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一九八二年! (第2/2页)
随后,李长河领着海文他们先来到了停车场,看到李长河那辆黑色的酷路泽,几个人脸上浮现出了震惊的神色。
“你小子现在都混上车了?”
这年头,汽车可是妥妥的干部标配,尤其是李长河这辆车,一看就不是普通的吉普,这样的车,一般的高干恐怕也配不上。
“这不是我的,是军区单位里的,你们没看挂的是军牌嘛,只不过我这回来,先暂时调用,有紧急工作的时候方便我随时出发。”
“不过你们要出去了,哥们也不能没有表示。”
“等回头一人赞助你们一点外汇,穷家富路,支援不了你们太多,只能让你们路上宽裕一点。”
李长河一边开着车往外走,一边随口说道。
海文他们也算是李长河大学里面的好友之一了,如今要出去,自然要表示一下。
“外汇?”
“算了,那太珍贵了,你们还是留着自己花吧。”
“我这公派留学出去,国家有生活补贴的,每个月五十美元的补贴,想来应该是足够了。”
林双林摇头轻声的说道。
也正是因为要出国了,他才知道外汇的珍贵,李长河虽然不差钱,但是想来搞点外汇,也不是那么容易吧。
林双林觉得不能要。
相比较于一直在学校里不怎么出来的双林,海文知道的就要多一些了。
他去过李长河华侨公寓的家,光那房子和那里面的家电,就足以展示出李长河的家底。
“我其实也不太缺,我之前跟你们说过了,我两个舅舅都在洛杉几,他们家底还行,也提出了负担我的学费,要不然我也不能自费出去。”
海文的舅舅以前是国民政府的高官,后来去了岛那边,然后又去了米国,前两年回来探亲,知晓海文考上了北大,于是鼓励海文出国留学,并承诺承担他的全部花费。
“行了,都别犟了,我给你们的也不多,只是让你们路上别太拮据。”
“真正出去之后,还是得靠你们自己。”
李长河也不打算多给,每个人给个一千美元,算是他的一点心意。
毕竟等他们真到了国外,李长河是不太可能再跟他们接触了。
“你们啊,就别推辞了,就当是我们两口子的一点心意,以后出去好好学习,学成归来报效祖国,这才是正理。”
朱琳这时候也跟着开口说道。
她知道自己男人的遗憾,以他的能力,其实也可以光明正大的出去留学然后学成归来报效国家,亦或者以北大优秀学子的身份步入官场,做一个济世安民的优秀干部。
可惜这些如今一切都幻化成了泡影,他当然能光明正大的出国,只是却是以另一种身份。
放弃了李长河这个身份,实际上就是放弃了另一段精彩辉煌的人生。
虽然李长河不后悔,但是面对这些北大的同学,朱琳何尝不知道,他或许心里也是有着遗憾的。
“行吧,既然朱琳都这么说了,咱们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海文见状,也不再推辞,再推辞就矫情了。
一行人中午找了个饭馆吃饭,随后在临走的时候,李长河用信封封了两千美元,各自塞进了海文和林双林的怀中。
“把这些钱都藏好,最好分开藏,万一被小偷什么的摸走了,还能有个剩余。”
“我听说国家现在跟海外的一个什么基金合作,在欧美那边专门给咱们出去的华人解决困难的,包括一些法律和经济的援助,你们到时候可以咨询咨询看看。”
“最后,祝你们出去一路顺风,学业有成,早日归来,报效祖国!”
李长河随后跟海文他们挨个狠狠的拥抱了一下,。
四年同学情谊,差不多在今日,也算是划上了一个句号,以后虽然同学情分不变,但是出国的出国,工作的工作,大家天南海北,再想相聚可就不知道是哪年哪月了。
“长河,你也保重!”
海文等人也是深情的说道。
身为北大的天之骄子,对于李长河这两年的特殊,他们大概是有所猜测的。
作为引领北大77.78级的风云人物,李长河却在后面两年悄无声息的离校开始神秘莫测,毫无疑问,他肯定是为了国家,进入了某条隐秘的战线开始提前奉献。
众人或许不知道内幕,但是却知道李长河的特殊性。
对方这种低调的行为,毫无疑问,也将默默无闻与毕业之后。
那些明面上光辉伟岸的工作,进政务院,去国家显耀部门这些,恐怕都跟李长河无缘了,要不然,对方不会低调到连实习分配之后都未曾在同学们面前展示。
也正因为如此,众人都知道,此次一别,或许不知道何日再能相见了。
从北大门口开车离开之后,朱琳看着李长河,随即温柔的说道:“怎么,是不是有些后悔了?”
“后悔倒不至于,只是有些感慨。”
李长河也不知道,现如今风华正茂挥斥方遒的这些同学,再过几年,还能有多少意气风发呢?
“放心吧,我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绝不会后悔。”
毕竟相比较于脑海中的知识,留在国内对他来说,是最无用的选择。
“对了,咱们今晚也回家,问问咱大姐的自费留学办的如何了。”
“上次我回来都忘记问了,不知道她申请的学校,通知书寄过来没有。”
李长河这时候又冲着朱琳说道。
之前他也鼓励大姐出去自费留学的,就是不知道,对方申请的学校有没有通过?
“已经通过了,是什么学校名我忘了,不过咱妈那天跟我说来着,已经拿到录取通知书了。”
“也是在办签证呢,打算过了年就走。”
“对了,长河,咱大姐一家,真带着囡囡出去啊?”
朱琳这时候好奇的问道。
李长河点点头:“其实她跟陈爱国两个人出去最合适,可是你也不能把囡囡单独留在国内。”
“再者他们两个一起出去了,也未必不会再生一个,毕竟米国大学可不管生育这些。”
“索性就让他们一起出去吧,我都安排好了。”
李长河微笑着说道,随后开着车,载着朱琳回了家。
时间悄然流逝,一眨眼,秋季已过,深冬来临。
一九八二年的春节,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