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 597、算你聪明

597、算你聪明

597、算你聪明 (第1/2页)

其实倒不是夏林真的说要针对谁,只是这魏长盛吧,这干的也太魔幻了,夏林之前的确是没咋拿正眼瞧过他,但自打这一趟之后,他才算是知道了这人是真没往好道走。
  
  胡爷这人就是个土匪,他也只是个土匪,但一个土匪能当众扇一县之长的大嘴巴子,那就说明他没打算背人儿,换而言之这胡爷才是这一块地方里世界的王,但问题是他只是个土匪而已,背后的靠山这一查不就查出来了么。
  
  朝廷派去的县令没了实权,这整个广西、广南地区都被一片一片的土匪的给把持,这不就是养寇自重?
  
  然后还在桂、柳二州搞小朝廷,私陈军备,豢养私军、操控粮食、摆弄盐价,这他都没法解释,至少稍微调查一下就知道这人是要干啥。
  
  是,这地方山高皇帝远,再加上这魏长盛也算是景泰帝的嫡系,但问题是他干的这个事儿都够杀他八百次的。
  
  这会儿就有人要问了,夏林不也这么干么,他那浮梁都快成天下第三都城了,怎么没见有人去参他一本或者怀疑他的不臣之心的?
  
  嘿,有些事是这样的,江南道的确也是这么干的,但问题是江南道没有偷偷摸摸的搞军备,他们名正言顺的搞,不光搞还往外卖,每年税收哐哐往国库里充,谁想动他,户部的人都得站出来拦着说想碰他先从户部众人的尸体上踏过去,没有夏林的江南道就没有户部的财政支出,户部上下两百多人一年到头都吃不上个四菜一汤。
  
  还有控制粮价,丰年不跌、荒年不涨,以一己之力丰亿万之众,自从江南道的粮食体系成型之后,甭管是水灾旱灾还是蝗灾兵灾,就没说哪个地方缺粮,即便是中原战乱之地都能用很平稳的价格买到粮食,那些打到一头包的军阀都靠着夏林这边的粮食供给才能稳定住大后方。
  
  这头参了夏林,那头十二路军阀可就要东征讨魏了,名义就是清君侧,说陛下身边有小人误国……
  
  然后便是什么诸如跟敌人做生意,这更不会有人说,因为这里主要就是新咸阳的大工程,这里头从正一品的三公太傅到从九品的点卯小吏,或多或少都能从里头弄到点甜头,大的如入股了某个物流商行或者工坊,小的如家乡的穷哥们弟兄想谋个生计,那都是要从这里开始的。
  
  动了这个,就等于是动了大家伙儿的饭碗,谁都知道快钱来的舒坦,但不管去问谁都能明白这种细水长流的合法买卖才是根本之基,动不得碰不得。哪怕就算是江湖人士都要护着夏林一把,因为每个城市里头他都会给这些底层的江湖人士一个可以糊口的项目。
  
  不管是打井掏粪,还是码头艄公,总之夏林在他们的就业就稳定,这就是他们的天。
  
  一个群臣到百姓都能沾上光的人,他就算是干了跟魏长盛一样的事,那能叫蓄意谋反吗?那叫治国有方,谋划有度,那叫百年不出的治世良臣,天赐的华夏幼麟。
  
  更关键的是只要不惹他,他不参与到任何斗争之中,他只负责把蛋糕分好,其他人怎么整那块蛋糕是他们自己的能耐,其余他一概不管。
  
  这样皇帝舒服、群臣舒服、百姓舒服,更别提军队的待遇都因为他而提高了一大截,军饷比十二年前的旧制翻了一番还要多,各种抚恤制度也都提的很高并且退下来之后还有专门的农场或者工坊可以进去工作,军队对他的忠诚度也是极高。特别是他办事从不让下头背锅,累了一天的士兵回到营房看着每个人枕头边上有一兜大钱,旁边还有一包外头都不敢随便卖的牛肉干,这士兵一个个恨不得再出去跑个三十里表达一下自己的热忱。
  
  真的轮到哪天他要造反了,只要起个头,皇城里的史官都要记一笔“帝王昏庸,夏林起兵伐之,天下归心,以正清明”。
  
  所以还是那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基础扩大,才能拥有更多的资源。而不是跟那些个他妈的贵族一样,招呼一群人用少女的血泡酒,用男童的肝炼丹,来实现所谓的拉帮结派。
  
  所以小魏说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又没招惹夏林却被他给盯上,这本质上他还不明白自己在干什么,观念还停留在和尚摸得我怎么摸不得的阶段里,但实际上如果他真的能换个模式,哪怕是学习和效仿隔壁江南道的模式,夏林派出的就不是士兵了,而是各种相当专业的知识性人才,就如他给东北和西北干的事那样。
  
  只是魏长盛可能根本想不明白。
  
  随着各种流言满天飞,舆论造成的副作用也开始逐渐呈现了出来,首先就是桂柳两州之地出现了抛售潮,最先出问题的就是各处的房产和地产,一夜之间房屋暴跌却无人问津,商铺关门、商号转移,大量的人员开始朝别处迁徙,同时带走了当地的各种资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