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家父李隆基 > 第二百一十一章 这个小老头太坏了

第二百一十一章 这个小老头太坏了

第二百一十一章 这个小老头太坏了 (第1/2页)

正月初二回娘家,源于唐初,又称女儿节。
  
  这一天,已婚妇女都会回娘家探亲或者小住,这就是为什么,家里有条件的,都会在宅中给已经嫁人的女儿留一处院落以供居住,比如李迎月。
  
  郭淑肯定是走不了,但是韦妮儿和杨绛可以回去。
  
  如果说正月初一是醉汉、赌客们的节日,那么正月初二,就是妇女节,这一天,家里都会盛情款待自己的女儿,跟平日来是不一样的。
  
  或者可以说,正月初二,才是大家族正儿八经团圆的日子,因为他们会往一个地方集合:宗长的家里。
  
  后世走亲戚,只走近亲,稍微远点的就不来往,但是在唐朝,家族观念根深蒂固。
  
  有一个命题叫做:先有国还是先有家。
  
  那么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家庭做为最原始的社会单位,其形成时间是早于国家的,早期的部落社会中,便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构建出了氏族群体,这些群体逐步发展,成为国家形成的基础。
  
  随着时间推移,氏族群体逐渐发展联合,构建出了国家的基本政治实体,从而形成更大的社会集体。
  
  在南北朝和隋唐,家族观念尤甚,所有族人团结在一起,既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也是一种寻求保护的手段。
  
  那么今天韦家,就是在韦陟家里团聚。
  
  人山人海啊,不夸张的说,每个角落里都有人,单是做饭的炉灶,便临时搭建了七处之多,院子里遍地是玩闹的小孩儿。
  
  这要是被人一锅端了,京兆韦也就算是完蛋了。
  
  旁支末系的在外院,越往里走,越是家族核心。
  
  从前的韦妮儿,是不够资格参加家族最顶级核心层议事的,但是因为她现在是隋王孺人,所以有资格坐在大厅的角落里。
  
  也只是角落。
  
  这座大厅内,妇人一共十四个,都是顶级人物的夫人。
  
  太子妃韦氏,薛王妃韦氏,棣王妃韦氏,隋王孺人韦妮儿,裴宽夫人韦氏等等。
  
  男性成员更是涉及到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十六卫的所有部门,势力超级庞大。
  
  在今天的场合,太子妃也不能坐主位,主位上的分别是几房的元老级人物,他们虽已致仕,也至迟暮之年,但是在族内说话非常有分量。
  
  正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见惯了风雨的这些老一辈人物,是可以帮助韦陟掌舵,避免家族这条大船偏航。
  
  前太子少师韦滔先是看向大理寺丞韦见素,询问道:
  
  “你二叔可有消息传来,西北到底是怎么回事?”
  
  韦见恭恭敬敬的起身回禀道:
  
  “有消息,皇甫正在全力夺回安人城,据二叔预计,应该不会出意外。”
  
  他的二叔,就是韦光乘,但不是亲的,是堂的,他父亲是同辈老大,韦光乘是老二。
  
  至于这位韦滔,他的爹韦叔夏,和韦陟的爹韦安石,这是亲兄弟,他的小女儿嫁给了棣王琰。
  
  韦陟点头道:
  
  “皇甫是不能出事的,等到安人城拿回来,咱们要帮他说话,以防右相落井下石。”
  
  韦坚眼下也在这里,瞥了一眼自己的妹妹,随后道:
  
  “胜败乃兵家常事,一城之得失并不能影响整个战局,长安这边不能总是指手画脚,说些风凉话,哪个觉得自己行的,大可以去陇右嘛。”
  
  太子妃今天是带着任务来的,大型的家庭聚会,不单单是加深亲情,更是对去年和来年的家族政治走向,做一个复盘和规划。
  
  安人城一丢,太子是最着急的,因为皇甫是他的人,如今他能指望的,内有韦坚,外有皇甫。
  
  至于王忠嗣,是会替他说话,但不会彻底站在他这边,人家的主子是李隆基。
  
  监察御史韦镒道:
  
  “李宪台这边也会做保,但就怕陇右这边还会出事,昨日的军情,大家也都知道了,贼军大部主力已经南下直扑石堡城,就算拿回安人城,若丢了石堡城,还是过不了这关啊。”
  
  韦家的消息网络,是非常恐怖的,很多消息,他们甚至比皇帝还要提前一步知道。
  
  如今家族内基本达成一致,明面上不能过于明显的帮助太子,但是暗地里还是要帮忙的,毕竟太子妃是家族未来的希望。
  
  她的儿子将来如果能够成为储君,韦家无疑又会迎来一个爬升阶段。
  
  在家族总体规划的前提下,任何人都不准违背家族利益,比如依附李林甫的韦光乘,棣王琰的老丈人韦滔、女儿嫁给李琩的韦昭训。
  
  他们就算不愿帮助太子,也绝对不能扯后腿,因为这是背叛家族,后果很严重。
  
  “这一次贼军的主攻方向,是在陇右,河西那边只是牵扯,”吏部考功员外郎韦廉道:
  
