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471章 当代墨钜子?

第471章 当代墨钜子?

第471章 当代墨钜子? (第2/2页)

嘴上却是戏谑道:“那老不死的,每每都要说朕几句。”
  
  “好似朕整日都闲来无事,想来这上林,便随时都能来似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自鲁班苑设立,老秦头先做了苑令,后又奉朕诏谕,广招天下墨者入上林,竟也过去了两年多。”
  
  “老秦头这个‘汉墨钜子’,怕也抽不出空,责备朕没有多来探望吧?”
  
  闻言,栗仓却是一阵摇头失笑不止。
  
  过了好一会儿,才再道:“据说做了墨钜子后,老秦头,便很少回家了。”
  
  “整日整日把自己锁在鲁班苑,动不动搞出个‘惊天动地’的动静,却愣是见不到人。”
  
  “便是鲁班苑那些个墨者,想要见见这位墨钜子,都得是连日蹲守,外加运势眷顾。”
  
  “也不知这么些日子,老秦头又捣鼓出了什么?”
  
  听着耳边,栗仓对老秦头的牢骚、嘀咕,刘荣的嘴角之上,却不由翘起一抹由衷喜悦的弧度。
  
  ——在设立鲁班苑之后,刘荣第一时间便携礼登门,请求当时的秦老匠,来担任鲁班苑苑令。
  
  第一次登门,被秦老匠以‘属少府匠籍,得少府知遇,不敢不效命’为由婉拒。
  
  第二次登门,刘荣明确表示秦老匠可以兼任鲁班苑令,并不影响原本的职务,却又被秦老匠以‘老迈体弱,无暇兼顾’为由,再次婉拒。
  
  直到第三次登门,刘荣图穷匕见,说是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实则,却是点破了秦老匠的斜杠身份。
  
  秦墨传人,相里氏匠墨之后!
  
  被刘荣点破身份,秦老匠才不再隐瞒,将自己的过往娓娓道来。
  
  和刘荣的猜测大差不差:战国之时,墨家三分,相里勤入秦少府为大匠;
  
  而后百年,秦相里氏之墨,便逐渐融进了秦少府上下。
  
  及始皇一统天下,相里氏这一脉秦墨自认为‘大道已成’,天下再也不会有战火纷争,于是争相请辞,想要到天下各地帮助穷苦百姓。
  
  只是最终,始皇嬴政威逼利诱,将这些人悉数留在了秦少府。
  
  也是直到那时,相里氏之墨才终于明白:无论天下是否一统,无论战争是否结束,子墨子的学说、主张,都永远不可能被掌权者所接受。
  
  于是,当二世胡亥即立,天下战火再起,秦廷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之中时,包括秦老匠在内的一众相里氏之墨,一致决定脱离秦少府,以归隐山林。
  
  只是墨家学说的特殊性,使得他们的‘归隐’,约等于光着身子上大街——生怕别人看不出自己的来头。
  
  因为按照墨家的理念,墨者当身穿粗麻褐衣,赤脚或穿自编草鞋,以‘共天下之苦’;
  
  与此同时,作为诸子百家中,唯一一个具有高组织度、纪律性的学术组织,墨家内部,不允许任何一名成员——即墨者,拥有任何私人财富。
  
  无论是种地种出来的盈余,还是路上捡到的铜钱,墨者们都必须,也都乐意赠送给穷苦百姓,以改善其困顿的生活。
  
  除此之外,墨者们还要在每一年当中,都抽出半个月到一个月时间,去和自己所能接触到的最穷、最苦的人,同吃同住,同作同息。
  
  帮人家种地、替人家担水,这都是题中应有之理。
  
  最让这些墨者‘无所遁形’的是:这半个月到一个月时间里,他们还会竭尽所能的,解决这一村、一里的民生问题。
  
  比如渠水淤泥了,就组织百姓去疏通;
  
  比如有人生病了,便众筹钱财抓药、寻医,甚至是亲自上手去治。
  
  有人离世了,则组织百姓一同吊唁、出殡。
  
  总而言之一句话:为这一村、一里,注入‘团结一致’的基因。
  
  这样一群人——这样一群闲不住,且特立孤行、举止辨识度极高的人,无论藏在再偏僻的穷乡僻壤,也很难不被揪出来,并被认出其‘墨者’的身份。
  
  于是,汉室鼎立后,这些‘归隐’的相里氏之墨,又或主动或被动、或无辜或无奈的再次出山。
  
  却也并不都入了汉少府。
  
  不想继续待在关中,又或是不信任老刘家的,多半去了关东。
  
  只可惜,正应了那句: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去了齐地的墨者们,即便没人教、没人影响,也还是莫名其妙的成了‘雄辩之士’,续上了齐系相夫氏辩墨的学派传承。
  
  入了吴、楚的墨者,也同样入乡随俗,很快就和当地豪侠打成一片,一口一个‘侠行天下’,却也随即沉沦于烧杀抢掠、醉生梦死之中。
  
  到刘荣结识秦老匠的时候,留在汉少府的、明确其身份为‘相里氏之墨’的匠人,包括秦老匠在内,就剩了一十四个。
  
  其中,有十二人都是汉初,入汉少府的相里氏之墨的后人。
  
  这些人无一例外,都和秦老匠一样,以‘秦’为姓。
  
  不是为秦披麻戴孝,而是标榜其‘秦墨’的来由。
  
  将这些秘闻悉数摆上台面之后,秦老匠第三次拒绝了刘荣。
  
  因为在秦老匠看来,掌权者无法接受墨家学说,是早已得到历史验证的事实。
  
  所以,刘荣与其再去招惹这些墨家——这些相里氏之墨最后残存的碎渣,还不如任由他们,在历史的洪流中自生自灭。
  
  但刘荣却明确表示:墨家,亡不了。
  
  孤没允许,墨家就亡不了。
  
  而后,自便是鲁班苑成立,秦老匠成了明面上的鲁班苑令,以及暗地里的‘太子亲任秦墨钜子’。
  
  考虑到墨家三个分支当中,余下的齐、楚两支都已在事实上绝传,刘荣也理所应当的,将秦老匠当做了当代墨家钜子。
  
  然后,神奇的事开始发生了。
  
  ——时至今日,短短五年时间,鲁班苑内的墨者,便从最开始的十四人,大幅猛涨到了二百一十七人!
  
  此外,还有数以倍计的学徒,也就是处于考察期的‘准墨者’,成为了墨家的后备力量!
  
  而在过去这五年时间,这些人,无一例外都埋身于鲁班苑,为刘荣推动着一个又一个国家级的绝密项目。
  
  项目有多少,刘荣数不过来;
  
  完成了多少、搁置了多少,刘荣也记不清了。
  
  今日,刘荣来鲁班苑,却是为了从鲁班苑那数不清的项目当中,带走一个未必成熟,却必定能惊艳世人的项目。
  
  当然,在把项目‘带走’之前,刘荣还要好好考察一下项目进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