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光宗耀明 > 第120章、任用公示,排兵布阵

第120章、任用公示,排兵布阵

第120章、任用公示,排兵布阵 (第2/2页)

“你和部将家中私兵,便都是朕的私兵。”朱常洛点点头,“去写信送回去吧,成敬,你随后带西凉伯去四卫营。”
  
  “……末将领命!”
  
  达云在琢磨着这亲卫大将意味着什么,但皇帝不忌惮他和他部将带家兵入营,那必定是有足够的信心保证他们的忠诚。
  
  当然了,以异族身份受封伯爵,如今更被给予皇帝如此高的信任,达云也没想什么不忠诚。
  
  最后就只剩下老将陈璘。
  
  他虚岁已经快七十。
  
  “平夷伯,你担子最重。”
  
  “陛下但有所命,末将无不应从!”
  
  “起来,赐座。”朱常洛肃然道,“朕要你去南京,要做的事简单,却必须耗费不少心神与南京诸官周旋。”
  
  当然是让他去提督操江。
  
  而长江水师,如今的情况是方方面面的。
  
  从军纪,到战船,还有南京诸官的掣肘,都需要一个经验足够丰富的人去主持。
  
  之前的襄城伯李承功只能象征性地维系着,让长江水师按照惯性存在下来。
  
  但现在朱常洛的期望不同。
  
  “新增的二十万两金花银,而后会专交改制的遮洋总来解运抵京。”朱常洛看着陈璘,“但最后,会定为有十万两仍留南京。孝陵卫三万两,长江水师七万两。每年这个数,操江御史会盯着你是不是让长江水师焕然一新了,他们也会害怕长江水师焕然一新。”
  
  “……末将……必竭尽全力。”
  
  “懂水战的勇将不多。”朱常洛看着他,“把本领传下去,也极为重要。”
  
  “末将明白!”都这么一把年纪了,陈璘又怎么会不懂这意思?
  
  他不知道皇帝将用什么法子,南京那些人会眼睁睁地看着皇帝每年安排十万两银子在南京军务上?
  
  朱常洛又跟他说了一些此前就对魏国公徐弘基做过的安排,与他聊了约三刻钟,才是抵京后谢恩兼陛辞的袁可立、李汝华。
  
  袁可立今年虚岁四十,李汝华比他大七岁。
  
  对文臣,朱常洛的做法又不一样。
  
  “东迁之汗庭,乱战之女真,复国之朝鲜。”朱常洛与他们说完客套话之后就开始说正事,“大明如今虏患,只存于辽东周围了。”
  
  “臣入京后,颇闻陛下大封勋爵、整训京营,仍是盼战渴功。”李汝华谨慎地说道,“如今实不宜仓促用兵了。且朝鲜素来忠顺,女真也不敢为祸大明,陛下何以将之与汗庭虏患相提并论?”
  
  “有备无患而已。朕已有明旨,休养生息,你们不必过虑。”朱常洛说着,“然辽东京师门户,如今边将跋扈,逃卒众多,商旅屡受盘剥。前有孤山堡匪贼叛逆,后有山海关民变,辽东若继续败坏下去,那么今日忠顺之外藩,便会野心顿起。”
  
  他又看着两人:“听闻你们在老家清丈田土。试问辽东若有失,京师不稳,则何以图国治、安江南?”
  
  两人心头一动,想起戚继光的追封。
  
  袁可立躬身道:“臣明白了。既有君命,自当遵从。”
  
  他可不是什么君命都遵从的,昔年不就是屡屡触怒朱翊钧而被革职?
  
  如今无非看到些蛛丝马迹罢了。不论是皇帝先请他起复,还是后面三阁臣同请,又或者如今朝野间的议论,都表明了皇帝在为一些更大的事情做准备。
  
  辽东如果败坏下去,京师确实可能不稳。
  
  京师不稳,南京和江南则更加重要。
  
  只有足够安稳的九边才会削弱江南的重要性。
  
  朱常洛相信他们的能力,但目前还没和他们之间建立足够的互相信任。
  
  “辽东就拜托了。”
  
  现在他只是用起身一揖,表达他对这两人的重视。
  
  刑玠是整个蓟辽的总督,现在刑玠年纪大了,也早就有退隐之心。
  
  辽东方面,军务、民政实际要李汝华来主持。而纠劾之事,则实际要袁可立来负责。
  
  天子之尊表达着对他们此去赴任的期盼,素有刚直廉名、别有怀抱的两人还是对皇帝这种做派受用的。
  
  毕竟已经表现得远比上一位礼贤下士、胸有韬略。
  
  安排好了京营和辽东的事,朱常洛这才可以安心地聚焦到下面的事。
  
  七日后正式决定两京官员的补选名单后,大明庙堂这才排兵布阵结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