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刀口向内 (第2/2页)
后来各部门陆续建立,规模渐成,人数发展到上千人,公司各项规章制度也开始不断完善。
在米岸五彩城,一层不够用就用三层、五层,随着彼岸的楼层越来越多,多到周围一些商用办公楼都被买了下来之后就租给了小米。
与此同时,彼岸的各项业务也以令世人瞠目结舌的速度飞速发展。
再后来.我们搬进了彼岸科技园,彼岸从公司变成集团,人数壮大到万人。
小型公司靠哥们情义,中型公司靠规章制度,大型公司靠文化愿景。
如今,
环境好了,衣食住行在园内都能解决,而且价格更便宜;
待遇好了,好到许多员工在彼岸干几年就能在京买房买车;
业务好了,好到已经达到甚至超过BAT的地步。
‘平平安安上班来,开开心心回家去’,这个曾经的口号成为了现实,彼岸最终让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
陈默娓娓道来,将大家带入情境之中,众人感同身受,情不自禁地点头.
可随后,他话锋一转,用食指关节在桌面上敲了一下。
“咚”的一声,将大家拉回现实。
“但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我们队伍中一些人的思想发生了变化。
先前为预防此类情况设立的机构,此刻发挥了重要作用。
前两年咱们集团监管机构发起的晴朗运动,去年的雷霆行动,当一份份名单摆在我面前,上面的每一个名字,对我而言都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活生生的人。
有的曾是创业初期与我并肩奋战的伙伴;
有的确实为彼岸做出过诸多贡献;
有的觉得自己的做法没什么大不了,应该不算严重。
他们想过更好的日子,有错吗?没错!
但他们的做法错了。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能控制住自己逐渐膨胀的欲望。
如果我想,我银行账户的数字末尾多两个零并非难事。
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抱着‘老子当年为彼岸熬过夜、流过汗,拿彼岸点东西怎么了’的心理,仗着手里有点职权铤而走险。
说实话,我当时有过动摇,有过迟疑,剩下更多的是痛心,是怒其不争。
最后的处理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
一般来说,99%的创业公司活不过三年,中小企业的寿命也不过三五年光景,就连集团企业和中大型企业的寿命平均下来约为八年,那些五百强企业也不过四十年左右。
可我们彼岸呢?还不到六年!
阿里的广告都打到家门口了,各项业务仅仅只是具有优势,还远未到形成胜势的时候。
而且我们的目光不能只局限在华夏,海外广阔的市场才是我们的星辰大海。
今年的计划已经安排完毕,其中彼岸国际的比重占到40%。
集团新的架构开始运营,彼岸这辆车,油门交给陆奇和周受资两位去踩,后续我的职责除了把好方向盘,还需要适当踩一脚刹车,只有这样才能走得快、走得稳!
如今正是集团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向着新目标迈进的关键时刻,天下才打下来一半,还远没到坐享其成的时候,可这时候有些人已经开始躺在功劳簿上混吃等死。
睁眼看看外面那些企业里员工的工作状态和节奏,那些看似毫无意义的任务,背后都是精心设计的绩效指标。
弹性考勤、单休和自愿加班,美其名曰提高员工利用率。
说白了,在某些资本家眼里,员工就是工具和耗材,难不成还是玩具?呃从一定层面来看,还真是资本家眼里的‘玩具’。
再对比一下你们在彼岸的环境!
身在福中不惜福,这样的人才更可恨。
这.也是我叫大家过来的目的,就是要和你们同步我的想法和看法。
由人力资源、员工工会、重案六组、神盾局、财会审计、青藤学院(彼岸思想教育)这些部门组成的内外双循环、三层嵌套监管机制没有问题,再加上董事长直通车、内网匿名举报等多种员工反馈渠道,足以让魑魅魍魉无所遁形!
年前,我说‘友商们准备好了么?’
现在,我想说,任何想要破坏彼岸大局的人或团队面对的不只是我,而是整个彼岸集团。
必将面临彼岸和法律的双重制裁,一个跑不了!
如果有人想能瞒天过海、金蝉脱壳,那么,可以试试,
我能做的就是让这些人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