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三章 皆有所图 (第2/2页)
赵玉宝还嘲笑郑绍秋这方面做得差劲呢。
但这样的事仍然屡见不鲜,数都数不过来。
秦秋梅能主动走出来,寻求解脱,已是难得。
这个顺水人情,他于公于私都该帮。
又宽慰了秦秋梅几句,送走她后,王素素看着丈夫,有些担忧:“阿凌,这事……好办吗?港岛那么大,人生地不熟的……”
陈凌笑了笑,拍了拍妻子的手:“放心,我心里有数。”
“先试试看,不成也没什么。”
“越民哥在港岛人脉广,说不定能帮上忙。”
“就算找不到,咱们也算尽力了,对秋梅有个交代。”
他看看时间,已经不早。
“好了,别想了。我去医院看看情况,你们在家好好的。”
说完,陈凌再次提起药箱,出了家门,坐上公交车,向着医院赶去。
到了医院,李斌的情况比预想的还要好。
伤口处的红肿消退了大半,渗液几乎没有了,原本暗沉死寂的创面边缘,已经透出了一点健康的粉红色肉芽。
李斌的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说伤口不再是那种钻心的痒和痛,而是有一种清凉的、微微发痒的感觉,像是伤口在愈合。
李教授夫妇更是把陈凌当成了救命恩人,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陈凌检查后,又进行了一次“生物清创”,这次用的蛆虫数量少了一些,重点清理了一些深处的腐肉死角。
过程同样顺利。
“恢复得不错。”
陈凌包扎好伤口,叮嘱道,“继续保持伤口干燥,按时用药。”
“照这个趋势,再进行一次清理,后续就可以主要靠生肌药和自己体质了。”
“瘢痕的问题,等创面完全愈合后,我再看看有没有办法淡化。”
“哎!好!都听您的!”
李教授握着陈凌的手,感激得不知说什么好。
处理完医院的事,陈凌心里踏实了不少。
接下来的两天,陈凌一边关注着李斌的伤势恢复,一边带着家人在市里采购了些去港岛可能用到的物品。
也顺便享受了一下大学校园周边的宁静生活。
两天后,陈凌再次来到人民医院,为李斌进行最后一次“生物清创”。
这一次,处置室里的气氛与初次已截然不同。
李教授夫妇脸上不再是焦虑和绝望,而是充满了期待和信任。
李斌的气色也明显好转,眼神里有了光彩,甚至能主动和陈凌开玩笑了。
“陈大哥,我感觉这胳膊都快不是我的了,轻快多了!就是痒得厉害,像有小虫在爬。”
李斌笑着说,语气轻松。
“痒是好事,说明新肉在长,忍住别抓,按时用我给你的獾子油药膏,能促进愈合,减少留疤。”
陈凌仔细检查着伤口,满意地点点头。
创面腐肉已基本清除干净,露出了鲜红的肉芽组织,边缘皮肤的红肿也消退大半,愈合情况远超预期。
“这次清理完,后续就靠生肌药和你自己恢复了。”
“瘢痕的问题,等完全长好再看。”
清理过程更加顺利,使用的蛆虫数量减少了大半,只针对个别深处进行了最后的“扫尾”工作。
当陈凌再次用生理盐水冲洗后,那条曾经狰狞可怖的手臂,虽然依旧疤痕纵横,却已显露出勃勃生机。
包扎妥当,陈凌收拾药箱,准备交代后续用药注意事项。
李教授却抢先一步,将一个厚厚的、用报纸仔细包好的长方形包裹塞进陈凌的药箱底层。
动作快得几乎让人看不清。
“陈先生!大恩不言谢!这点诊金,您无论如何要收下!”
李教授紧紧按住药箱盖,声音激动,带着不容拒绝的恳切。
“八万八!图个吉利!”
“我知道,跟斌子这条胳膊、跟他往后的人生比起来,这点钱根本不算什么!”
“您要是不收,我们全家这辈子心里都过意不去!”
陈凌微微一怔。
八万八,在这个年代绝对是一笔巨款,相当于普通工人十几年的工资。
他看得出李教授是真心实意,这份谢礼既是对他医术的认可,也是为人父母的一片赤诚。
他略一沉吟,没有寻常人那种假意推诿,只是抬眼看向李教授,语气平和而郑重:“李教授,您太客气了。治病救人是本分,这礼,重了。”
“不重!一点都不重!”
李教授连连摆手,眼圈又有些发红,“您救的不止是斌子的胳膊,是救了他这个人,救了我们这个家啊!”
“这钱您必须收下!不然就是看不起我这个老头子!”
话说到这个份上,再推辞反而显得矫情和生分。
陈凌不是迂腐之人,他付出的是独门秘术和承担的风险,收取应得的报酬天经地义。
于是他点了点头,手下微微用力,将药箱盖合拢,算是默认收下。
“既然如此,那我就愧领了。谢谢李教授。”
“哎!好!好!该我们谢您才对!”
李教授夫妇见陈凌收下,顿时如释重负,脸上绽开由衷的笑容,仿佛了却了一桩天大的心事。
又细心叮嘱了后续护理和用药的细节,约定好下次联系的方式,陈凌便提着药箱告辞。
李教授夫妇千恩万谢,一直将他送到住院部门口。
刚走出大门,准备下台阶,旁边忽然传来一个略显迟疑的声音:“陈……陈先生,请留步。”
陈凌转头,只见市医院的王副主任站在不远处,脸上带着复杂的神色,有尴尬,有敬佩,还有一丝难以掩饰的好奇。
“王主任,有事?”陈凌皱了皱眉。
王副主任搓了搓手,走上前几步,压低声音:“陈先生,我……我为之前的冒昧向您道歉。”
“是我眼界窄了,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真诚的钦佩,“李斌的伤口恢复情况,简直是奇迹!”
“我行医这么多年,从未见过如此……如此神奇的疗法!”
陈凌只是淡淡地看着他,未置可否。
王副主任似乎下定了决心,继续道:“陈先生,您这‘生物清创疗法’,效果卓著,意义重大!”
“这不仅仅是民间偏方,这完全可以写成学术论文!”
“如果能发表出来,尤其是在国际上,那将是烧伤治疗领域的一个重磅成果!”
“不仅能造福更多患者,也能为您正名,保护您的知识产权啊!”
他越说越激动,仿佛已经看到了论文发表后引起的轰动。
“如果您需要,我们医院,不,我可以联系我在医科大的同学,帮您整理数据,翻译,争取投到国外的顶级期刊上去!”
“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陈凌听完,脸上露出一丝难以捉摸的笑意。
“谢谢王主任好意。”
“不过,论文的事,就不劳费心了。”
“相关的理论和临床数据,我已经整理得差不多了。如果顺利,近期应该就能见刊。”
“什、什么?!”
王副主任猛地瞪大眼睛,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您、您已经写了?还要发表了?是哪家期刊?”
陈凌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有些东西,该知道的时候,自然会知道。”
说完,他对王副主任微微颔首,不再多言,转身迈下台阶。
“民间奇人……果然是民间奇人……”
王副主任望着陈凌远去的背影,喃喃自语。
“也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真是可惜了,要是能在他的论文上写个名字,以后的价值简直无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