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修桥建庙 (第2/2页)
出了五服只挂个颜氏之名的更多,所以召集三五百青壮汉子根本不算事。
事实上,若非限定只要颜氏的人,来的人会更多。
从这就能看得出现在底层的日子有多难过,要知道他们可不是对当地一无所知的外地人,谁不清楚去逐浪山开荒等于拿命去拼,可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
从古至今,底层从不缺为一口吃的而卖命的人,更何况这是能多生就多生的时代,夭折的是不少,可长大后没地种吃不上饭的人更多。
这些人全是不稳定因素,因为和平年月还好,不论是当长工,还是外出讨生活,好歹有条活路,就怕遇到无路可走的乱世。
而且穷就代表牵挂少,即娶不上媳妇,也赡养不了老人,等于了无牵挂,所以干出什么事来都不会让人感到意外。
颜旭就听闻附近已经有不少人上山落草,显然这还只是个开端,由不得他不早做些准备。
及时雨赵横只是他安插的耳目,用来打听县衙,民间,绿林等各处的消息,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所以他才选择带着过得不好的颜氏族人开荒种地,就是为了稳定内部,好应对外界危机。
等人来的差不多了,颜家大小管事开始登记造册。
一个村的是一队,选出一个村头管事,再按照邻里跟血缘关系细分,以防村头搞事,比如多报瞒报克扣钱粮什么的,因为这会败坏颜家的名声。
老子给足了钱粮,结果还落得骂名,怎么可能忍。
所以与其事后恼火,还不如提前杜绝。
等按了手印,面对众人的目光,站在高台上的颜旭也不废话,直接招呼一声开饭。
围着土灶忙乎的伙夫纷纷掀开锅盖,随着蒸汽升腾,肉香开始弥漫,周围的人探头一看,嚯~
满满一锅的大米饭上铺满了巴掌长三指宽的腊肉,随着闷煮,肉味早已渗透到米饭中,此时粒粒泛着油光,让人看了口水直流。
腊肉好吃,却是一人一片,吃完就没了。
但是米饭跟咸菜管够,这帮人趁着嘴里的肉味,是越吃越有精神,就是饭量有点吓人,一碗起步,三碗不算多。
颜旭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个时代出大力的人放开了吃饭,暗道难怪庄上的利润这么低,光靠种田跟那几家店铺根本发不了财,看来自己要另开财源了。
大多数农民一辈子就没吃过几顿饱饭,更别说这一顿还是新米,没拿放了好几年的陈米糊弄他们,于是放下碗筷,一抹嘴,开始卖力气,他们也只有这一身力气能回报这一饭之恩。
既然要开发逐浪山,颜旭就让人将河底石桩铺木板的独木桥升级为能过马车的大木桥,毕竟‘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他可没忘。
颜家庄每年都会储备一些木料,都是干透的好料,正好用来建桥。
不过光修桥用不了这么多人,所以剩下的人去对面建庙,供奉小清河神跟逐浪山神的小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