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 第三百六十八章 首辅归位,专属雅称

第三百六十八章 首辅归位,专属雅称

第三百六十八章 首辅归位,专属雅称 (第2/2页)

这就是陈勤之对冯一博所言,不解的地方。
  
  “是,但不止如此。”
  
  冯一博闻言摇了摇头,问道:
  
  “慎罚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但有法必依做到了吗?”
  
  慎刑有了,但有法必依却又未必。
  
  不说动不动就天下大赦,只说皇帝一言而决,就有很多人会因此逃脱法律的制裁。
  
  更不论官官相护,甚至还有人遵循“刑不上大夫”。
  
  这在冯一博看来,都是特权践踏律法的行为。
  
  说到这里,他叹道:
  
  “大魏律其实已经很完善了,但又不够完善。”
  
  陈勤之心中一动,面色有些奇怪的道:
  
  “你是说……”
  
  ……
  
  随后,冯一博和陈勤之二人秘谈良久。
  
  从改革说到结党,从礼治说到法治,从普世说到特权,又从……
  
  总之,从陈勤之府里出来,冯一博满脸的疲惫之中透漏着两分雀跃。
  
  几日之后,他就让大波去小花枝巷传信。
  
  冯一博和元春的约定,是每次朝会之前进行传信一次。
  
  元春会定期让抱琴去荣府走动,他则有专人负责盯着小花枝巷,以便确定是否有新的消息。
  
  这样每次的朝会上,两边才会知道各自的想法。
  
  随后的朝会上,元春就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又和陈勤之唱了一出“三请三辞”。
  
  其实说辞依旧还是那一套。
  
  无非是“朝中缺不得你这样的老臣”,“我们孤儿寡母又无依无靠”。
  
  最后,再把景顺帝拉出来卖一通惨。
  
  这一次,陈勤之实在“拒绝不得”,终于勉强接下了首辅之位。
  
  朝中百官见此,都松了口气。
  
  他们觉得新帝登基的风波算是过去,朝局迎来了稳定阶段。
  
  天泰和景顺两朝的新贵,现在也成了老勋。
  
  受到忠顺亲王的影响,山东那边的新贵全部直接下狱。
  
  其余的新贵,也都还在调查之中。
  
  但朝局稳定下来,他们此时也不由都跟着微微松了口气。
  
  期待新的朝局之下,他们能够得以喘息。
  
  开国一脉则依旧沉浸在喜悦之中,终日里得意洋洋。
  
  尤其和贾府有亲的,都觉得自己成了当朝的新宠。
  
  不少人悄然放开了手脚,准备大干一场。
  
  捞钱的同时,也落井下石打击一下新贵的气焰。
  
  荣府自不用说,每日车水马龙。
  
  就算不求办事的,也去混个脸熟。
  
  新党有了主心骨,又感觉有了希望。
  
  不少人都送上拜贴,或是投靠陈勤之,或是投靠李守中。
  
  两边都试着投一下的骑墙者也有不少。
  
  总之,先在内阁之中找个墙头再说。
  
  一时间,朝局确实相对稳定下来,百官皆大欢喜。
  
  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接下来又发生了一系列人事变动。
  
  虽然对他们影响不大,但有心者很快就发现一件怪事。
  
  这些变动,竟然多多少少都和冯一博有关。
  
  或是他的同门,或是他的同年,或是他的同乡。
  
  这些人都还年富力强,却都入部任了要职。
  
  李守中成为次辅,他的门生,也就是冯一博的同门,有人升官不足为奇。
  
  可冯一博的两个好友,却出人意料的升了官。
  
  杨明新去了工部,成为正五品的营缮清吏司主事。
  
  这也就算了。
  
  刘正更是直接升任正三品吏部右侍郎,专司外官的吏治考核。
  
  还有远在江南的周俊,也被调回都中。
  
  到户部任从五品的员外郎一职。
  
  就连在象山有过一点交集的王至善,也被调回都中。
  
  入刑部领了正六品的主事。
  
  这在百官眼里,简直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于是,冥冥之中的墙头又多了一个。
  
  这个墙头,还不限制文武。
  
  无论是新贵,还是开国,又或是新党。
  
  全都一股脑的涌了过来。
  
  可同陈勤之、李守中一样,冯一博也闭门谢客。
  
  除了一些旧识门子还会通禀一声。
  
  其余问都不问,就是一律不见。
  
  为此,冯府的门子数量从两班十六人直接增加到了三班四十八人。
  
  即使翻了三倍,依旧拒绝不及。
  
  最后只能任由拜贴堆积如山,所有礼物全部被冯府拒收。
  
  这样的做法却没降低百官的热情。
  
  因为他们发现,不止和冯一博有关的都升官了。
  
  凡是他上的奏疏,在朝堂上也都无一不准。
  
  这更印证了百官的猜想。
  
  李守中自不必说,那是冯一博的恩师。
  
  现在一家子人就住在冯府,显然打算在冯家养老。
  
  对此,朝中百官自是无人不知。
  
  太后被冯一博所救,感念他的功劳,对他的意见格外重视。
  
  之前新皇登基之时,几次给予恩赏。
  
  此时给他面子,也在众人意料之中。
  
  贾化贾雨村这个贾府的宗亲,凡事都遵从太后。
  
  自然也跟着赞同冯一博。
  
  这也算理所应当。
  
  可问题是,就连首辅陈勤之对冯一博的态度也有些暧昧。
  
  对他的所有奏请,几乎全都持默许态度。
  
  这就让百官百思不得其解了!
  
  但不解归不解,事实就摆在那里。
  
  这一下,更加激发了他们的热情。
  
  凡是有点门路的外官,别管见不见,回京都必到冯府点一脚。
  
  不然别人听他没去过冯府,就会知道他在朝中没什么人脉。
  
  而且万一入了这位侯爷的法眼,升官发财自然也不在话下。
  
  一时间,百官闻风而动,纷纷想办法和冯府走动。
  
  冯府后宅的妻妾常接到各方邀请,自不必说,
  
  客居冯府的薛家和李家,每日也都有无数人请托。
  
  就连冯府的下人,在外面都备受尊崇。
  
  若非冯府治家有道,用的又多是在南海见过事面的老人。
  
  知道他“黑龙王”手段的人,敢胡作非为的几率不大。
  
  不然,恐怕冯府的下人早就都成了贾府那样的刁奴。
  
  在外胡作非为,怕也无人敢管。
  
  新皇登基后,冯府的声势一时无两。
  
  比起太后的娘家荣国贾府,还要有过之。
  
  甚至,百官私下里还给冯一博起了个雅称别号。
  
  按理说,礼部侍郎的雅称本该是“小宗伯”。
  
  可冯一博这个礼部侍郎却不一样。
  
  他的能量,比起“小宗伯”可高了不止一筹。
  
  眼下,即使是六部尚书也不如他的话好使。
  
  所以私下里,百官都称他为……
  
  小阁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