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 第三百六十四章 微妙的师徒

第三百六十四章 微妙的师徒

第三百六十四章 微妙的师徒 (第1/2页)

很快,贾琏心事重重的离开了冯府。
  
  可惜的是,这副样子在冯一博看来。
  
  只觉得他的忧心更多的是能不能做好龙鳞卫的差事。
  
  至于山东的事,自己该提点的都提点了。
  
  最后的结果如何,就看他自己的觉悟了。
  
  送走了贾琏,冯一博才到了李守中的院里。
  
  他先去探望了一下李孟氏,陪着她和尤老娘等人说了会儿话。
  
  好一番劝慰之后,就被李守中叫到了书房。
  
  对于徒弟舍命寻找自己,李守中的心中是有些复杂的。
  
  此时,师徒俩难得有了单独相处的机会。
  
  向来不苟言笑的他也不再遮掩,直接带着几分训戒的意味道:
  
  「一博,我明白你的孝心,也知道你的忠义,但为师还是要说一句。」
  
  说到此处,李守中顿了顿,面色也越发严肃。
  
  冯一博见此,连忙整容以待,恭谨的道:
  
  「请恩师训示!」
  
  见冯一博作洗耳恭听状,李守中才点点头,继续道:
  
  「万一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万万不可再以身犯险了!」
  
  这样的话,他在路上不知说过几次了。
  
  但此时冯一博闻言,依旧恭谨的道:
  
  「是,恩师!弟子知道了。」
  
  可即使是这样,李守中还是不放心。
  
  「你不知道。」
  
  他一边摇头,一边起身绕过桌桉。
  
  一直走到冯一博身前,直视半晌,再次叮嘱道:
  
  「你要记住,你与别人不同,如今冯家刚见起色,这一大家子人都要依靠你,况且冯家人丁不旺,你若有个好歹,冯家可就绝后了!」
  
  冯一博忙再次拱手低头,连道:
  
  「是!恩师放心!弟子记住了!以后不会决然再以身犯险!」
  
  李守中见他态度恭谨,点了点头,却还是忍不住又道:
  
  「你要知道,就连两丁抽一之时,都要施行独子不征,所以不论是我,还是……谁,都不值得你搭上性命。」
  
  回来的路上,有些话终究不方便说。
  
  此时只有师徒二人,他才能说透一些。
  
  除了皇帝和太后,还能有谁?
  
  李守中这话,真的是推心置腹之言了。
  
  一般来说,五丁抽一算是征兵的常态。
  
  只有国家动荡的战乱时期,才可能会施行「两丁抽一」。
  
  可即使是那样的时候,也必须要避免征辟独子。
  
  也就是大多王朝即使到了绝境,也奉行的准则:
  
  两丁抽一,独子不征。
  
  因为独子一旦阵亡,一个家庭就没有未来了
  
  这样的规定,是给每个家庭留下养家湖口的顶梁柱。
  
  也是为每家留下传承的希望。
  
  冯府之中,除了冯一博这个家主,就只一个女儿冯熳。
  
  按照这个时代的价值观来看,冯一博还肩负着家中传嗣的责任。
  
  这就是儒家思想的根基:
  
  孝!
  
  不得不说,李守中为人端方,但却并非愚忠皇帝。
  
  不然当初他也不会在金陵蹉跎十余年。
  
  换句话说,他忠于皇帝,也忠于国家。
  
  但更忠于他自身浸Yin一辈子的,那套礼法为主的儒家价值观。
  
  儒家价值观的核心,就是一个「仁」字。
  
  而《论语·学而》里面就说: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四书章句集注》之中,程子也说过:
  
  「孝弟是行仁之本,义礼智之本皆在此。」
  
  换句话说,「仁义礼智」在儒家的价值观里,都要排在「孝」之后。
  
  「孝」是儒家学说的根基,没有「孝」就谈不上「仁义礼智」。
  
  皇帝也好,恩师也罢,都得排在「孝」的后面。
  
  「恩师的话,弟子谨记!」
  
  冯一博听李守中连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连连点头。
  
  随后却又话锋一转,一脸正色的道:
  
  「但如果再遇到这样的情况,太后和陛下可以不救,恩师却不能舍弃。」
  
  元春和皇帝也不能不救,却也没必说出来。
  
  冯一博理解李守中的苦心,但也要表明自己的态度。
  
  说到这里,他也直视李守中,认真的道:
  
  「您说这么多,通篇都是孝之一道,可您却忘了,弟子事师如父,亦为孝道啊!」
  
  这话要放在之前,李守中可能还心安理得。
  
  冯一博这个关门弟子为他养老,他为弟子遮风挡雨。
  
  算是彼此依靠,也理所应当。
  
  可冯一博现做到这个程度,让他怎么能不动容?
  
  战乱之时选择逆行,为了找他还身陷敌营。
  
  就算是亲儿子,又有几个能做到的?
  
  一辈子就一个独女李纨,在冯一博身上看到了孺慕之情。
  
  一时间,李守中心中感慨万千,纷至沓来。
  
  「一博,你……」
  
  他一张嘴,就差点哽咽。
  
  李守中忙咽了口唾液,借机将通红的双眼挤了一下,才继续道:
  
  「为师知你孝心可嘉,但此举不可取!」
  
  说及此,他微微顿了顿。
  
  终究还是没忍住,掉了两滴老泪?
  
  他忙偏过头斩去泪珠,还有些动情道:
  
  「为师已经老迈,你却还年轻,即使我有个好歹,你好好奉养孝敬你师娘,那就是对我最好的交代了!」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况且李纨嫁到贾府那样的人家,他更没什么好担心的。
  
  只有李孟氏和他相守一辈子,如今最放不下的也是这个老伴儿。
  
  这个弟子的孝心早就有目共睹,更是经历了战乱的考验。
  
  即使他现在死了也,于九泉之下也能安心了。
  
  可若是因为他这把老骨头,把冯一博搭上。
  
  那对他来说也是不可承受之重。
  
  「若是师娘有危险,弟子也是一样,恩师也不必纠结此事。」
  
  冯一博闻言,苦笑着摇了摇头,
  
  他很少反驳李守中,这次却接连否定对方,还坚定的道:
  
  「二老在我心中,就和父母一样,若陷入危急,我绝不会袖手旁观!」
  
  他这话发自真心,也是这么做的。
  
  冯一博父母走得早,幸而入了李守中的门墙。
  
  这位恩师不仅仅教他学问,还给他定了亲。
  
  不然,哪有兼祧两门的好事?
  
  教他学问,或者教他做人。
  
  这是老师该做的。
  
  但给他定亲,为他终身大事操心。
  
  这其实就是当子侄一样看待。
  
  况且,李家也是大族,在都中又不是买不起房子。
  
  老两口肯让冯一博养老,也是将他当儿子一样看待了。
  
  这就是两边的默契。
  
  一个事师如父,一个尽怙恃之责。
  
  李守中闻言,心中一时五味杂陈。
  
  甚至后悔李纨嫁得早了,不然再等几年嫁给冯一博该有多好?
  
  他的老泪就快忍不住了,忙转身眨眨眼,又匆匆抹了一把。
  
  等他转回书桉之后,不敢再继续探讨这个话题,便随口道:
  
  「次辅的事,是你和太后说的吧?」
  
  话题转折的有些生硬,冯一博心中难免好笑。
  
  但他还是点点头,回道:
  
  「确实提了一嘴,没想到她真的做了。」
  
  李守中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点头道:
  
  「看得出,太后对你十分信任。」
  
  不只是这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