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一个第一,两个兴国,三个尊重! (第2/2页)
“好了咱们继续讲改革!”
“刚才咱们陛下在辽阳时期的改革,主要就是解决大周G场上的一些弊病,以此来提高朝廷运转的效率,解决土地的兼并,让老百姓拥有自己的土地!”
“而在工商业事情上,陛下也是一改大周对商人商业的轻视,开始对工商业的发展十分的重视,陛下提出了减少衙门干预,提升商人地位等等想法,以此来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并且历史性的喊出了工商兴国的口号!”
“而在军队的问题上,陛下也是严厉整军,严查军队中吃空饷,倒卖军械的问题,克扣将士抚恤的问题,然后重塑军纪,确保每一个将士都能够得到自己应有的俸禄!”、
“除此之外陛下也是大力发展火器,给予这些工匠好的待遇,高额的奖励,提高他们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从而让他们创造出威远铳,红衣大炮,手榴弹这样优秀的火器!”
“有了严肃的军纪,有了足够的俸禄和抚恤,以及强大的火器,这才构成了强大的奉武军,而有了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以及高效的行Z,为军队提供各种各样的资源,这才有了我大乾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毫不夸张的讲陛下在辽阳起兵后,短短几年的时间就率我大乾军队一统天下,这其中的秘诀就在于改革!”
听到古三思这么说,景仁若有所思的讲道:
“古先生这么说的话,正是因为改革,才有了现在的大乾?”
“景仁你可以这么理解!陛下当初就说过,如果我们不改革,不改变这一切,那么凭借着辽阳贫瘠的人力物力,我们不可能战胜上官宏远,我们甚至可不能入关··············”
景仁闻言喃喃说道:
“怪不得爹如此看重改革!原来如此啊!”
“景仁,如果我们把当初陛下在辽阳时期的改革,当做改革的第一阶段,那么陛下在称帝后的改革,就可以视为第二阶段的改革!”
“第二阶段改革?相较于第一阶段的改革,第二阶段的改革有什么不同吗?”
“第一阶段的改革是解决大周遗留的问题,那么第二阶段的改革,可以被视为是第一阶段改革的延续,毕竟大乾已经一统天下,我们需要在整个天下落实这些改革!”
“但是与此同时,第二阶段的改革也是有了一些新的内容,这些内容则是着眼于大乾未来的发展!”
“这些内容第一点就是教育!”
“陛下曾经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如何发展科学技术,那就是要通过教育去培养人才,再由人才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为此陛下四书五经的基础上,加入了天文地理,人文历史,农业,物理,化学等知识,陛下要打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样的传统认知,要让科学发展深入人心!”
“为了普及教育,陛下在大乾每个府县乡镇开办公学,让孩子在公学免费接受教育,免费吃住,除此之外陛下还计划在大乾各地建设一百个图书馆,只要你识字就可以在图书馆免费看书学习知识!”
“陛下有一个伟大的目标,那就是在未来二三十年内,扫清大乾天下的文盲,让大乾所有百姓,都能够看书识字,陛下将这个目标,视为了历史交给自己的任务··········”
“最近这些年朝廷的财Z并不好,但是朝廷在教育上的投入,始终是增长的,陛下想要给大乾的孩子们更好的未来,让他们成长为一个有用的人!”
“除了教育的问题外,陛下也是一改大周时期闭关锁国的ZC方针,开始鼓励对外的航海贸易,鼓励大乾的百姓去南洋,乃至更远的地方去经商去发现新大陆!”
“而这样的做法,也是让江南的商号赚取了大量的银子,朝廷也是得到了大量的税收,目前朝廷从海外贸易上得到的税收,已经是朝廷财Z的重要支柱,正是有这方面的收入,才能够让朝廷有底气对农民收取相对低的税赋!”
“同时陛下判断未来的斗争,将会从陆地转为海洋,谁掌握了海洋,谁就可以掌握世界,而大乾未来的敌人,也将会从几千年来的北方游牧民族,转变为海上的西洋人!”
“为此陛下也是大力发展海军,造船业,争取打造一支有竞争力的海军,在保障大乾海上利益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向外部Z民,以此来转移大乾内部人口过多产生的压力”
“此外陛下也是吸取了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育,认为治理天下应以仁治为先!”
“而在仁治上,陛下就做了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陛下已经逐步开始取消凌迟,五马分尸等酷刑,陛下要让天下众生感受他的仁爱之心·········”
洋洋洒洒说了一通后,古三思也是看向了景仁道:
“景仁,我说的这些你都记住了吗?”
正听的起劲的景仁,不假思索的点了点头道:
“记住了!记住了!整顿吏治,分土地,工商兴国,整顿军队,重视教育,发展海军,仁治天下!”
古三思微微颔首道:
“这些内容你都要做好笔记,我下次给你上课的时候要考你的!”
“还要做笔记吗?您刚才也没说!”
“这还用我说吗?这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景仁你应该有自主学习的意识!“
听到古三思这么说,景仁神情也是变的有些悻悻,不过很快他就是想到了什么旋即向着门外喊道:
“刘同你记了吗?”
面对景仁的询问,门外也是响起了一道怯怯的声音。
“太子殿下放心,古大人讲述的内容,奴婢都记下来了!”
古三思闻言不由摇了摇头,然后向着景仁叮嘱道:
“景仁你一会把刘公公记录的内容,自己抄写一遍好加深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