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五七章 为王解忧 (第2/2页)
新建成的万寿宫气派非常,嘉靖早都移驾到了这里。比先前的玉熙宫的举架更高,空间更大,更加的宏伟。也更加的寂寞了。
王言搞出来的玻璃立了大功,为了匹配万寿宫,专门制作的巨大的玻璃。按照王言的意思弄成了双层,可以增加冬日里的保温效果,也更加的美观,直接大落地窗,好看的很。
但与此同时,却也让夏天更加的闷热,日头足的时候,这万寿宫简直都要成蒸笼了。
面对这个问题,王言给出了十分简单朴素的解决办法。那就是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再把大块的落地窗给卸下来,换成能够打开通风的普通的窗户。在工匠们高效的工作之下,只用一天就能把玻璃全都给换下来。
至于操作过程中的损耗,那就是不值一提的事情了。每年给宫殿换换玻璃,简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消费,尽管这个数字仍旧可怕……
万寿宫中,王言双手攥着嘉靖的手腕,为嘉靖诊脉。
敏锐的吕芳,对自己身体虚弱,从而开始担心害大病的嘉靖,也都发现了不对。
这一次王言诊脉的时间有些长了……
嘉靖蹙眉说道:“怎么,你这个神医也看不准朕的身子了?”
王言适时的松了手,躬身拱手:“陛下仙修多年,已成仙体,臣乃凡医……”
“吕芳。”
嘉靖懒洋洋的靠着,伸手指着王言,“你看看,做了大官儿,长了年岁,也开始学着跟朕弯弯绕了。”
“王言!有什么说什么!你是主子万岁爷一手提起来的,没什么不能说的!”吕芳几乎是呵斥,严重表示着不满。
“臣真是冤枉啊。”
王言先叫屈,但该说不说,他也确实冤枉。
嘉靖自称仙修有成,那就不能有病啊。偏偏他还想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病。毕竟是感觉不舒服了么,要不然也不能一点儿正事儿不说,先让王言给号脉……
“陛下已成仙体,又哪里需要再服食仙丹?把仙丹停了,再练练养身法,按照臣开的食谱用膳就行。”
“停用仙丹?”
嘉靖没什么表示,转而说道,“这两年多你在蓟辽做的不错。”
嘉靖对事情的评价自有他的标准,能让他多花银子,地方又没有怨声载道,又很听他的话,那就是可以重用的好臣工。
在这个基础上,还能更加的繁荣地方,让百姓过好日子,让百姓念着他这个高高在上的大明皇帝,那就更是好上加好。
只是很可惜,这么多年来,能够做到后者的也只有王言一人罢了……
最开始的时候,嘉靖还要缩减开支来支持王言在蓟辽的活动,等到了一年多以后,王言摆平了蓟辽辖区之内的官吏、大户,缩减的开支不仅补了回去,王言甚至还能再多弄一些钱给他花。这让嘉靖舒服极了。
如果说不好的地方,也就是蓟辽边军在王言的领导下,越来越鼓噪,要开战的声音甚嚣尘上……
“都是臣应该做的,总算是没有辜负陛下的期望啊。”
王言说道,“陛下,已经两年有余,如今蓟辽十万大军可以说是兵强马壮,粮草充足,臣以为可以主动出击。先小规模的打上几场,让鞑靼看看我大明的拳头硬不硬。也让徐阶等人睁大狗眼好好看看,我大明天朝上国,岂能与蛮夷议和?
一群无君无父之辈,难道当年庚戌之事都忘到了屁股上?如此奇耻大辱,他们也能轻易揭过?二十余年来,鞑子连年南下掳掠,寇边犯民,百姓深受其害,与我大明血海深仇!如此仇寇,焉能和议?非得打服了他们才行!”
在嘉靖二十九年,俺答率军进犯大同。大同总兵仇鸾贿赂俺答,狗日的让俺答别打他,换个地方打。最终俺答从古北口进攻京城,肆虐京畿八日而走。
最近徐阶等人与俺答议和通商互市,则是因为俺答的孙子带着一帮人跑到大同投靠来了。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就是俺答看上了孙子的妾。年轻人哪受得住这个气,又无能反抗,直接跑路了。
于是俺答也借着这个机会,紧密联系大明,想要再议议和,你好我好大家好……
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都同意议和互市,他们仨同意了,裕王当然也是同意的,只不过裕王现在没有竞争对手,什么事情都不表态,就老老实实的等着死老爹……
可他们就不想之前俺答造下的事儿,也不考虑嘉靖的心情,或者他们想了,完全没在意。反正就是不同意打仗。
理由也很简单,王言之前就说的要互市,要渗透,那就慢慢执行就好了。大明这几年日子越来越好,不能因为打仗,而把大好的局面给打没了。
这确实是老成谋国的说法,就是没把嘉靖这个万万古一帝当回事儿……
嘉靖说道:“难为你还记着呢,还想着朕受的欺辱。可徐阶他们也是用你的话来反驳,你当年说要互市……现在他们就咬定了这个理由,你怎么说?”
“陛下,臣那些话是五年多以前说的,那时候的大明和现在的大明岂能混同?我大明如日中天,国力渐强,小小蛮夷又岂是我大明的对手?
徐阶等人都是乱臣贼子,这么多年也没干成什么事儿,就给陛下添堵了,真是岂有此理!”
“那你就去劝劝他们,你是兵部右侍郎,这种事情你也能说得上话。”嘉靖充分表示了自己的立场。
“那臣这便去内阁,教教他们什么叫为人臣子,什么叫为王分忧。”
“去吧。”嘉靖满意的点头,有着毫不掩饰的愉悦。
显然,嘉靖是极度想要打仗的。
要不然王言为什么大老远的跑回来?就是来给嘉靖看病的,身体的病是病,心病也是病啊……
日常感谢打赏、投月票、推荐票以及默默看书的好哥哥们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