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一杯薄酒释千斤粮仓 (第2/2页)
用夏林的话来说就是什么都准备好了,临时临刻要用的时候也省得麻烦。
两个时辰左右,牌匾就做好了,烫金的大字《岭南首善之家》下头还有景泰帝的亲笔签名以及那让人想都不敢想的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不过这肯定也不能当时就送过去,那也太假了,最少也得等个十天半个月的。
但不管怎么说,这次的粮食危机算是度过了,就这些粮食足够整个桂州啥也不干吃上半年,可想而知这帮商贾平时囤了多少东西。
水位渐渐的退了下去,虽然这一片地区入目都是狼藉,但只要人还都活着,重建起来是很快的,生活也渐渐的恢复了到了正常的节奏,各地都在火急火燎的施工,到处都是大工地……
而这会儿一路向西的景泰帝一行已经临近的桂州,这一路上他们可是把这辈子没吃过的苦都给吃了,金莲这会儿俨然是农妇打扮,景泰帝也不白了,成了个瘦黑的汉子,看着哪里还有什么风度翩翩,完全就是个逃荒的难民。
反倒是李世民一如既往,这厮的耐受性简直非人类,啥苦都吃,吃完都不带嚎叫一声的,反正来来回回就一句“这跟我远征漠北比起来都不算事”。
但这一路上对于景泰帝来说的确是一场见闻,他真切的体验了一把最底层百姓的逃荒之旅,从一开始的兴奋到现在总是闷声不做在那思考,果真不愧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陛下陛下,这个野果子好吃。”
金莲在路边弄了两个野果子在身上擦了擦就递给了景泰帝,景泰帝瞥了李世民一眼,然后分给了金莲一个接着给了李世民一个。
毕竟这一路上如果不是李世民的照顾,他死八十一回了。
“哟,学会分东西了?”李世民照例调侃,那起果子吃了一口,然后口水便顺着嘴角流淌了出来并用含糊不清的声音说:“妈的……没熟,麻嘴。”
金莲赶紧把手中的果子扔了,景泰帝笑的都快没人样了。
而就在他们快走到桂州府的时候,突然就见到官道上一路吹吹打打,回头看去就见到八个人抬着一个巨大的牌匾走了过来。
那牌匾上鎏金大字岭南首善之家,下头还有景泰帝的签名和玉玺印章。
“昂?”李世民仔细看了之后,回头看向了景泰帝。
景泰帝试图凑到牌匾前看看清楚,但却被家丁给拦了下来:“御赐的宝贝,别给碰坏了,散开散开!”
景泰帝啊了一声,当时心中那个气呢,这玩意可比假传圣旨性质还要恶劣,假传圣旨可都不敢往上加盖玉玺,除祀戎大事之外,这传国玉玺一般可不乱盖。
“胡闹!乱来!”景泰帝肉眼可见的红温了:“要让朕知道是谁,我给他剥皮萱草!”
李世民摸着下巴沉思片刻:“那让我们想想天底下谁有这个胆子呢?哎呀,好难猜哦!”
但甭管景泰帝多么暴怒,这牌匾出现在城中的时候,那个热闹场景可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捐了大仓的那位爷,一家老小一百五十七口子就跪在城门口迎接,脸上那叫一个喜笑颜开,而离不远处的榜二大哥捶足顿胸,抱着一棵树撼哭不止。
要问这个牌匾值不值,那真的是太值了,倾家荡产都值。什么叫金字招牌,这就是金字招牌,甚至可以说是免死金牌,以后他在商场上只要亮出这块招牌,天底下就没有人会去为难他。
岭南首善,还是御赐的,这什么概念懂不懂?
“唉,问问啊。”景泰帝这会儿跟着牌匾也来到了城中,逮着个维护秩序的士兵就问了起来:“这牌匾是为什么就给他家了?”
“皇恩浩荡呗。”
“因为什么!”景泰帝感觉自己血管突突的跳:“皇恩再浩荡也不可能随便给人吧?”
那士兵张嘴就要骂,景泰帝一指不远的白帽子:“你骂出来试试,我告白帽子去了啊。”
“嘿嘿……别啊。”那士兵一看遇到个懂行的,立刻就换了嘴脸:“这位爷,息怒息怒……这家在水灾的时候捐了一个大仓的粮食,还有多少两银子来着?五万?对,好像是五万两。”
“一个大仓?”景泰帝听了都咋舌:“多少斤?”
“不知道啊,我又不识数,反正那粮食都堆的像山一样了。”
而这会儿李世民在旁边是咂摸出味来了:“哦!这个法子好哇!学到了。”
景泰帝皱着眉头说道:“走,随朕去找魏长盛去。”
“为何不找夏道生?”
“你找得着才有鬼呢。”景泰帝摆了摆手:“他一定不在这里了,先找魏长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