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章 天父是个安卓神 (第2/2页)
不过,她后来发现,这个操作确实多此一举。绝大部分中小贵族,根本就没有可靠的仓储。一到没粮食的时候,就只能自己凭本事抢。这么富饶的地方,仅有的一些粮仓,还是当年西吉斯蒙德的父亲,招来的一些外国商人在经营。
因此,受够了混乱政局的贵族们,这次真没有太多歪心思——也没有捣鼓这些心思的本钱。相反,他们还指望加入同盟之后,吴王府作为盟主,能倒给他们一点补贴呢。
唐赛儿本来认为,佣兵和农奴征召兵,其实就是这边的贫民、流民。所以,应该以自己的亲兵为核心,带上收编的那些佣兵,去找这些贵族吃大户,然后把好坏说明白,让他们也加入进来。
等接触多了,她才发现,这边的下层贵族其实也就是大号的流民。卖手艺、抢劫、当佣兵,都是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和预计相反,不少贵族反而把唐赛儿当成了“大户”,趁着会盟,天天来这边蹭吃蹭喝。一些离得近的小贵族,见他们管饭,甚至把全家人都给带过来。
这些人每天在营地里大吃大喝。会盟最后两天,来参加的小贵族就多达上千家。仅食物部分,一天就要吃掉几十头牛,数百只“太祖烧鸡”,还把朱文奎从大都带来的罗马高级葡萄酒全给喝光了。最后,朱文奎和唐赛儿实在受不住这些人了,只能赶紧宣布会盟结束,拉大家去迎战敌人。
当然,从结果看,这些代价倒也是划算的。当地贵族虽然士气和组织不如胡斯派那帮人,但也有作战经验,作为骑兵还是合格的。现在想想,之前他们的表现这么拙劣,主要原因大概是布拉格人都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波西米亚常年政出多门,大家连个共同战斗的目标都欠缺。相比而言,甚至不如跟着吴王靖难,要更容易理解一些……
虽然唐赛儿总觉得有点不能接受,毕竟这还是她第一次被当地豪强过来吃大户,有点丢面子。但朱文奎还是比较满意的。
他偷偷给唐赛儿说,郭康一直让他注意姚大和尚,说那人聪明的紧,算是当世的诸葛、王猛。结果,观察了这几个月,却发现老和尚天天被欧洲人整活,三天两头吃闷亏……可见,这边的环境就是如此。唐赛儿这种表现,已经很不错了。
他还专门称赞说,最近发现唐赛儿的组织能力,越来越炉火纯青——看起来,都要有康兄弟一半的水平了。
结果,唐赛儿却更不高兴了,还对朱文奎说,你这么喜欢他,怎么不跟他结婚去。朱文奎傻了眼,一下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她好。后面也不敢说这些事情了。
好在,他们的这些波折,没有对战争本身产生影响。
而唐赛儿手下的骑兵,比她自己预料中的还要积极战斗。
战斗中,她其实没有敢把波西米亚贵族骑兵放在关键位置。列阵的时候,在他们右侧,是效忠吴王时间更久、已经参加过几次局部冲突的德意志骑士们。在他们左边,则是黎利、格莱等人率领的各路杂牌骑兵,以及胡斯派“孤儿军”的骑兵队。虽然这些人要么是杂牌,要么数量很有限,但他们在战场上负责的角色,其实比中间这一大坨人要更加重要。
不过,看到黎利等人主动去被敌人包围,波西米亚贵族骑兵居然激动了起来。
他们似乎是认为,敌人已经得手了,而自己这边,因为指挥不顺,没有及时下达命令。而唐赛儿在战前,也没有事先规划好这个战术——和杰士卡不同,她其实不太喜欢什么都制定计划,然后有板有眼地去执行。因此,着急中的波西米亚人,一边派人去追问唐赛儿什么情况,一边没等那边命令下来,就主动冲了过去,要和波兰人拼命。
这下,唐赛儿原本预定的包抄计划,就彻底被打乱了。在她让出击的时候,本来也准备调动其他人,开始进行外围包抄。因为她认定,一直在挨打受气的波兰人,不可能放弃吃掉明军一部的机会,肯定会群起攻之,希望咬一口再走。趁这个时间,他们就可以从更外线,反过来包围敌人。
而这个博弈的核心,就是黎利和波兰人,谁能撑得更久。
对此,唐赛儿还是比较有信心的。黎利带的那伙人,虽然马术水平不太行,但他们骑马本来就只是为了战场机动。到地方之后,会立刻下马作战,发挥步兵的密度和突破优势,主动攻击,搅乱敌人。这些人的坚韧程度,也是她做出判断的倚仗。
而黎利本人,对于这种围攻,也很有经验。他当年在东方的时候,就天天被明军堵着打。就这样,被人追了一年多,最后被打得逃进林子里,快成野人了,也没有被干掉,反而成功逃脱,和爪哇那边建立了联系。在唐赛儿团队里,也是“耐打王”这个级别的了。
因此,唐赛儿其实也不太担心,他那边会出问题。
但现在,因为波西米亚人倾巢而出,战线一下又混乱起来。本来准备去围攻黎利的波兰-立陶宛骑兵,纷纷朝他们扑过来。
波西米亚骑兵人多势众,两个巨大的楔形阵几乎一瞬间就奔涌而出,扑向敌人。但对方也立刻成群结队地转向,然后快速形成横队,径直拦住了他们——领头的一众波兰人,根本不怕波西米亚骑士,反而大声谩骂,蔑视他们。两边很快都上了头,全都厮杀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