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 第三百五十九章 八条建议,配合默契(中)

第三百五十九章 八条建议,配合默契(中)

第三百五十九章 八条建议,配合默契(中) (第1/2页)

元春这话一出,把冯一博弄得都是一愣。
  
  难道她这是怕今日过后就没上殿的机会?
  
  这番举动,看起来就好像要借着新皇刚刚登极,群臣不好驳她这个新晋太后面子的机会,为我尽量加官进爵?
  
  可惜,她似乎低估了满朝文武对于爵位的谨慎。
  
  也可能是高估了自己的威信。
  
  “请太后三思!”
  
  “冯将军救太后和陛下于为难,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也不好坏了规矩啊!”
  
  “太祖定下组训,非开疆拓土之功,不许国公之位!”
  
  元春的话一出,满朝文武就群情鼎沸,纷纷上前劝说。
  
  就连本该支持她的开国一脉都表达了不满。
  
  这其实倒也在情理之中。
  
  国公之所以尊贵,可不仅是靠着皇帝的敕封。
  
  常言道:打铁还需自身硬。
  
  如果救驾就能封国公,那是对“国公”二字的侮辱!
  
  不说别人,就连李守中都站了出来。
  
  “臣请太后收回成命!”
  
  他朝丹陛一拜,苦笑道:
  
  “臣明白太后和陛下为冯将军所救,此举是对冯将军的感激和认可,也理解太后想要厚赏的心情,但凡事过犹不及,国公之位不可轻许啊!”
  
  北静郡王难得出声,此时也来到丹陛前一拜,温润的声音响起。
  
  “当初史侯家的鼏公,为了救驾身死,也只封了侯爵,如今冯将军虽功劳不逊于史侯,但……”
  
  他的话听着委婉,可任谁都能听出言外之意。
  
  史湘云的父亲史鼏为了救驾都死了,也不过是荫封一个侯爵。
  
  冯一博虽然也救驾了,但人还在不是?
  
  开国一脉出声,新晋勋贵也没闲着。
  
  白家锦这时也上前,附和道:
  
  “不错!如今除了开国的八位国公,就只有太宗时期封过庆国公一人,还请太后三思!”
  
  庆国公和二代荣国公贾代善是同时期的人,也是一起受的敕封。
  
  如果说贾代善沿袭了荣国公,除了因为功劳,也有几分祖上的颜面。
  
  还有几分恩荫之意。
  
  那庆国公的功劳,可就是实打实的了。
  
  大魏太祖末期,太宗初期,大魏就是这两人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开疆拓土。
  
  不仅将河套还有辽东一带,全都收归大魏。
  
  还将鞑靼人远逐漠北一带。
  
  可惜随着荣国公仙逝,庆国公阖门自守,不预政事。
  
  这几十年的功夫,鞑靼诸部又渐渐恢复了元气。
  
  这事其实并不在冯一博的计划之中,因此一见事不可为,他也忙上前道:
  
  “多谢太后和陛下的青睐!救驾之事也是适逢其会,我相信满朝文武任谁遇到这样的情况也不会袖手,此乃人臣之本份,又岂敢觊觎国公之位?”
  
  元春见他也上前推拒,就有些悻悻的摆了摆手,不满的道:
  
  “既如此,那就按你们说的,改封楚国侯吧!”
  
  我们什么时候说可以封国侯了?
  
  这话一出,刚刚反对的百官顿时面面相觑。
  
  好像是北静郡王说,史家封了侯?
  
  可那也不是国侯啊!
  
  顾名思义,国侯就是有封国的侯爵。
  
  比起县侯、乡侯、亭侯,这样的列侯。
  
  国侯那可就又高了一个档次!
  
  即使大魏的现在的爵位都是虚封,国侯没有封国,比起列侯不过是食邑多些。
  
  可问题是,国公也没有封国了!
  
  没有封地的国侯,食邑和地位也只堪堪比国公逊了一筹,但比起列侯要好得多了。
  
  “这……”
  
  “国侯……”
  
  “太后还是斟酌一二……”
  
  刚刚反对的百官有些迟疑,纷纷斟酌着自己的用词。
  
  毕竟新皇刚刚登极,他们接连反对这位太后实在有些不给面子。
  
  但国侯和国公相差无几,他们又不能不反对。
  
  “难道冯将军救了我们母子,连个侯爵也不值得吗?”
  
  元春却不给他们再反驳的机会,立刻撂下脸来,又道:
  
  “本宫今日就代陛下传谕,晋封世袭二等镇海将军冯渊为楚国侯!”
  
  她说完就背过身,看了一眼龙椅上有些坐不住的小宣治,脸上竟还浮现出一丝少见的狡黠之色。
  
  她就出身国公府,如何不知国公之重?
  
  之所以先抛出个国公,正是为了顺理成章的加封冯一博为国侯。
  
  这可不是退而求其次,而是早就计划好的!
  
  毕竟新皇刚刚登极,若是百官接连反对,恐伤及皇帝的颜面。
  
  其他地方自己也帮不上忙,如今儿子做了皇帝,还不给他这个父亲争取个更高的爵位?
  
  即使是一上朝,就被百官当作会耍性子的妇人。
  
  元春也不在乎。
  
  事已至此,刚刚反对的百官也不好再做声了。
  
  元春见众人沉默,便趁热打铁。
  
  当堂就吩咐侍班官员拟旨,又代小宣治加了皇帝印玺。
  
  侍班官员在一旁很快写就,宣治帝的第一道圣旨就这样新鲜出炉。
  
  元春看过之后满意的点点头,又交给侍班官员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世袭二等将军,礼部右侍郎冯渊,击毙刺杀先帝之逆首,救陛下和太后于水火,特敕封楚国侯之位,以彰其滔天之功!钦此!”
  
  冯一博此时已经明白元春的意思,有些哭笑不得的同时,也只能上前谢恩。
  
  “臣冯渊叩谢天恩!”
  
  若是没有元春这一出胡搅蛮缠,即使是救驾之功,最多也就是个乡侯。
  
  甚至就连乡侯,满朝文武大多还会劝谏几句。
  
  最后的结果,大概率就是一等将军。
  
  经过元春不顾颜面的争取,一下晋为超品爵位。
  
  这让冯一博心生暖意的同时,也为自己的计划有些担忧起来。
  
  “楚国侯请起!”
  
  元春抬手虚扶一下,又叹道:
  
  “经此一事,我们母子除了楚国侯,也没什么可信之人了。”
  
  这话一出,满朝文武尤其是刚刚反对过敕封国公的几位大臣,尽皆露出苦笑。
  
  虽然这话听着,像是在说救驾的事?
  
  可在座的哪个不是人精?
  
  自然明白元春这是记仇了,所指的就是刚刚他们驳了这位太后的面子。
  
  这是给他们话听呢!
  
  敢情我们就阻拦一下你敕封国公,就不值得信任了?
  
  这真是应了那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圣人果不欺我!
  
  如果说,这番敲打还只是让一众文武不由苦笑。
  
  那元春接下来的话,就让百官尽皆色变了!
  
  “陛下年幼,还不能亲政,因此必然要有几位信得过的臣公代为处理国家大事。”
  
  元春一边说着,一边扫满朝文武。
  
  百官都明白,这是按例要选辅政大臣了。
  
  如今,有资格做辅政大臣的也就那么几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