给自己开过什么药,但这些年来不管是妻子,还是老丈人丈母娘,或者罗家其他人,生病和调理身体都是他亲自开药,效果非常不错。
  
  既然不用担心李言诚给自己亲生母亲治病,会不会发生类似“医不自医”的情况,那么现在摆在两位老爷子面前就剩下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到底要不要公开李言诚和程家关系。
  
  这样一公开,他就肯定不能在社会局工作了。
  
  嗯?
  
  没在一起的两位老爷子同时一愣。
  
  不对啊!
  
  这好像就不是问题,不是本来就打算把他调离社会局的嘛!
  
  既然这样的话,那接下来就是跟组织汇报,看看组织上是怎么考虑的。
  
  ……
  
  九月八号星期一
  
  早上将妻子送到学校去后,李言诚就开车来到了单位。
  
  在停车场刚下车,他就看到方老的专车也开了过来。
  
  跟他需要将车停在停车场不同,方老的车进来后直接开到了办公楼前。
  
  见状,他快步向办公楼小跑去。
  
  等他到跟前,方老已经站在了车下。
  
  “方老”
  
  快到跟前时,李言诚立正站好,规规矩矩的敬了个礼。
  
  “言诚,刚好我正要找你呢。”
  
  方老向李言诚招了招手,示意他过来说话。
  
  “方老,您请指示。”
  
  “你吃过早饭没?”
  
  “我在家已经吃过了。”
  
  “那好,你陪我在院子里走两圈,我跟你说点事儿,等下我还要去大礼堂呢。”
  
  “是”
  
  会议还没结束,按照会议日程来看,算上今天还有三天才结束。
  
  这种会议越到后边越重要,没有得到领导团的许可不得缺席、请假,方老这会儿也是抽时间过来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