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 第三百零五章 回归本意,家国大义【二合一6000字】

第三百零五章 回归本意,家国大义【二合一6000字】

第三百零五章 回归本意,家国大义【二合一6000字】 (第1/2页)

随着东海郡日新月异的发展,冯一博也在不断对东海郡的权利构架进行改进和完善。
  
  如果将东海郡与大魏作比。
  
  他这个东海郡王就相当于皇帝。
  
  大方向的框架和战略,都由他亲自把握。
  
  那秦可卿、王熙凤,加上狗子、勐子四个人,就相当于东海郡的内阁成员。
  
  负责的是,按照冯一博给出的框架执行填充。
  
  还有就是做一些不影响大局的决策。
  
  而分化出来的五司自然对应的就是六部。
  
  瑞珠负责的人事司,对应掌管任免的吏部。
  
  平儿掌管的军事司,就是东海郡的兵部。
  
  鸳鸯所在的财务司,掌管财权是户部。
  
  袭人负责的匠造司,毫无疑问是工部。
  
  至于茜雪负责的律法司,自然是执掌刑名的刑部。
  
  如今,就只缺一个对应礼部的文化司。
  
  可惜的是,这几个人都没什么文化。
  
  甚至有的都大字都不识几个,还是到了这边之后,为了公文往来才慢慢学的。
  
  因此文化司掌印一直悬而未决。
  
  五女负责各司,虽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但之前也一直以黑龙侍者的身份,在各处行走。
  
  所以匠人们听说花掌印来了,顿时都将目光转了过来。
  
  其中一人看到冯一博,顿时诧异了一下。
  
  还有些不敢置信的道:
  
  “大人?真的是大人!”
  
  他一边说着,一边激动的上前。
  
  兴奋的手都不知道该放哪了。
  
  冯一博看他有些眼熟,却叫不出名字。
  
  可听到“大人”这个称呼,又隐约有了些头绪,就迟疑道:
  
  “你是……大鼻子岛的领头吧?”
  
  这人正是当初在大鼻子岛,从倭寇手里救出来的匠人之一。
  
  他当时就是匠人之中,技术最好的几个。
  
  所以冯一博就点了他做领头的。
  
  没想到,在匠造司里他也还是领头人之一。
  
  这屋里的匠人自然不是一般人,正是各处工匠们的领头人。
  
  那匠人听到冯一博的话,顿时更加激动,使劲点头道:
  
  “对对对!大人竟还记得我!”
  
  说着,似乎想起了什么,又连忙拜倒。
  
  慌乱的拜了拜,道:
  
  “不对!小的参见黑龙王!”
  
  后面的匠人顿时面面相觑,随后就跪了一地。
  
  匠造司的匠人们,整日里都在司里钻研。
  
  以求能在技术上有新的突破。
  
  到时不仅有奖金可拿,还有职称可评。
  
  现在职称最高的就是用“铁芯铜体”法,解决火炮炸膛问题的匠人。
  
  他已经被评为高级匠造,距离大匠也只有一步之遥。
  
  除了奖金之外,每月还有十个金龙的补贴!
  
  他们的住处,也在这旁边的匠造司家属大院。
  
  所以对于外面的消息一无所知。
  
  黑龙王到来的事,他们是一点风声也没听闻。
  
  此时一个个都还没反应过来,有些发懵的弄不清状况。
  
  冯一博先将他扶起,又对后面人笑着道:
  
  “不必多礼,诸位也都起来吧。”
  
  说完,又向那匠人问道:
  
  “你也是咱们黑龙府的老人了,说说大家在讨论什么呢?”
  
  那匠人一听,顿时一副自豪模样。
  
  黑龙王都记得他,以后在这匠造司可有的吹了。
  
  “我们在讨论铳管的问题,前些日子火炮容易炸膛的事,用铁芯铜身的办法解决了,就有人想试试能不能将火枪也用一样的法子。”
  
  火炮容易炸膛,是因为无论铜还是铁,在冶炼过程中都有杂质。
  
  这就导致金属会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性变,造成延展性变差的的后果。
  
  再加上铸造方式的限制,炮管内外都会产生“蜂眼”。
  
  二者叠加,就导致炮管的承受力大减。
  
  一旦火药超量,或者使用次数增多,就会出现炸膛。
  
  而铁芯铜身的法子,是利用了铁的延展性和铜的硬度相结合。
  
  也就是在铜炮管里嵌入一个铁皮管。
  
  这个法子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火炮铸造的问题。
  
  但是……
  
  “只是火铳和火炮毕竟不同,用浇铸的法子,不管是用铜料还是用精铁来做,哪怕是铁芯铜身的法子,都有一定的缺陷,所以还是只能用穿孔锻打的方式,可这样产量又太低,达不到军队的要求。”
  
  铸造的铳管强度低、重量大不说,还更容易炸膛。
  
  而锻打的铳管倒是合格,但东海郡哪有那么多的铁匠?
  
