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 第三百七十八章 整顿计划,荣府抄家

第三百七十八章 整顿计划,荣府抄家

第三百七十八章 整顿计划,荣府抄家 (第1/2页)

“嗤!一博,我知道你有能力,有干劲儿,但还是太年轻了!”
  
  对于冯一博的自信,即使以王子腾的城府也忍不住嗤之以鼻,还摇头道:
  
  “有些事是千百年来的积弊,不是谁想解决就能解决的。”
  
  边地的水深,不是外人能够凭空想象的。
  
  虽然这个外甥女婿也带过兵,手段和能力也都不差。
  
  但在王子腾看来,却显然少了几分见识。
  
  边镇是什么地方?
  
  在他看来,冯一博指挥过的几场战斗虽然不小。
  
  可连骑兵集结冲锋都没见过,和边地的惨烈根本不能同日而语。
  
  你以为,边地兵将的桀骜从哪来的?
  
  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终究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战争!
  
  长期为战争做准备的地方,可不是和你们讲道理的!
  
  “小子,在这件事上,王大人说的没错,这种事比你想象的复杂的多。”
  
  不等冯一博回应,陈勤之也点头附和了一句,还道:
  
  “就拿最简单的来说,钱给不给你还能管,但给了之后的事你就管不到了,下面不往下发,你怎么解决?”
  
  这个时代,朝廷很难将权力延伸到基层。
  
  行政方面讲究“皇权不下乡”,由乡老、乡绅等代为执掌。
  
  军队方面,为了避免“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情况发生,更是将底层的任免权都下放了。
  
  这让各处军方都如铁板一块,不是谁想插手就能插手的。
  
  陈勤之虽不像王子腾那般,亲自去过边地带过兵。
  
  但他对于边地的事也并非一无所有。
  
  王子腾见他帮腔,顿时来了精神,决定给冯一博上一课,就又接口道:
  
  “朝廷给的恩赏,从我这边最多保证给到各镇总兵,再往下我也保证不了。”
  
  言外之意,他能保证他自己不贪,却没法拦着别人贪墨。
  
  如果管的太宽,很容易引起下面反弹。
  
  即使是他,到时候也难以服众。
  
  “说来说去,其实就是惯的。”
  
  冯一博冷笑一声,沉吟着道:
  
  “其实,只要想办法发到具体人的手上,就算有人收回来也无妨,长此以往,敢将恩赏往回收的人,一样也会声望尽失。”
  
  这就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利用人性来一个釜底抽薪。
  
  若是赏赐没发,士卒只会怪到朝廷头上。
  
  但若发到下面的士卒的手上,再收回去。
  
  那这个恨意就会朝收回之人积聚。
  
  恐怕没有几个带兵的人,敢尝试这么做后果!
  
  虽然这个想法有些理想化,但也未必不能实现。
  
  只是,实施的过程就没那么容易了。
  
  想想落实下去,难免会遇到或明或暗的重重阻碍。
  
  “另外就是,所有资金必须有明确的账目,否则就按贪渎处置。”
  
  对于资金流向的控制,冯一博想到的方法就是记账。
  
  薛家的账目,就是他帮着查清的。
  
  复式记账法在这个时代还是有其先进性。
  
  只要冯一博派人做好账本,就能基本保证这笔资金的去向。
  
  可王子腾闻言眉头紧锁一阵,最后依旧摇头,叹道:
  
  “你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动摇军心,若是下面人不服上面,那还怎么打仗?”
  
  冯一博所言,听着似乎可行。
  
  可在王子腾眼里,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
  
  到手之后会不会收回来的问题,在他看来根本不用问。
  
  以他的了解,明目张胆喝兵血的都不在少数。
  
  何况只是临时的赏赐,有什么不敢收回来的?
  
  可一次两次,还勉强可以用威望压住。
  
  收的次数多了,难免就要失去人心。
  
  当积累到一定程度,难免就会哗变!
  
  这在别处还好,最多就是派周围卫所镇压。
  
  可若发生在边地,那搞不好就会给鞑靼可乘之机。
  
  到时候,铁蹄难免再次践踏关内。
  
  实在是得不偿失的事!
  
  冯一博自然明白他的意思,却又笑着道:
  
  “所以,我们先慢慢把人,都换成能接受新规则的人,这个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接受新规则,那就带你一起玩。
  
  不接受新玩法的,那就正好换掉。
  
  这就是他为整顿吏治定的下一个套路。
  
  王子腾闻言一惊,迟疑道:
  
  “你手里有这么多会带兵的人吗?”
  
  东海郡有的是!
  
  冯一博倒是真的有,只是不能用。
  
  但他也不是没有别的准备。
  
  “只要放出风去,有的是会带兵的想去,到时候,谁接受谁就上!”
  
  开国一脉不行就在新贵里选,新贵不行就在军中选。
  
  想找带兵的人,有的是!
  
  可陈勤之却听出了言外之意,不由叹道:
  
  “真这样做,你的名声可就完了!”
  
  放出这样的风声,最后再真给人弄到职位。
  
  那别管收不收好处,冯一博都难免落个“弄权”的名声!
  
  变法可能没几个人知道,但这样的名声也很难有什么好下场。
  
  “最多是有人弹劾我卖官鬻爵,任用私人。”
  
  冯一博自己倒是看得开,还笑着补充道:
  
  “大魏此前又不是没人这么干!”
  
  这话显然是意有所指。
  
  王子腾闻弦音而知雅意,也跟着叹道:
  
  “就算是太宗皇帝也不敢卖边镇的官啊!”
  
  天泰帝开了个很不好的头,连守卫皇宫的龙禁卫都敢拿出去卖。
  
  景顺帝有样学样,把京营的官拿出去卖。
  
  现在到了冯一博还更进一步,竟然准备搞边地的官了!
  
  这要是成了定例,估计大魏传不了几代。
  
  不过冯一博想的是,他还有后续的改革跟着。
  
  等把制度健全了,改革的事自然就真相大白了。
  
  当然,健全制度是时机成熟后的事。
  
  前提是他前面的手段都一一实现,不然“大魏蔡京”的名头怕是跑不了。
  
  这边冯一博准备牺牲自己的名声,将边真军将换换血。
  
  三人围绕此事的可行性,又探讨了许久。
  
  另一边,荣府正面临着抄家。
  
  此时,荣府的一应刁奴都被聚在一处,被兵卒围着不许走动。
  
  常言道:抄家若篦头。
  
  外面军卒正一间间屋子查抄,凡是值钱的物件一样也不放过。
  
  按理说,抄家之时,无论主子还是奴才,都只剩一身衣裳,其余全部充公。
  
  但荣府终究不同。
  
  前来查抄的,又是龙禁尉的人。
  
  自然给太后娘家留足了体面。
  
  在抄家之前,无关之人和女卷全都暂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