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高武纪元 > 第717章 通向永恒的路?

第717章 通向永恒的路?

第717章 通向永恒的路? (第2/2页)

“一旦功成,也会令他们实力飙升,内宇界也将蜕变。”
  
  “一样被尊为至尊。”光头紫袍身影道。
  
  李源不由点头,这便是通向至尊的两种路径,也是浩瀚宇宙一代代帝境强者,所探索出最成熟的两种路径。
  
  “当然。”
  
  “不管是开辟三条顶尖永恒道,还是合道,都太难,至尊之路艰难无比。”光头紫袍身影道:“所以,也有许多强者会走取巧的办法。”
  
  “深渊至尊?”李源询问道。
  
  深渊道路,有无数隐患。
  
  但为何,历史上那么多强者,甘愿走?便是宇界轮回压迫下,令他们不得不想尽办法令自身更强。
  
  “嗯,走深渊道路成为深渊至尊,是一种办法。”光头紫袍身影道:“还有。”
  
  “还有?”李源心中惊讶。
  
  “如古天庭中,若能得到‘群仙册’,便有希望成为‘天庭天将’,实力也会超越主宰……”光头紫袍身影道:“还有长河古墟的‘古墟界’,也有路径……”
  
  “前辈,您说的都涉及到不同的永恒遗迹?”李源忍不住道:“那不朽天地内?”
  
  “不朽天地内,也有。”光头紫袍身影眼眸中闪过一丝复杂神色:“任何一座永恒遗迹内,都蕴含着大秘密,但天地万物运转,有得有失。”
  
  “通过取巧之法成为至尊,自然也会失去一些东西,乃至最终遭到反噬。”光头紫袍身影低沉道:“你天赋卓绝,不到万不得已,不必走这些道路。”
  
  李源微微点头。
  
  他能感受到,光头紫袍身影,对诸多永恒遗迹中成就至尊的特殊路径,很是排斥。
  
  不过,仅从李源所熟知的‘深渊道路’,就能够窥视一二了。
  
  据李源所知,沿深渊道路走的越深越远,便受深渊影响越大,乃至最终失去自我。
  
  到那时,哪怕成就至尊深渊,但还会是自己吗?
  
  越是超级强者。
  
  越是不愿受人束缚,没有一颗绝对强大的心,如何能在漫长岁月中坚持自身走到极巅?
  
  因此,哪怕知晓深渊道路会变得更强,浩瀚宇宙中,真正甘愿踏入深渊的,也是少数。
  
  其他永恒遗迹路径,想来,也各有缺陷。
  
  “前辈,那您刚才说的不朽意境?”李源询问。
  
  “你难道就没想过,至尊,要么是开辟三条顶尖永恒道,要么是真正合道。”光头紫袍身影道:“那么,要是将三条顶尖永恒道合一呢?”
  
  李源眼眸中闪过一丝光芒。
  
  没想过?他自然想过!
  
  在原始意境诞生的一瞬间,李源就想过了这条路,甚至于他的野心更大……可想过,不代表能做到。
  
  李源太清楚这条路之艰难。
  
  合道,可不是永恒道结合那么简单……不同道的结合,就仿佛两块拼图拼到一起,会令威能更强,但终归还是不同道。
  
  而合道。
  
  本质是彻底融合后诞生新道路……每条顶尖永恒道,都代表宇宙某一方面运转规则的完美体现。
  
  想令三条顶尖永恒道融合?难度之高,绝对是匪夷所思的。
  
  “你也参悟《百道圣体》,应该明白。”
  
  “所谓三道为基,最终,其实就是以三条永恒道彻底融合为基石。”光头紫袍身影道:“主人,当年为主宰时,其实开辟了三条顶尖永恒道、十二条高阶永恒道。”
  
  李源屏息。
  
  好厉害的百道帝君。
  
  “当然,开辟永恒道,并非个个都走到第四步。”光头紫袍身影道。
  
  李源暗叹,帝境强者们高屋建瓴,多开辟些普通道乃至高阶永恒道,都是有的。
  
  可是!
  
  若不将永恒道意融入内宇界本源,若不踏出第四步……对帝境实力增幅都很小。
  
  可是,能像百道帝君这般强,主宰层次便开辟这么多永恒道的,也是少数。
  
  “但主人,终归没能将三条顶尖永恒道融合。”光头紫袍身影唏嘘道:“最终,迫于寿命,主人退而求其次,只以两条顶尖永恒道、一条高阶永恒道融合。”
  
  “功成后。”
  
  “令主人实力一举超越了至尊层次,后来漫长岁月,主人开辟了更多永恒道……乃至被尊称为百道帝君。”
  
  “但是!”
  
  “主人实力都没有再质变,因为,这些新开辟道,都只是他那条合道的的延伸。”
  
  “主人曾说过,若后来者,能以三条顶尖永恒道合道。”光头紫袍身影看着李源:“或许,便能真正证道永恒了。”
  
  “永恒?”李源恍然。
  
  “而你散发出的这股意境,虽然还无比微弱,但和主人当年合道功成时的意境很相似,只是要弱很多。”光头紫袍身影眼神复杂:“主人,称之为‘不朽意境’。”
  
  “这说明。”
  
  “你,已经有了三道合一的基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