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隆万盛世 > 1392内阁议事

1392内阁议事

1392内阁议事 (第1/2页)

“善贷,这是宫里发出来的旨意,你看看吧。”
  
  内阁首辅值房,又到了接近散衙的时间,四位内阁阁臣聚在一起处理一些棘手或者有必要知会同僚一声的公务。
  
  在聊完今日处理的公务后,张居正就拿出下午收到宫里的旨意。
  
  其实就是对内阁上奏奏疏的批复,九卿会议进行的很顺利,大家都支持对于这类毁田毁地对抗清丈的事例要严惩,所以都支持对这些荒地朝廷可以强行征收。
  
  虽然似乎有些不合常理,但谁叫你自己毁田毁地,那更不符合圣人之道。
  
  魏广德接过宫里的回复看了眼,眼睛微眯。
  
  这次事例里两位勋贵可算是踢到铁板了,魏广德只是让他们奢点财,宫里也没有因此就要抄家,收回丹书铁卷的意思。
  
  只是,在内阁奏请罚俸三年的基础上,宫里直接拿掉了二人在京营里的职务。
  
  这个处罚,一开始就有人提出,不过魏广德一直极力避免出现这样的处罚。
  
  没想到,宫里最后还是提出来了。
  
  “两位太后听到消息都很忿怒,她们毕竟早年就在民间,知道田地对于百姓的意义。”
  
  张居正小声把知道的情况告知魏广德,免得他以为是他在从中作梗。
  
  现在朝政推进已经困难重重,张居正并不想节外生枝,在内阁和魏广德打擂台。
  
  偶尔伸手使个绊子没什么,可有些事儿上还是最好不要。
  
  今日这个事儿,张居正还真没背后出手,主要还是李太后看到两个勋贵毁掉上百亩田地而愤怒的。
  
  别看现在李家已经发达了,可早年间李家过的什么日子。
  
  她当初就是因为家贫,才不得不小小年纪就进了裕王府做侍女,换取活下去的机会。
  
  如果当时她家里有这些田地,不,那怕只是十亩田地,她都不必如此。
  
  当然,她不会因为这个就后悔进入王府,不管如何现在她的儿子已经是这个帝国的主宰,是皇帝,至高无上的存在。
  
  家里,也因为她的关系,父亲已经封了爵位,李家的日子再也不会穷困潦倒,但这不代表她不会因此愤怒。
  
  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因此直接拿下两位勋贵自然不妥,但是罢官还是可以的。
  
  至于另一位陈太后,她的日子可就安逸很多了,父亲毕竟是锦衣卫的指挥。
  
  所以,在这件事儿上,陈太后并没有多说什么。
  
  那两位勋贵,可和她八竿子都打不着,没必要为了不相干的人伤了她们姐妹的感情。
  
  于是,这份批复就出炉了。
  
  就算襄城伯李应臣和恭顺侯吴继爵给冯保送礼,在这个时候他也是绝对不会为他们出头的。
  
  听了张居正的解释,魏广德勉强笑笑说道:“既然是宫里的意思,那就让人拟旨吧。”
  
  勋贵罢官,其实只要还是面子不好看,还损失更多的银钱而已。
  
  拖上几年,只要老老实实的,给个由头,大都督府就可以再请示给他们安排其他差事儿。
  
  并不是说罢官了就不能被起复,以后还有机会继续出来的。
  
  听到魏广德这么说,张居正笑笑,对着张四维和申时行说道:“此事近两日已经在京城闹得满城风雨,宫里的旨意,我看还是尽快发出去,以安民心。”
  
  “正该如此,让那些还有侥幸心理的人都知道这么做的后果。”
  
  张四维马上支持道。
  
  “如此也好,以后地方上再有士绅敢如此,家中若有官员的,也一并拿下,那清丈之事推进起来就轻松了。
  
  官员们应该都会给家里去信,让他们权利配合官府清丈。”
  
  申时行一直在做实事,自然知道这对于下面执行清丈工作有多大的助力。
  
  能称为士绅,家中最近几代肯定是出了官老爷的。
  
  就算官老爷已经不在,但门生故旧总还有吧。
  
  地方上的事儿,其实主要就是牵扯到官员之间的关系网,很是难以处理。
  
  如果能够借着打击勋贵的事例,让官员们也不再暗中动手脚,清丈就会很顺利的进行下去。
  
  毕竟,一些田地和权利比起来,真不算什么。
  
  一番话下来,算是过了内阁这个关口,旨意可以用圣旨发布,只要六科无异议。
  
  这就是明朝限制皇权的地方,内阁和六科可以封驳旨意。
  
  不过这件事儿,不管是内阁还是六科,都不会这么做。
  
  眼看着今日似乎已经议事完毕,魏广德就打算起身告辞,张居正忽然开口说道:“今日还有个事儿,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魏广德听到这话,于是又坐好,等待张居正下文。
  
  而张四维和申时行也都是齐刷刷的视线投过来,看向张居正。
  
  “此事,其实之前善贷就和我说过,因为都察院御史人手不足,派往各地御史来回耽误行程,特别是边远之地御史。
  
  按制,一年一换,但因为各种原因,有些地方两三年才轮到换一次,让各地巡按在地方上时间过久,难免就接触多了。”
  
  张居正说的这个事儿,其实大家都知道。
  
  大明十三道御史,每道都有数人,按说每年换一个巡按御史其实绰绰有余。
  
  不过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别以为御史就是光盯着官员们,其实他们还广泛参与到各种政务中。
  
  也就是说,除了出巡御史外,留在衙门里的御史,还要承担其他工作,可不是只管风闻奏事就行。
  
  比如吏部考察官员,御史就得参与其中,再有户部各省征粮收税,御史也会参与进行核查,诸如此类事务,都察院其实事务也是颇为繁重的。
  
  更被说如云南这样的边远省份,御史们大多不愿意去。
  
  于是在该安排换人的时候,就会有人故意用各种理由,比如手中事务没有处理完成等为借口,委婉拒绝出巡。
  
  这也就让一些御史到了地方,一干两三年也没有看到回都察院的机会。
  
  现在兵部发文调回兵部担任侍郎的张科,当初也在浙江超期出任巡按御史。
  
  不过那是战时,实际上胡宗宪也是,在浙江巡按御史上两干三年,都没有浙江道御史前来接替。
  
  那地儿打仗,文弱书生自然不愿意去。
  
  这也是胡宗宪被拿下后,其权利被朝廷转手就给了张科的原因。
  
  实在没有合适的官员接手,又不能移交权利给浙江布政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