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章 逆转 (第2/2页)
严嵩起身,“事儿出结果了,为父去看看。”
严世蕃想了想,“爹,小心些。”
“为父知晓。”
严嵩拿着一份奏疏急匆匆去求见道爷。
严世蕃定定的看着窗外的秋色,轻声道:“这个漩涡越来越大了,许多人身不由己被卷入。谁会粉身碎骨?是你蒋庆之,还是那些人。又或是……我!”
……
蒋庆之看到画像,心中莫名就有些亲切的情绪,“姑母看着很是慈祥。”
“在安陆时,母亲没事就会带着人织布,每逢天灾,母亲便会令人施粥,她曾说,每个人一辈子能享用的福就那么多,要惜福。”
“臣也听闻过类似的话。说是每个人能吃的饭有定数,提早吃完了,人也就没了。”
后世有一种言论,少吃长寿,营养学家们从科学的角度剖析此事,说少吃对身体如何如何有利。另一种说法是,每个人一生能吃的饭菜有定数,此刻少吃了,便能留到以后。
也就是你此刻吃的越少,寿命就越长。
就像是积蓄,花完人也就嘎了。
而节省便是延寿的唯一法子。
“当年崔元去安陆告知朕被选中之事,从那一刻开始,朕就在琢磨这个大明。彼时大明看似国泰民安,可朕在安陆市井中看到的却是危机四伏,暗流涌动。朕深知,这一切若是不变,大明国祚必然不久……”
正德皇帝被斥之为胡闹天子,整日躲在豹房里吃喝玩乐,还特么开集市,这是帝王能干的事儿?
有先例吗?
还真有,前汉时就有一位。
“仁宣后,帝王威权江河日下,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被俘也就罢了,若是一切不变,帝王威权尚有可为。”
嘉靖帝的声音有些低沉,“夺门之变后,英宗复辟。一个曾被俘的帝王能有多少威望?且此次复辟是靠着那些臣子之力。”
英宗复辟后,其实地位有些尴尬。作为帝王本该威福自用,深不可测。可他是败军之将,是靠着外力才再度翻身。
“臣子摇身一变,变成了主人。英宗后来利用臣子之间的矛盾分而治之,诛杀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可那是权谋,是术。帝王要用的是道。”
道爷摇摇头,“自此,帝王就成了臣子的傀儡。先帝继位也曾想有一番作为,多番挣扎,换来的只是一句胡闹。”
呵呵!
蒋庆之无声笑了。
老朱家的帝王说实话还真没有蠢的。若是换在汉唐乃至于前宋尚有可为,可这是大明。
儒家势力在前宋时突然勃发,在大明时已然成为一个庞然大物。
他们一起发力,把江山变成了一个漩涡,帝王和万民在漩涡中或是挣扎,或是认命,随波逐流……
“朕不甘心。”
道爷看着画像,“知子莫如母,母亲知晓朕的心思,便倾力相助。她是客,那位在宫中经营多年,且有杨廷和等人为奥援,又有那两个蠢货为之奔走。朕整日忙着和臣子们争斗,回来还让母亲费心谋划,朕,却忘了母亲在宫中更为艰难。”
蒋庆之心头一震,想到了蒋太后的死。
按理身为皇太后,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冠绝天下,不该这么早早就去了。
“母亲一边为朕忧心忡忡,绞尽脑汁为朕谋划,一边还得在这危机四伏,并无帮手的宫中和那人抗衡,为朕分忧。其实……”
道爷闭上眼,“母亲身子一直很好,是从进宫后才开始……”
一边和张太后针锋相对,一边还得为儿子出谋划策,这样的蒋太后,换在别的时代妥妥的就是个女强人。
“母亲临去前最担心的便是朕。她知晓那些人不会善罢甘休。她握着朕的手,说……”
道爷顿了一下,走到了画像之下,仰头……
“我儿,娘在,莫怕……”
……
外面许多人都在等着德昌侯府的抄家结果。
他们准备好了各种证据,比如说老孙家当年立下了多少功勋,这些年是如何兢兢业业的为陛下分忧。
“九月飘雪啊!”
酒楼里,几个士子正在为孙营惋惜。
“蒋庆之跋扈太过,迟早会有报应。”
“马上就是朝会,那些人已经在磨刀霍霍了。”
“蒋贼倒行逆施,此次南方多少人家遭了他的毒手。只要他被拉下来,我敢说他活不过半月。”
“半月?我看最多十日。”
这时有人进来,“诸位,诸位!”
来人是他们的好友,满头大汗。
“马兄,你这是……”
“蒋贼去了刑部大牢。”
“好贼子,这是要徇私!走,咱们去堵他!”
众人起身,可却见马兄不动。
“马兄……”
“刑部那边对外传话,孙营谋逆,罪在不赦。窦珈蓝……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