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0袒护 (第2/2页)
李应臣这会儿也有点怕了,要是被勋贵抛弃,他这个爵位还真未必保得住。
大明朝当初封了多少勋贵,现在还留下多少?
丢了爵位,那就愧对祖宗,死了都不得安生。
“公爷,是我胡说八道,我认罚,可千万别不管我啊。”
李应臣马上也哀嚎道。
大明皇帝对勋贵真的不错,城里城外的大军,始终都交在他们手里,所以平日里他们也时常和天子见面。
也就是这几年,皇帝年幼,除了每月两次朝会,各种仪式也是多由徐文璧代劳,所以接触的少了。
若非如此,别看什么国公,其实伯爵、侯爵大家都差不多,主要还是看皇帝看你顺不顺眼。
顺眼了就提拔,权势不会比公爵弱。
不顺眼,公爵也能一边去。
当然,京城几位国公轮流亲近皇帝,也是已经约定俗成的规矩,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儿,不会允许一家独大。
现在,不管是在宫里还是朝堂,再没有比徐文璧面子大的勋贵了。
另两位国公爷,毕竟都没有正式袭爵。
就算袭爵,以他们的年龄,也难以得到万历小皇帝的倚重。
徐文璧刚才也是一时气急失态,这会儿看两人都服软,也没有继续僵着。
想了想,才问道:“知道厉害了?”
“知道知道。”
两人慌不迭答应。
“认罚?”
徐文璧再次问道。
“认罚,认罚。”
李应臣这次抢先说道。
一些田地的损失,相比动摇国本的罪名,他还是分得清轻重。
“现在,我只能试试。”
徐文璧也不会真的就不管他们,马上在旁边书案处快速书写条子,让人送进内阁去。
内阁议事,他就算亲自过去也是进不去。
虽然掌着五军都督府和京营,可不是九卿。
想当初,他们这些勋贵,总是能在其中占一、两个位置的。
而此时内阁里,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炌就正在说要弹劾他们,不仅公然对抗朝廷政令,甚至动摇大明以农为本的国策。
“陈大人,陈大人息怒,动摇国本,给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不过就是被黄白之物蒙蔽双眼而已,责罚就是了。”
魏广德急忙说道,“以汝默所述,近三百亩田地,至少让他们损失四、五千两银子,够他们肉疼了。
至于宫里,估计还会罚俸等处罚,主要就是杀一杀这帮人的气焰,免得他们继续耍这小聪明就是了。”
魏广德还是在劝和,他想的办法,大家都认为不错,二两银子强征荒地,收为官田,花点银子复垦,身家就能暴增数倍。
钱是不多,但他们更关注的是有这一遭,其他那些耍小聪明的就该放弃了。
“也太轻饶他们了。”
吏部尚书王国光忽然说道,“最好请宫里追加处罚,这样也能保证之后清丈顺遂。”
“这处罚不轻了。”
魏广德没说话,江治接话道,“强收田地,国朝以前还从没做过这样的事儿。”
“只要有罪,那就是抄家的大事儿,这个该刑部严大人出来说说。”
王国光看向刑部尚书严清,等他开口。
“有没有罪,宫里定性才能移交刑部论罪。”
严清淡淡笑笑说道,他才不会卷进其中。
反正就算要治罪,有旨意他就执行好了,明摆着虽然要惩罚勋贵,但魏广德并不想把事儿弄得太大。
严清能理解魏广德的立场,他在朝中和勋贵走的稍微近些,若是在这事儿上不讲和,那以后勋贵也就不会和他继续维持关系了。
要的就是魏广德帮忙在朝堂上说几句话,毕竟现在的勋贵被文官压迫的远离朝堂,缺少话语权。
皇帝面前他们倒是能说上话,可现在皇帝又不是时时刻刻在处理政务,都是内阁在办。
看着下面纷争,张居正思量片刻还是不想把事儿闹大,影响到清丈之事,于是开口说道:“此事想来应该是被迷了心智,魏阁老的意见很中肯,朝廷收他们手里的荒地开垦田地。
这,也能体现出朝廷以农为本的国策,任谁也说不出一个不对来。
等开垦出来,到底充官田还是按照魏阁老所说,官地竞拍,下来户部再商议。”
想到那片土地在别人庄田附近,要是稍微管理不善,很容易又被侵占,所以魏广德建议干脆卖钱算了。
朝廷其实也不缺那几百亩地的地租,朝廷缺的是田地赋税,上亿亩田地稳定的赋税。
“其实,官地拍卖这个法子,我觉得倒是挺好。
朝廷虽然有大量官地,但是其实多被士绅转租,百姓能得到的极少,都只能转佃耕种。
若是竞拍官地,周边农户每户设限拍卖十亩田地,倒是有利于百姓积累家产。”
陈炌开口说道。
现在土地兼并,出现大量失地百姓,若是朝廷能把官地分出一部分交给他们,对于稳定百姓也是有好处的。
“此事牵扯太大,今日就不议论了。
下来诸位若有意,不妨将想法写出来,咱们再研究,如何?”
张居正开口说道。
他心里清楚的很,朝廷的官员,其实对于所谓的官地也是深恶痛绝。
官地,只能为地方每年带来一点租金,其实地租大头都被士绅拿走了。
而且,留官地在手,说不定哪天皇帝封儿子个亲王,就把这些官地直接赏赐出去了。
到头来,什么也落不到好。
与其如此,还不如将官地变现,以后朝廷只管收税就好。
不过也正如张居正所说,此事非同小可,自然不是他们能定下来的,怕是还要走朝议,得到绝大部分官员支持。
只是若真走到这一步,怕是支持的官员不会少,所以其实张居正的态度也就是默许的意思。
正在此时,芦布从门外进来,先向屋里众位大人行礼,这才来到魏广德身边,在他耳边低语几句。
“知道了。”
一个纸条落在他手里,他也没看,直接收入袖中。
当日,内阁连夜向宫里递交奏本,等待皇帝批复。
出了皇宫天色已然黑了,魏广德让长随去永康胡同送信,他则直接回府休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