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光宗耀明 > 第445章、 上国锋芒

第445章、 上国锋芒

第445章、 上国锋芒 (第1/2页)

“这么说,一国一城令实际是德川家康要求的?”
  
  清水城内,年少的宗义成跪伏于厅堂之中。他的家臣里,只有被俘的柳川调兴和另一个老臣跪在他身后,其余人则都在屋外。
  
  刚刚来到这对马岛上的田乐与麻贵之子麻承训、金景瑞则高坐上位。
  
  田乐发现东瀛如今的情况又多了不少细节。
  
  “各地大名不敢不遵。”代替回答的是另一个宗义成的家臣,“一国一城令之外,元和令又定下了十三条。譬如参勤交代,去年便是调兴桑代替大人前往,这还是由于大人年幼,幕府又早就听闻天朝将来征讨。要不然,每年四月,各地大名都应该到江户参勤一次……”
  
  田乐所知的新细节,当然就是江户幕府实际出台了许多控制地方大名的法子。而这些法子,并不是初掌实权的德川秀忠推行的,实则出于德川家康的手笔。
  
  “五百石以上的大船,都被幕府收走了?”田乐再次确认了一下。
  
  “禁教锁国之后,就已经都收走了……”
  
  麻承训的眼神不由得跃跃欲试,看了看田乐。
  
  这可是好消息啊!
  
  田乐却凝神思索着。
  
  按他们所说,那元和令十三条不仅再次强调了一国一城令,而且对地方大名的控制力度很高:既要求他们每年都要去江户参勤交待,还要他们自行承担旅途费用,旅途当中还必须严格按照自己的身份布置排场。不能向上逾制,也不能向下敷衍节省。
  
  缔结姻亲都要报幕府允许。
  
  “各地所谓大名,不敢不遵守?”田乐问道。
  
  “像对马这样的外样大名,哪里敢不遵守?幕府领地外,亲藩大名和谱代大名占据的领地更多、更好……”
  
  从他们的交代里,既然出自德川家康本人的手笔,又有原本就与幕府结了姻亲的亲藩大名和江户幕府“开府勋臣”的谱代大名的支持,这件事的推进其实比较迅速。
  
  “柳川调兴是吧?你去年去江户又回来,据你所知,如今本州岛西面的山城,还剩下多少?”
  
  柳川调兴如今的身份比宗义成和其他家臣更不如,他是想逃回本州岛途中和那些幕府特遣武士一起被堵住俘获的。
  
  这样力求得到更大发展空间的人,此时成为阶下囚,谄媚神色最浓厚。
  
  “回禀天朝大将军,西国原先有三千余城,现在已经不到千城了……”
  
  “……拆得如此之快?”田乐不禁愕然,这不是才一两年时间吗?
  
  麻承训眼中期待的情绪更加高涨。
  
  “哼!就像这小子一样,不知多少大名麾下都有像这样野心勃勃的叛徒。让他们占据着支城,当然不如把那些家臣为城守的支城拆掉!”
  
  听了另一个宗义成家臣一边鄙视柳川调兴一边回答的话,田乐慢慢理解了一切。
  
  今非昔比了。
  
  虽然前有丰臣秀吉也堪称一代枭雄,但江户幕府似乎有了更强的手腕。
  
  一方面通过亲自掌控着最大领地,把利益分给了自己的姻亲和嫡系,另一方面也抓住了乱战时期各地大名的一个痛点:这东瀛所谓下克上的传统。
  
  乱战时期,各地大名当然要靠家臣、武士。但如今的江户幕府既然已经稳固,那么帮助大明掌控领地权力的家臣们,至少是部分家臣们就需要提防了。
  
  一国一城令固然是幕府控制各个大名的方式,让他们如果有异心则少险可守。但对大名们来说,反正乱战时期已经结束,自己的地位得到了幕府承认,一国一城令倒能让他们更易于掌控住家臣们。
  
  至少他们没有占据着某些支臣抗拒大名的底气。
  
  田乐幽幽看着这柳川调兴:这种情况下,他更想去做幕府幕臣而非家臣,恐怕是此刻东瀛诸多地方大明家臣的想法。
  
  想象一下,如果各地大名每年还需要去江户“参勤交代”,地方事务谁来打理?
  
  这小子只怕实际上已经看明白了:幕府的长期目标是把地方大名们架空,把地方都交给倒向幕府的幕臣来实际打理。
  
  “依你看,如今天兵已至,对马臣服。你口中西国诸多大名还会继续把城拆下去吗?”
  
  田乐问出了关键问题。
  
  所谓西国、东国,是他们本地的称谓。京都附近的近畿五国之外,东面诸国被统称为东国,反之是西国。
  
  他们有所谓五畿七道诸令制国的说法,古早时期只有六十六国。按照一国一城的说法,岂非举国只留下不到百座城?
  
  但如今实则割得更细了,已经有两百余个藩领。
  
  有的大名并不完整占据一个令制国,所以他们在新规矩下甚至没有资格单独拥有一城。
  
  这也是一两年时间里拆城如此迅速的原因之一:实力较为强大的地方大名,有充足动力把那些没有筑城资格的邻居大名的城先拆了。
  
  这里面的许多矛盾,幕府又会通过“易封”来协调:分割领地,把一个地方的大名迁到别的地方。
  
  实际上最终也确实成效极大,到了后来一共只留下了一百五十座城左右。他们所谓战国时代大量修筑的堡垒山城,绝大部分全部被拆除。
  
  柳川调兴明白田乐问这个问题的用意。
  
  他想了想之后就回答:“会拆下去,而且会拆得更快!”
  
  “哦?你说说看。”
  
  柳川调兴现在要争取活命,而且心里还有更大的念头。
  
  因此他很认真地说道:“天兵既至,仅凭地方大名,即便是萨摩这样的雄藩也无力独自抵御。幕府要西国诸藩都一心抗御,自然需要采取策略。许多城已经拆了,既然无法再构筑更严密的防线,那就不如集中力量。最终被保留下来的,都是真正坚城。西国藩领们失了城就等同于失了藩,怎能不听幕府号令?”
  
  田乐点了点头:“继续说。”
  
  “另外,即便天兵英勇,确实能轻易破城。但深入远征,仅凭夺下的城池,要以一城控一国之地,总会顾及不过来。留着更多支城,既有分兵却难守的弊端,又能帮助天兵凭更多支城控制所夺藩国。因此,不如把那些支城都拆掉。幕府将来一能诱天兵深入,二来可凭借熟悉山川袭扰迟滞天兵。上国……毕竟是劳师远征。”
  
  田乐知道他是在表现他自己有用处。
  
  他确实有用处,不是年少的宗义成和他那些眼界只在对马的家臣能比。
  
  于是他笑了起来:“你既然去见过那德川秀忠,本督且问你:江户对大明远征,是什么判断?那德川秀忠认为大明远征的目标是什么?”
  
  “……自是要彰显上国之威,再定宗藩名分……”
  
  “是吗?”田乐似笑非笑。
  
  这家伙这样说,也不奇怪。
  
  若翻翻史册,那就知道这东瀛自从有了所谓皇室、称皇之后,其实就不愿向中原称臣。
  
  隋时,他们在国书里就明确写着“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
  
  到唐时,东瀛更是自认为“天朝上国”。但发兵当时的新罗时,在白江口被大唐教做人了。此后,他们就正式对大唐称臣,派出大量遣唐使。
  
  但赵宋只能向辽金称臣,东瀛又岂会再向赵宋称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