  “我们都能看得出来,盖嘉运也能看出来,但是此人不肯调兵支援,宁愿在祁连城那边扯皮,坐看皇甫失利,也不愿解陇右之危,当初我们就该助右相和裴公一臂之力,将其拿下的,现在好了,皇甫孤立无援,只能靠自己。”
  
  韦昭训面无表情的坐在下面,心知要往李琩身上扯了。
  
  因为大家都知道,盖嘉运是被李琩给保下来的。
  
  尚书右丞韦济瞥了一眼韦昭训,帮着解围道:
  
  “人家能平安化解,是人家自己的本事,长子都留在长安了,圣人自然也就放心了。”
  
  他是要将李琩摘出去,意思是盖嘉运没事,完全是靠人家自己的谋划,最看重的长子都做人质了,你们还能拿人家怎么样?
  
  韦济的爹,是被韦后牵连级别最高的韦家大佬韦嗣立,而韦昭训这一房,也被牵连了一个顶级大佬。
  
  这位大佬论级别,当时是不如韦嗣立的,但以前比韦嗣立牛比的多了,但是因为人家那时候老了,八十岁,所以领了个尚书左仆射的闲职,便是当年的京兆韦宗长,舒国公韦巨源,而且韦巨源是直接被杀的。
  
  以至于这两房是韦后事件当中,除了驸马房之外,损失最大的,平日里走动也颇为频繁。
  
  韦陟心知韦济这是在帮着李琩说话,捋须笑道:
  
  “六郎错会了,韦廉并没有抱怨他人的意思,只是认为盖嘉运坐看危局而不施以援手,实在可恶。”
  
  韦坚直接站起来道:
  
  “所以啊,陇右的事情,将来李林甫要是怪罪皇甫,我们就往盖嘉运身上扯,两个人顶罪,总好过一个人来顶。”
  
  接下来,因为西北的事情,厅内议论的不可开交,各有各的想法。
  
  宗族议事,是可以自由发言的,韦陟虽然是最后拍板的,但肯定也是要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否则底下人都抱怨他,他这个宗长做的也难啊。
  
  有些人不同意现在跟太子的关系太过暧昧,韦后就是前车之鉴,说这种话的,都被韦坚站出来,挨个的指着鼻子大骂。
  
  像这样的矛盾,是不会升级的,出了这个门,大家还是亲戚,就事论事罢了。
  
  韦坚再小心眼,也不敢跟自己人闹的太僵,我靠谁,还不就是靠自己人?
  
  午时开宴,他们才稍微消停了点,但是韦昭训的一句话,又让在座的很多人陷入沉思。
  
  韦妮儿双身了。
  
  听到这个消息,太子妃第一时间起身,去往角落里,恭喜自己的这位侄女。
  
  但是韦家的男性成员,则是各怀心思。
  
  因为李琩如今混的风生水起,聪明人都已经看得出,人家很可能会向储君之位,再次发起冲击。
  
  有李林甫这样的盟友,现在谁也不敢小看李琩,何况人家现在跟几个实权大佬都有勾连。
  
  “是好事,能为皇家添嗣,圣人添孙,是妮儿的福气,”韦陟扫视众人一眼后,举杯朝韦昭训恭贺道:
  
  “恭喜昭训了。”
  
  其他人这才纷纷起身,朝着韦昭训说一些恭贺的话。
  
  韦坚自然也是笑呵呵的祝贺,心里则是火大的一批。
  
  他自认为在座的这些人里,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李琩,那个小王八蛋自从媳妇被抢,就跟变了个人似的,满肚子阴谋诡计,面上却让人觉得亲善和气。
  
  这才是最可怕的。
  
  李林甫若是扶持曾经的寿王,他还不怎么担心,但眼下的隋王与当年判若两人,不由得他不担心。
  
  好在韦妮儿只是个孺人,这要是正妻,家族恐怕要分裂成两派了。
  
  因为人家韦昭训,是大宗勋国公房,与宗长韦陟穿一条裤子。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今后说不得要胳膊肘往外拐,暗地里帮着点隋王妃郭氏,人家主母的位置坐的稳,韦妮儿就一点机会都没有。
  
  韦坚给弟弟使了个眼色,韦兰举杯起身,朝着众人笑道:
  
  “诸位,还有一件好事。”
  
  他这么一开口,将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都从韦昭训身上扯了回来。
  
  韦陟笑道:“既是好事,二郎快说。”
  
  韦兰看向其兄长,笑道:
  
  “圣人已经允诺,由阿兄出任京兆尹,不日旨意就会下达中书省,大家今后在长安做事,也更为方便了。”
  
  韦陟一愣,好家伙,中书省的诏命还没颁下来,你竟然提前说出来?
  
  他其实是知道的,诏书已经在草拟了,但是中书省是整个皇城最不能漏泄的部门,所以他不能说。
  
  “来年必是我族丰庆之年,几可预见,”韦陟举杯朝众人道:
  
  “诸君共贺之!”
  
  众人纷纷起身。
  
  韦坚春风得意,意气扬扬
  
  像改元这种事情,是非常大的事情,却没有特别隆重的典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