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9强征 (第1/2页)
“江南御史如此堕落,实在是我没有想到的。
都察院既然已经发现,可有什么法子解决?”
张居正看完密件,眉头皱起说道。
张居正对科道其实很重视,不仅因为他们是疯狗,更因为他们的存在对于朝廷官员来说,就是一个时刻顶在脑门上枪口,只要行为稍有出格,就会被他们抓住往死里弹劾。
可是现在知道,地方上的巡按御史开始和地方官员、士绅有了勾连,其中弊端自然很大。
“根子还是在吏部,对官员任免出现纰漏。”
张居正把罪责扣在都察院头上,其实有失偏颇。
毕竟,各省巡按御史都是定期更换,而官员也是,其实如果两三年一换,换的地方能够不在同省,其实出现这样勾连定期情况也会比较少见。
毕竟,官员和御史都在变动,就算再长袖善舞,也不可能一两年时间里就获得对方的信任,然后联合搞事儿。
其实,就是吏部对官员改迁多少有些失察,他们收了下面的好处,或是碍于钱财,或是碍于人情,所以升迁许多都是就近升迁,于是官员们逐渐和地方士绅沆瀣一气。
当然,这不是张居正领导下吏部的问题,而是百年前就已经形成的惯例,现在的吏部也不过按照之前的一些规则在运行。
不过,魏广德点出来,其实也就是看张居正是否愿意进行改变,恢复到国朝之初那样,官员改迁都是跨省调动。
“这个事儿,下来我会和汝观商议一番,找到解决办法。”
张居正思索片刻,并没有第一时间就把事儿应下,还是选择先找王国光商议,听听他的意见。
吏部,终归是在他的管理之下,冒然应承下来,多少有些越权。
平时,这还是小事儿,可要是传扬出去,可不就把他张居正擅权的罪名坐实了。
“此事,任之先找到我,主要就是都察院商讨以后倒是有了解决法子,只是他们有些担忧.”
魏广德看时机成熟,于是继续说道。
不过,话没有说完就突然戛然而止。
张居正本来还在用心听着,魏广德忽然闭嘴,他不自觉就看过去。
在张居正目光注视下,魏广德脸上装作很犹豫、纠结的样子,好一会儿才小声说道:“都察院有意变动南京都察院佥都御史,若是朝廷能够调任一位德高望重,又铁面无私的官员出任佥都御史,想来江南、江北各省御史,甚至地方官员都会投鼠忌器。”
张居正听到这里,脸上无喜无悲,他知道,这个佥都御史人选可能才是关键,也是都察院不直接在内阁里说,而是先让魏广德过来试探的原因。
张居正为官比魏广德早了十多年,都以为嘉靖后期朝廷负责,其实嘉靖朝局势最复杂的阶段是在嘉靖二十年前后,到庚戌之变。
这十来年的时间里,嘉靖皇帝连换皇后,自己也差点被人勒死,还首次对当朝首辅举起屠刀,这样的形势是大明立国百余年不曾见的。
加之大礼议事件,本就让他对皇权极为敏感。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嘉靖皇帝忽然缩进深宫不再出来。
魏广德可没经历过这些,张居正是亲身经历者,魏广德还没说出都察院人选来,张居正其实心中就有了猜测。
这个人是他不喜的,还对百官有很强的威慑,纵观朝堂还能有几人。
海瑞,真的是个奇葩。
举人出身,却让朝堂闻之色变。
他的坚持,也让他能从九品教谕,一步步走上大明的朝堂,成为接近权利核心的一个人。
就因为他执拗性格,张居正不喜他,又因为他在朝野上下的名声,对他还有深深的忌惮。
“善贷,难道都察院认为除了他,就没别人能把差事儿干好了吗?”
张居正在魏广德面前也不藏了,直接追问道。
“除了海公,都察院不认为谁能够威慑江南百官,他可是连先皇都敢弹的人。”
魏广德苦笑道,“他虽然过于刚直,但对于新政还是很支持的。”
魏广德了解过海瑞最近的情况,名声太大,想藏都藏不住。
海瑞对张居正考成法、清丈田亩还是比较支持的,虽然对于内阁代行天子之权,钳制六科多少有意见,但这还是处于对朝堂权利均衡的考虑。
本来就是相互牵制的关系,六科本身就是皇帝钳制内阁的机构,现在却反过来被内阁监察,这对于海瑞这样执拗的人,自然是不支持的。
当然,海瑞在教育改革方面,明显也是倾向于支持高拱,也即是禁讲学,但反对张居正禁书院的决定。
海瑞,对于官员是真的比较狠,唯一显得心慈手软的,也就是在徐阶的案子上有些优柔寡断。
不过这根子,其实还是在高拱身上。
高拱故意放他到应天巡抚位置上,就是为了针对徐阶,可以说海瑞选择不等不靠走中间路线,是把高拱和张居正都得罪狠了,最后只能无奈致仕。
“推行新政,江南须得又把刀架在那里。”
魏广德忽然提到新政上,其实也是在提醒张居正,你虽然和海瑞不对付,可他对于清丈田亩的态度,可以保证此项政令在江南各省的推行。
“容我在想想。”
张居正没有直接否决,而是先敷衍一句。
这就是考验张居正的时候了,到底是改革重要,还是个人喜好更重要。
“其实我也不喜欢他,这个人太危险。
只是,面对吏治整肃,似乎,也只有他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结束话题前,魏广德还是说了句。
他确实不喜欢海瑞这样的人,不好控制,随时失控的炸弹,对于他们这样的人来说,就是个大麻烦。
若是乱世,对于夺权者来说,自然是越乱越好。
可换做当下,自然是稳定压倒一切,其他都可以牺牲。
所以当初,内阁就选择牺牲了海瑞,保证江南官场安稳。
随后两日,张居正都没有和魏广德提及海瑞之事,不过谈话后当天下午,他就在首辅值房召见了吏部尚书王国光。
魏广德在内阁值房里安心处置公务,而被临时拉进内阁的申时行可就不好了。
连续多日,他都奔波在京郊各处庄子上。
北京城外的田庄,大多都是当初明成祖朱棣赏赐给有功勋贵的田地。
经过这上百年的兼并,田地早就暴增了无数倍,大多连成一片。
是的,为了便于管理,勋贵家下面那些管事没少在此处下手,用各种方式兼并民田。
虽然同意清丈,可勋贵们也都暗示下面田庄管事的,能瞒一点是一点,反正想方设法少清丈田亩,可不就闹出许多幺蛾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