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二百四十八章 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第2/2页)
李默递过一份光谱分析报告,纸页边缘被手指捻得起毛。“我们试过十五种涂层,“他指着数据表格,“最后发现用戈壁石英砂提炼的二氧化硅涂层效果最好,在58℃高温下仍能保持硬度,磨损率降低72%。“
窗外的风沙还在呼啸,实验室的灯光却格外明亮。吴浩走到窗边,看着光伏板阵列在夜色中泛着淡淡的蓝光,板间的沙打旺在月光下勾勒出模糊的轮廓。他知道,这个八月只是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他们——九月的秋雨会带来潮湿,十月的寒流会考验低温性能,而他们的武器,必须在这片极端的土地上,练就一身钢筋铁骨。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掠过光伏板阵列时,吴浩和团队已经站在了“天枢-III“的炮管旁。林舟正在安装新的温度传感器,李默在调试储能系统的参数,赵博士的团队则在采集沙打旺的叶片样本,准备提取更多耐极端的基因片段。
周院士拄着拐杖走过来,手里拿着定型证书。“昨天的测试数据我看了,“他拍着吴浩的肩膀,“完全达到了列装标准。这个八月,你们在戈壁上创造了奇迹。“
吴浩接过证书,目光望向远处的沙丘。八月的风还在吹,却不再像来时那样带着绝望的呼啸。现在的风里,有光伏板的金属气息,有电磁炮的钢铁味道,还有沙打旺的草木清香——这些味道混合在一起,成了西北研发基地独有的气息,成了中国国防科技在戈壁深处扎下的根。
他知道,沙海铸剑的故事远未结束。当九月的秋雨落下,当十月的寒霜降临时,他们还会在这里,用智慧和汗水,继续打磨手中的剑,让它在极端环境中愈发锋利,守护这片土地的安宁。而那些在八月戈壁上留下的足迹,终将成为中国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道路上,最坚实的一步。
戈壁,风还在吹,却不再像三年前那样带着绝望的呼啸。现在的风里,有光伏板的金属气息,有电磁炮的钢铁味道,还有沙打旺的青草香——这些味道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中国国防科技自主创新的独特气息,在这片炽热的土地上,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沙海铸剑“传奇。
第二天清晨,第一缕阳光掠过光伏板阵列时,吴浩已经站在了“天枢-III“的炮旁。他摸着炮身的散热槽,那里还残留着昨夜的凉意,远处的沙丘在晨光中泛着金色的光芒。林舟和李默也来了,他们手里拿着新的测试方案,准备在今天测试“天枢-III“在高温和沙尘双重环境下的性能。
“吴总,我们准备好了!“林舟喊道,声音在清晨的戈壁上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