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姓们喜欢的,就是好!

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姓们喜欢的,就是好!

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姓们喜欢的,就是好! (第1/2页)

“专唱黄梅戏?”俞巧莲不敢相信。
  
  玉皇街三大戏院,万和楼主唱昆曲,广德轩主唱徽剧。主戏班没空,才会邀请其它剧种戏班去唱戏。
  
  众乐园倒是不拘,什么火就唱什么。
  
  不过行业公认,万和楼是昆曲主场,广德轩是徽剧主场。
  
  有这两个主场戏院打底,所以大家一致认为,昆曲和徽剧是主流戏曲,是大剧种。
  
  其余没有主场戏院,只能排队在玉皇街其它戏院唱,或者见缝插针地在三大戏院唱的剧种,是第二档,是小剧种。
  
  越剧、河南高调、蜀戏、西秦腔、青阳腔、海盐腔、弋阳腔、汉剧、南音,不管它某个时间在京师特别火爆,出了某个戏班某位角,受到热烈追捧。
  
  但它们就是小剧种。
  
  其中原因也有它们刚刚兴起,正处在成熟的过程,还不够完美。
  
  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它们没有主场戏院。
  
  主场戏院其实很简单,越剧广受浙江籍官员和商人喜欢。
  
  浙江同乡会也很有钱,花钱在玉皇街买一个戏院,专唱越剧就可以了。
  
  但事实没有这么简单。
  
  要不然谁凑钱买个戏院,都能碰瓷一下大剧种。
  
  昆曲和徽剧走到今天这步,一是有一群文人在帮衬。
  
  比如王世贞兄弟为首的戏曲研究院,给昆曲写评论,哪里好,哪里不好,十分中肯。又帮忙总结,定音调、规词牌,完善昆曲的唱腔和特质。
  
  还亲自下场写戏文,一步步把昆曲推到今天这一步。
  
  爱好昆曲的多在三吴,这里出才子、大官和巨贾,不仅有才、有钱,庙堂上人脉也不小。官场、民间一起使力,把它推到今天这个地步。
  
  徽剧也差不多。
  
  它背后站着徽商,还有胡宗宪为首的徽籍官员。
  
  胡宗宪是新党巨擎,东南系的一代目。
  
  从戚继光、俞大猷到刘焘、卢镗,从谭纶、王崇古到潘应龙、王一鹗,都受过他的提携和恩惠,要给他几分面子。
  
  这些情况,戏曲行业都知道,俞巧莲也知道。
  
  但任何地方戏班进京,想唱红京畿,都得经过几个步骤。
  
  一是有戏园子愿意给机会,让他们上台唱。
  
  二是唱到一定名气,积累了一定的观众,有常驻戏院。
  
  常驻戏院和主场戏院完全不同。
  
  常驻戏院是你在各戏班唱得不错,能赚到钱,戏院愿意跟你签一个月或三个月的契约,包场给你唱。
  
  可观众口味是变的,一个月,三个月后,观众听腻了,喜欢其它戏班的戏,戏院解约,你就得滚蛋,重新到处跑场子唱戏。
  
  主场戏院是这个戏院只唱某一剧种。
  
  万和楼是昆曲主场,它常年有两到三个昆曲戏班轮流唱戏,时不时还从苏州、扬州和南京,请几个在江南唱出名的昆曲戏班来唱戏。
  
  其它剧种戏班也有机会去万和楼唱。每月有三到五天,专门留给其它剧种的空窗期,让爱好昆曲的观众听个新鲜,稍微换下口味。
  
  想不到黄梅戏刚进京,才刚刚唱红,就有机会拥有自己的主场戏院?
  
  虽然只是在玉皇街边上的罗马街,可足够了。
  
  董理比俞巧莲懂事理。
  
  地方剧目想成为主流,一要自己的本事硬扎,唱得好听,大家都喜欢。二要上面有人。
  
  长公主外加一个少府监杨财神,足够把黄梅戏捧红。
  
  他连忙上前拱手道:“草民谢过长公主,谢过杨公公。能把黄梅戏在京师唱响,是安庆父老乡亲,还有黄梅戏一干同仁们的心愿。
  
  今日有望得偿所愿,草民代表安庆数十万父老乡亲,还有数千同仁,谢过长公主和杨公公的大恩大德。
  
  你们是活菩萨,仁德无量.”
  
  朱轩妮摆了摆手,阻止了董理谄媚的颂词。
  
  “父皇曾经说过,昆曲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广受欢迎。但是它太雅,带有不少文人的臭毛病,文词艰深,含蓄用典,现在几乎成了士子们的文字游戏。
  
  徽剧以青阳腔和弋阳腔为基础,吸收了昆曲、海盐腔等特点,兼收并蓄,博采众腔之长。或委婉细腻,或火爆炽列。题材广泛,表演形式灵活多样。
  
  但是过于注重历史题材,与现实脱钩,有时候陷入到历史虚无主义中.”
  
  俞巧莲听得目光连连,想不到自己在西苑梨园唱戏时,最心不在焉的皇上,居然对戏曲有这样深入的研究。
  
  董理听了一会,有些明白朱翊钧看戏曲的立场和角度。
  
  高瞻远瞩,与普通人的角度完全不同。
  
  朱轩妮继续说:“你们庆梅喜戏班在西苑梨园唱的戏,我听得很认真。事后一起用膳时,父皇也随口提起过.”
  
  皇上怎么评价我唱的戏?嗯,是怎么评价我们黄梅戏的?
  
  俞巧莲很紧张,双手紧紧地捏着戏袍的衣袖。
  
  其他人也认真地听着。
  
  “父皇说,黄梅戏很大胆,演员多用女的,这一点就很大胆。
  
  《女驸马》、《孟丽君》,它的这两本经典戏目,也别出心裁。跟昆曲的才子佳人戏不同,也跟徽剧的将相帝王戏不一样。
  
  它完全从女性角度出发.开天辟地的头一遭。这一点就值得赞赏。”
  
  俞巧莲很激动,戏袍下的胸在剧烈地上下起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