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隆万盛世 > 1366本草纲目

1366本草纲目

1366本草纲目 (第2/2页)

“你是说那书有十六册成套”
  
  很快,书局管事被张吉带到魏广德面前,把他了解到的情况一一说明。
  
  《本草纲目》是李时珍撰于嘉靖三十一年至万历六年,全书共五十二卷,一百九十万字,还配有大量插图,所以刊印起来成本特别大。
  
  这书年初编撰完成,李时珍就四处筹钱打算刊印。
  
  只可惜,以他李神医的名头,钱倒是凑到一些,但现在最麻烦的是没有书局肯刊印。
  
  “李家筹银二百余两,但我估计全书刊印雕刻成本至少得八九百两,都需要请大师傅雕刻那些插图,所以李家就考虑先刊印其中一部分”
  
  书局管事还在那里滔滔不绝,魏广德已经挥手打断他道:“你先说说为什么书局不肯刊印出书。”
  
  “老爷,朝廷不是禁书院吗?”
  
  管事一愣,马上答道。
  
  “禁书院是因为不喜学子议论政治,和你们书局印书有什么关系?”
  
  魏广德不解问道。
  
  “这个时候印书,要是书里有犯忌讳的,那不是自己找麻烦,所以现在除了三字经、千字文,还有四书五经这些书,话本印的都少了,就怕其中有犯忌讳的。”
  
  管事急忙说道。
  
  魏广德听罢不由得摸摸鼻子,老张禁书院好像没搞成文字狱啊,怎么下面怕成这样,书局都不敢印书了。
  
  “都不敢印了?”
  
  魏广德追问道。
  
  “一般都不敢随便印,只能是老书的还能刊印出售。
  
  也是因为这个,张太岳才找到我们这里,想请咱家刊印这书,叫本草纲目,是本医书。
  
  不过这类书都不好卖,以我的经验,肯定是亏本的买卖。”
  
  那书局管事继续说着,丝毫没注意到魏广德脸色的变化。
  
  好吧,古代著书立说看似牛逼,但其实都亏钱。
  
  赚钱的是孔子、孟子那一批人,但他们也收不到版税。
  
  当然,还有话本也赚钱,不过作者赚的不多,主要还是书局赚银子。
  
  魏广德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搞什么版税制,毫无意义,文化都没地儿传播,要是让书局分利润个作者,那书局干脆只印四书五经得了。
  
  魏广德考虑的自然不是印个书这种小事儿,而是看着那管事问道:“张太医有没有说,那个著书的李太医在不在京城?”
  
  李时珍名儿太大,魏广德觉得他该见见,顺便请他帮忙看看身体有没有什么隐患,有道是防患于未然,有病治病,无病强身。
  
  家里人都看看,最好江西那边老家亲人也都给看看。
  
  这可是神医啊。
  
  “李太医应该是在金陵。”
  
  书局管事急忙说道。
  
  “张吉。”
  
  魏广德点点头,随即喊道。
  
  “老爷,有什么只管吩咐。”
  
  张吉急忙躬身道。
  
  “明儿一早你就去张太医府上,告诉他,出书的事儿我们做了,回头就安排,请匠人雕刻印板,这书,我们直接给他出一千套。”
  
  魏广德直接定下这事儿。
  
  “老爷,他们只说请刊印百套就够了,多了他们也没那么多银”
  
  书局管事急忙开口说道。
  
  不过,魏广德可不想听他那些话。
  
  “不过就是刊印千套,都卖掉能有几万两银子?”
  
  魏广德看了那个管事一眼。
  
  这年头书籍是真的贵,魏广德估计一套《本草纲目》卖价怎么着也得三十两往上。
  
  一千套书,最多就是卖三万两银子。
  
  刻板加纸张、油墨,还有人工费用,算起来可能需要两三千两。
  
  只不过帐不是这么算的,因为一千册书可不是那么容易卖掉的,可能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十年,二十年,甚至三、五十年都未必能买完。
  
  “这书,还得请李神医回京城校订对吧。”
  
  魏广德开口说道。
  
  “那是自然。”
  
  书局管事急忙说道,他看出来了,老爷是不打算印书赚钱的。
  
  “张吉,你和张太医府上说,请李神医去九江,给我家里人都看看,把把脉,回头请他到京城校订书籍。
  
  一千册书印出来,我给他二百一百套送人,想来他应该有不少好友,特别是那些资助出书的人。
  
  其余的放在书局和商行卖,慢慢卖,不着急。
  
  就算是亏了,几千两银子而已,老爷我也亏得起。
  
  我的书局,赚钱不是第一位的,要是真有好书,能够流传下去的经典,就算亏钱也得印。”
  
  魏广德说道。
  
  他是真不在乎亏那点纸张油墨的银子,虽然他不会著书立说,可要是能发行一些经典书籍,让这些书能流传于世,到时候自家怎么着也得在历史上留下个名字,也算是为华夏文化传承做出了贡献。
  
  顺道还可以和李时珍搞好关系,请他帮家里人看看身子,该补补,该调理就调理。
  
  而张吉和书局管事听到魏广德的话,自然就知道自家老爷打的什么主意。
  
  老爷不在乎赚亏,哪还有什么好怕的。
  
  “是,明儿我一早就去见张太医,说好这事儿。”
  
  张吉马上就说道。
  
  那书局管事也急忙讨好道:“小的也尽快找京城手艺最好的刻板师傅,一定把书印好。”
  
  “嗯,还有那些刻板,印完书都给我留好。
  
  对了,以前刻印书籍的刻板都是怎么处理的?”
  
  魏广德又问道。
  
  这可是第一套《本草纲目》的刻板,要是能在家里保存下来,就算几百年以后,家族的人也可以拿着这套刻板轻易换到大笔资产。
  
  底蕴,这就是老牌家族的底蕴。
  
  不止这套书的刻板,其他的都要留下来,保存好,这就是老魏家书香门第的证据。
  
  “很多都削了重新刻书用,不能用的都当废木料处理了。”
  
  管事小声说道。
  
  “府里不缺那点木料银子,以后刻板都保存好。”
  
  魏广德马上就吩咐道。
  
  “老爷,出套书,那木料哪怕是很一般的,都需要许多.”
  
  不等书局管事说完,魏广德不屑笑道:“五千两银子买木料,能买到多少书所需要刻板?”
  
  听到魏广德这话,管事立马不说话了。
  
  虽然他不觉得这刻板有嘛用,但老爷的意思太明显了,得听。
  
  “就这样吧,木料也别弄太差的,得易保存的,说不得好卖以后还要加印。”
  
  魏广德说了句,算是把这事儿定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