  产能自然跟不上军队的需求。
  
  冯一博听他说了这么多,不由沉吟了一下,才道:
  
  “这次出征肯定赶不上了,所以也不必急于一时。”
  
  打完倭国之后,恐怕又要休养生息一阵。
  
  暂时没有什么大战了。
  
  所以,他虽然对于枪械的发展很重视,但也没到十万火急的份上。
  
  “金掌印,花掌印,火铳的事虽然不急,但依旧重要无比,所以还是要重视起来,加大对匠造司的扶持力度。”
  
  冯一博回头看向鸳鸯和袭人,又道:
  
  “你们回头估算一下,写一份增拨研发经费的申请,交由财务司审批。”
  
  一听要增加扶持经费,袭人一喜,连连点头应是。
  
  “这笔钱用主要用来培养更多的工匠,既然锻造的方式可行,那我们就先培养专门锻造枪管的学徒。”
  
  产能不足,就用人数补上来。
  
  东海郡现在又不缺钱,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是最简单的问题。
  
  “培养一个全面手很难,但培养一个单面手,就能大大增加效率。”
  
  一个合格的工匠,从学徒到成手可能需要好几年。
  
  这样培养的人虽然全面,却也限制了工匠的数量。
  
  而只做一种配件,就能很快熟练。
  
  这其实是流水线生产模式的简化版。
  
  考虑到自己的地位,每一句话在东海郡都会被无限大。
  
  因此,冯一博又补充道:
  
  “当然,新的铸造方法肯定还是要继续研究,除了铸造,在冶炼方面也要下下功夫,争取减少其中的杂质,对有特殊贡献的不要吝于奖励。”
  
  说到这里,众人纷纷低头。
  
  他又回头看向工匠们,启发道:
  
  “我曾在古籍上看到,有一种高炉,类似烟囱那样形状,上铁下碳,可以增加炉温,提高炼钢的效率。”
  
  可惜的是,高炉炼钢他只听说过,却不知道具体情形。
  
  只能简单描述一下,其他交给工匠们自己研究了。
  
  “北方还有一种将煤烧炼成的焦炭,用起来只比木炭稍差,但温度更高而且容易制作,这方面都让工匠们试验一下。”
  
  冯一博说的两种方法,都涉及炉温。
  
  而炉温对于冶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众多工匠闻言,顿时都露出跃跃欲试的表情。
  
  想必冯一博一走,他们就要进行尝试了。
  
  “诸位的研究热情很值得称赞,既然有争议,不如多试试,对于科学研究,诸位要记住一句话。”
  
  科学这个称呼,他早在物理、化学的教材之中就提到过。
  
  工匠们都听过相关课程,对此自然也不陌生。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冯一博说完,还怕他们不懂,又解释道:
  
  “也就是俗话说的,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不就知道了?”
  
  这样通俗的话,工匠们听了都露出会心的笑容。
  
  临走的时候,冯一博还要来纸墨,亲笔提下一幅大字: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自古以来,就有士农工商四民。
  
  随着时代的变化,士农工商的地位,和其中包含的范围,都在跟着变化。
  
  手工业者,也就是匠人。
  
  被一句“奇技淫巧”的解读,给打到谷底。
  
  奇技谓奇异技能,淫巧谓过度工巧。
  
  本来这句话说的是不要过度追求奇巧,结果被很多读书人曲解为奇巧的东西不好。
  
  并赋予贬义,引申到了工匠和技术上。
  
  让很多匠人和技术,都成了奇技淫巧的代名词。
  
  甚至被世人所看不起。
  
  冯一博希望通过他在东海郡的影响力,能让工匠得到更多的认可。
  
  工匠们对此自然都深感荣耀。
  
  毕竟是匠造司,不缺手艺人。
  
  很快的,这幅字就被装表起来,悬在匠造司的大堂,供往来者鉴。
  
  随后,冯一博回到黑龙府,又接见东海郡各界名流。
  
  这些人都是东海郡各方势力的代表。
  
  有军方的,如各营的营长和参谋。
  
  有各乡镇的镇长、族老等。
  
  匠造司的几个工匠领头人,也在其中。
  
  还有闽越商会的人,和流求、吕宋两府商界代表等等。
  
  在一起朝拜黑龙王之后,冯一博就发表了重要讲话。
  
  “咱们东海郡如今能够蓬勃发展,离不开诸位的努力。”
  
  他一上来,就先对在场诸人给予充分肯定。
  
  众人闻听都面露自豪之情。
  
  “士兵守土护民,农户种粮缴税,工匠传承创新,商人交通八方,此为士农工商,东海郡之基石也。”
  
  一开始还好,显然是对在场不同人群的肯定。
  
  可后面的话一出,却让众人吓了一跳。
  
  这是黑龙王第一次正式露面,说的话题就这么劲爆?
  
  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士农工商的概念已经根深蒂固。
  
  “士”指代士人,也就是读书人。
  
  可黑龙王却说“士”是士兵,还说这才是的士农工商。
  
  很多人只觉被都颠覆了三观,一时不由面面相觑。
  
  尤其是军方的代表们,更是觉得受宠若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