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光宗耀明 > 第442章、霸王于外,圣贤于内

第442章、霸王于外,圣贤于内

第442章、霸王于外,圣贤于内 (第1/2页)

是诏旨,更是檄文。
  
  朝鲜旧事,自是任由上国定性。
  
  景福宫殿内,年幼的潞王世子在王座上,单纯的眼神只是好奇地看着下面。
  
  惠郡王朱常润和端郡王朱常瀛则在殿内居首两侧的客座。
  
  而后左右,分别是李三才为首的朝鲜群臣和以田乐为首的大明群臣。
  
  “老太师,您下令即可。”李三才很乖巧,“朝鲜上下,无不遵行。”
  
  从大明做了这个决定开始,朝鲜就进入另一个过渡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潞王成为了朝鲜国主,大明委任了一批文武大臣。但除此外,朝鲜仍掌握独立的军队,以实质的藩国存在。
  
  新的一个阶段,朝鲜已经形同一省,只不过并未定名,未来也不一定就是完整一省。李三才这个总督朝鲜政务,当然又相当于回归了大明臣子的身份,要听旨意办事。
  
  而田乐是此次征倭的前线最高决策者。
  
  田乐闻言点了点头,先向上面一位藩王和两位郡王行了行礼,而后才看着金景瑞:“金将军,可需要本督再说清此战宗旨?”
  
  金景瑞只是抱拳道:“末将清楚明白。军中已然整肃,悍勇将卒都由末将带着,随天兵征讨倭贼,末将更是不惜死战!”
  
  田乐深深地看着他:“此为朝鲜百姓之福。金将军之忠勇,青史自有定论。”
  
  金景瑞一脸看开了的模样。
  
  昔年在这里兵谏李晖,他金景瑞的名声还能怎么书写?这一段故事是抹不掉的。
  
  虽然说胜利者可以帮他美饰,但最主要的是金景瑞自己。
  
  他原本以为兵谏李晖,朝鲜仍是朝鲜,无非换个贤王上来整肃朝纲、驱逐外敌。而此后的走向,则是李氏宗庙断绝,朝鲜国主姓了朱。
  
  但这些年来,金景瑞也不得不承认:尽管这位总督朝鲜政务的李三才和其他大明所遣文武入朝后“大开杀戒”,但杀的确实只是那些不甘心又顽固不化的累世大族、旧勋将。除此之外,在他们的主持下朝鲜吏治则为之一新。
  
  最开始的两三年后,各道真的进入了休养生息的状态,轻徭薄赋——这当然是因为此前的大清洗当中抄出了大量的财富、田地、产业。
  
  这样的“清洗”,去年夏天之后又开始了一回。
  
  这一回则是因为需要他们抉择:是从此就做大明臣民,还是追随他们的王去东瀛另立新国?
  
  被清洗的都是坚持着“故土家国”执念的那些,既不肯就此被归化为大明实土臣民,又想继续在故土逍遥自在。
  
  大明并不给他们这种选择。
  
  而对金景瑞来说,如果能够在征讨东瀛的过程当中成就功业,青史多少能为他添加另一句评价:他的选择是因国仇而起。
  
  去东瀛也好,离开这片故土,开拓新的疆域。
  
  “那就不需本督多言了。”田乐继续说道,这次是对着上面那三人,“二位郡王乃新封。世子殿下解囊助饷,将来东瀛列岛,自是潞王据本州及那虾夷地,二位郡王各据九州、四国。”
  
  这就是提前划分好地盘了。朱常润、朱常瀛没什么积累,纯粹就是听封,能有什么意见?
  
  而田乐则对着金景瑞及其他朝鲜出身文武说道:“东瀛本州及那虾夷地,疆域比之如今朝鲜也只大不小了。大战之后,所存倭民人丁也有数百万之巨。”
  
  “仰仗上国天威。”
  
  他们只这么说。
  
  是,大明是要把朝鲜纳为实土,但也会给他们一个同样诱人的筹码:一个更难有多少外敌的巨岛,数百万可以治理的人力。
  
  所以这个工作不难做通。
  
  只不过目前都只是计划。
  
  “那就定在下月初六,兵发对马岛!”田乐肃然道,“对马岛宗氏,乞降可纳,本督留他有用!”
  
  ……
  
  大明这么大的动静,对马岛上的宗氏又岂会不知?
  
  海峡并不太宽,探子乘舟过去,总能知道朝鲜已经战云密布,兵锋直指东瀛。
  
  对马岛一直是前线。
  
  当年蒙元东征,对马岛是第一站。丰臣秀吉要进军大陆,对马岛是前沿指挥中枢。如今大明和朝鲜要反攻东瀛,对马岛又是最前线。
  
  确实从无彻底讨伐东瀛成功的先例,但对马岛绝对扛不住——昔年就被蒙元先占了。
  
  即便是朝鲜李氏世宗时的己亥征倭,对马岛也扛不住,迅速请降了。
  
  请降有好处,宗家向朝鲜称藩,一岛事二主,又获得了主导两国贸易的特权。
  
  这种状态直到丰臣秀吉出手才中断。而如果一切没变,宗家此刻其实又会恢复这种状态,甚至在十多年后获得幕府承认,由对马岛宗氏全权主持与朝鲜的外交。
  
  如今的对马岛藩主宗义成只有十三岁,他才刚刚过生日。
  
  他的父亲于前年去世后,去年他和家臣一起到了江户拜谒大御所,获允继承家督。
  
  出大力的当然是拥戴他的家臣们,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柳川调兴。
  
  但关键时刻,柳川调兴人不在这里。
  
  去年德川家康去世,柳川调兴就代表对马岛前去吊唁,但怎么会这么久都还没回来呢?
  
  “那家伙!”宗义成的另一个家臣咬牙切齿,“他一直不甘心就呆在对马!不能再像过去一样拥有和对岸贸易的特权,那家伙再也不肯就这样等待下去了!”
  
  “难道是觉得将军大人现在需要更多家臣……”
  
  “他想做幕臣,谁不知道!之前守备丹波,他就没有安分过!”
  
  家臣们怨言不少,责备的是此刻外敌将至,柳川调兴却不在岛上。而岛上的守备,又离不开他:少主年幼,其中有不少人只听柳川调兴的安排。
  
  总要一个出面统筹之人,这个位置,这两年里都是柳川家在管,其他各家配合。
  
  宗义成六神无主:“现在怎么办才好?投降吧。”
  
  几个家臣都低下了头不说话。
  
  什么武士道?宗义成想不明白,他们想得明白。
  
  大明和朝鲜恐怕会反攻,这个情报很早就有了。对马岛直面大战,哪里能守得住?
  
  柳川调兴不肯回,是不是想避开可能到来的战事?
  
  前代大将军去世,如今的二代将军虽然已经坐在那个位置上多年,但真正的实权可并不在他手上。这样的时机,是敌人最有可能攻来的窗口。
  
  就在他们一筹莫展之时,却有人飞奔着来禀报了:“柳川大人回来了,带着很多战船!”
  
  “什么?”宗义成惊喜交加,“许多战船?”
  
  对马岛不大,他们当然立即从山城赶往港口。
  
  看到了柳川调兴之后,只见他态度热切地与其他家臣打招呼,然后又对宗义成肃然行礼:“殿下!在下回来晚了!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