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宙气,修复封印!(二合一) (第2/2页)
如今人族全境,包括各方盟友都战火四起,他作为人族帝王,许多决策和命令都需要他及时敲定传达出去,还真不能轻易离开这座大殿。
另一边,深渊之地。
“你又变强了,真了不起啊,在这等小天地里能够修炼到这般地步。”
四下寂静,这道声音直接在脑海中一字一字的印现。
宋长明眯着眼睛,目光留意着周遭。
丝丝缕缕的怪异雾气弥漫在深渊底部。
还有一些深渊异兽的碎肢血肉在其中漂浮着,时而被底部的深渊能量冲刷,瞬间化作碎沫。
宋长明更多的注意力都落在这些过去所没有的怪异雾气上。
雾气不被深渊能量所吞噬。
每每当他的感知力去触及这些丝丝缕缕飘散的雾气时,他就只觉自己的神魄都要被冻结住了。
思绪变得迟缓,会无意识的跟随着这怪异雾气飘动,就连时间的流逝都好似在这时候变得异常缓慢。
“这是你的伎俩?”宋长明不再去主动感知这些特殊的雾气。
他自然也听到那脑海中浮现的熟悉声音,正是封印下的吞星龙所发出。
“你是指那些宙气?那只不过是我的气息罢了。
莫不是以为我被封印后,就连寻常呼吸都做不到了?”
吞星龙的声音再次传来,带着几分调侃的轻笑。
宋长明凝眉。
“宙气…”
他从未听过的词,但若说这一片特殊的雾气,是那吞星龙吞吐出来的气息……
那就由不得他不重视。
要知道此前这吞星龙除了能让他听到‘心声’之外,从来没有更多的表现。
而此刻,它的气息出现在了封印之外,影响了这一片的空间。
这让他不得不怀疑,是否是因为封印的威力再次变弱了导致。
“别紧张,巫族的小子,只是一点气息而已,我还出不来。”
“过去我可从来都不知道你的气息还能传达出来。”宋长明试着套话。
吞星龙却是毫不在意的坦言道:“过去确实不行,不过自从上次封印被激活后就可以了。”
宋长明心头一凛,若真如吞星龙所说的那般,就只能说明他想的没错。
封印大阵的威力在减弱。
且已经有所松动,让吞星龙愈发能够活跃起来。
那封印每一次的激发,都是内在能量的一次耗散。
激发的次数一多,就是再强大的封印也要面临威力下降,乃至彻底失效的情况。
吞星龙之所以年复一年的用意志影响着此地的异兽,疯狂攻击封印。
看似无用功的举措,为的便是想要一次次的损耗大阵。
时间一久,哪怕无人帮忙,它也终有破封的一天。
这也是它有恃无恐的原因之一。
哪怕宋长明不选择站在它这边也无妨,无非是早些脱困和晚些脱困的区别。
“小子,以后与你聊天大概也不会那般费劲了,有空常来啊,同我解解闷也好。”吞星龙大笑起来。
宋长明沉默不语,目光在整座封印大阵上来回扫动,聚精会神,心中在不断评估着眼前封印的状态,以及吞星龙破封的可能性。
“亦或者你想明白了,助我一臂之力,届时我便同你前往原初世界,为你找一份仙果立地成仙。”末了,吞星龙还不忘再起之前的话题,试图蛊惑宋长明。
宋长明依旧不语,忽而就见他抬手伸指,精神力灌注指尖,在虚空中勾勒起来。
一枚枚纯白色的高阶符文印记,不断成形,悬浮在他的周围一圈又一圈。
吞星龙见此,隐隐有些不好的预感,笑声不由收起。
“小子,你做什么?”
宋长明全神贯注间,并没有理会对方传来的‘心声’。
“你掌握了这座封印大阵?!”吞星龙将信将疑,声音也变得有些沉闷起来,已经笑不出来了。
不知过了多久,宋长明周身铭刻出来的高阶符文已经超过了一百枚,而这个数字还在迅速的增加中。
若非他有三神阶的巫神魄,还真不可能一口气铭刻下这般多的高阶符文。
但即便如此,他冥海中的精神力也在被快速抽干。
他的额头开始渗汗,直到第一百三十七枚高阶符文被铭刻完毕,他方才双手一拍,结束了铭刻。
手中掐诀捏印,双目透出无暇的神光。
这一百三十七枚高阶符文在他面前被重新排列。
嗡!
与此同时,下方的整座封星大阵竟是泛起层层金光,似是与宋长明身前的这一百三十七枚高阶符文交辉相应。
下一刻,宋长明眼前这一枚枚铭刻出来的高阶符文,从原本的纯白荧光,一下就被渲染成了一枚枚与下方大阵一般无二的纯金色!
“去!”
宋长明一挥手,他所铭刻出来的那些符文,顿时齐整的飞入了那下方大阵之中。
很快,这座封印大阵就迸发出了更加纯粹且刺目的金光。
“巫族小子,你当真要与我作对!!”
这一刻,吞星龙彻底暴怒了。
他完全没想到,宋长明竟然能够在这短短时间里,成功掌握这座封星大阵,并且有能力对这座封印完成修补!
纵观万年的人族历史,宋长明绝对是第一个做到这一点的人!
封印被修复,意味着吞星龙过去的诸多努力都化作泡影,宋长明几乎扼杀了它逃脱出去的可能。
这如何不让它暴怒。
“你”
它显然还想说什么,但‘心声’却是无法再传达出来了。
连带着那些所谓的‘宙气’也迅速消散,化为无形。
“好在我已经能够铭刻九阶符文了.”宋长明喃喃道。
且在他成为九阶符师的四个月时间里,通过不懈努力,面板上那封星大阵的完整度已经超过八成,甚至逼近九成的程度!
如此情况下,也就意味着宋长明如吞星龙所说的那般,确实已经初步掌握了整个封印大阵。
这就提供了他对这座封印大阵进行修复的可行性。
然后,宋长明就试着付之行动,想不到第一次尝试还真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