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盲校活动 (第1/2页)
(非常感谢耳朵紫了的一个爆更撒花!非常非常感谢各位对本书的支持!明天接着三更!)
第一个活动是“触摸自然”。
志愿者们拿出准备好的、各种形状和纹理的植物标本,有表面粗糙的松果、叶片肥厚多肉的生石花、带着细密绒毛的薄荷叶,还有光滑坚硬的玉兰树叶什么的。
一部分是志愿者们借来的,一部分则是园区准备好的,种类还算齐全。
林轩负责的小组里,有个叫小雅的小女孩,眼睛虽然看不见,但手指异常灵敏。
她小心翼翼地接过林轩递来的一个表面布满凹凸疙瘩的植物块茎,小手指仔细地描摹着它的轮廓和坑洼。
“是……仙人掌的根吗?”她不太确定地小声问,随即又摇摇头。
“不对,味道不像,没有那种青青的味道。”她把块茎凑近鼻子闻了闻,“有点……土腥味,嗯……是姜吗?”
林轩惊讶地看着她,忍不住赞叹:“真厉害!猜得差不多哦,就是姜。”
还请忽略他这个大男人为什么要用上这些语气助词,这是活动里要求的,毕竟对孩子不能太生硬。
小雅脸上立刻绽开一个灿烂的笑容,带着点小得意:“我就说嘛!我摸过姜的,这个形状怪怪的,但感觉就很像!”
另一个小男孩摸着一片厚实边缘呈有锯齿状的叶子,脱口而出:“这个是芦荟的叶子,我家阳台上就有一盆,我天天摸它。”
孩子们凭借着灵敏的触觉和嗅觉,往往只需要片刻的摸索,就能准确或接近准确地说出植物的名字,甚至能分辨出一些极其细微的差别,让在场的大学生们都连连称奇。
林轩蹲在孩子中间,耐心地引导他们描述触摸的感觉,看着他们因猜对而露出的纯真笑容,之前在大巴上的那点尴尬和憋闷也渐渐被这种温暖的成就感所取代。
而作为活动大负责人的秦雪学姐,则穿梭在各个小组之间,时不时蹲下身,用温柔的声音鼓励着孩子们:
“对,就是这样,慢慢感受它的纹理…很棒哦,你的观察力真敏锐!”她的存在就像一阵春风,让整个活动室都充满了暖意。
第二个活动是“音乐时光”。志愿者们拿出了准备好的口风琴,这种乐器相对简单,容易发出声音,很适合初次接触音乐的孩子们。
秦雪学姐先示范了一下,吹出了一段简单的《小星星》旋律。清脆悦耳的琴声立刻吸引了所有孩子的注意力。
“来,大家试试看,轻轻吹气,手指按着这些小小的按键……”
秦雪耐心地讲解着,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如何握持,如何找到基本的音阶。
林轩也拿起一把手风琴,坐在一个看着有些胆怯的小男孩身边。
“按这里,像这样……”他吹出一个长音,然后引导着男孩的手指按下一个键。“对!就是这样!你听,这是哆的声音……”
活动室里渐渐响起了有些杂乱、却充满生气的琴声。有的孩子鼓着腮帮子用力吹,发出响亮却不成调的声音,自己先咯咯笑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