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买地要官 (第2/2页)
“颜老爷待我如再生父母,日后定然不会有半点不敬。”这话赵横说的是真心实意,赵雷听了满意的点了点头。
其实赵家兄弟都很清楚,当年若无颜家出手相助,两人会落得什么下场,光是事后送银送药,就值得他们兄弟俩卖命了。
没有那些好药,老母的病也治不好,没有银子买田,两人也无法尽孝心,说一句甘为效死,不是说笑的。
第二天,颜旭专门抽时间见了赵横,对他还是比较满意的。
赵雷为人忠孝,性子却过于认真,这也是他当年与上官闹出矛盾的原因。
这样的人放在身边,颜旭自然安心。
赵横不同,有底线,却更懂得变通,还有点小野心,适合颜旭接下来的计划。
完善了一下想法后,颜旭叫来孙鹤,让他找县令购买逐浪山三千亩地。
荒地不是农田,尤其是逐浪山位置特殊,价格便宜到近乎白送都没人要,可颜家愣是花了三百两银子,据说私底下还给县令送了一百两雪花银,顿时引起了许多人的好奇心。
三百两买地是政绩,一百两心意是好处,这些他们都明白,问题是颜家想要干什么?
结果没过多久,就有乡老向县衙推荐,说乡间有良才,姓赵名横,为人忠义,又颇有勇力,可量才而用。
县令立刻表示不能让贤才遗落乡间,就让人去颜家庄做调查。
酒足饭饱,怀里揣着大把铜钱,回去一说,果然口碑甚佳。
于是县令顺水推舟,让他做了个都头。
到这时候就谁都明白了,也没人怀疑什么,因为颜家不是第一个这么干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而且在当地豪绅看来,颜家这位新老爷还很年轻,想做点什么很正常,再说都头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职务,不值得大惊小怪的。
所以这件事除了平民百姓热热闹闹的讨论了很久,当地豪绅没几个在意的。
没办法,整个县衙,除了外来的县令跟聘请的幕僚,上上下下那个不是他们的人,就算不是,也会让他变成是,所以颜家花钱买个都头根本不算事。
事实上,凭借颜家在当地的声望与地位,还有在衙门里的关系,要一个都头的职位,不过是打声招呼的事,按照规矩给钱,只是不愿为这种小事欠下人情罢了,甚至还让县令为此事欠下不小的人情,毕竟里子面子可都是真金白银给的。
这些人如此看轻都头这一职位也是有原因的,别看都头负责地方治安和缉拿盗贼,相当于现代县公安局的刑警队长,却是不入品的吏,根本不算官,任免也不过是县令一句话的事。
而且都头是没有俸禄的,至少朝廷不会给,全靠县衙拨钱吃饭,要不然任命也不会这么简单。
这也就算了,顶多捞点外快,照样过活,可手下的乡兵却不行,在缺粮少饷的情况下,别说卖命了,愿不愿意来都是个问题。
可县衙能有多少钱粮?能宽裕到养兵?真以为县令老爷们都是老实人,守着米缸不动手。
遇到心里有点数的县令,还会挤出一笔钱粮养一支像点样的乡兵,若是遇到不靠谱的,有事全靠临时拉人凑数。
另外若是遇到大事,比如匪盗抢掠大户,一旦办事不力,都头就是现成的替罪羊。
也就是赵横背后有颜家撑着,否则这都头的位置可没有那么好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