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民国:一元秒杀平推二战 > 第114章 李专员也非善类

第114章 李专员也非善类

第114章 李专员也非善类 (第1/2页)

“既不准备白拿土地,又不准备出钱购买,专员准备怎样来推行平均地权这一国策?”
  
  会议桌左右两方,徐敬明、陈元培、姚怀理、张庆舟等四位县长均是眉头紧锁,猜测具体方案。
  
  “而今乃是工业化时代!”
  
  “农业只能糊口,无法强国,亦无法富民!”
  
  四人立马回想到李言先前说过的话,再结合李言的华商财团背景,心里暗自猜测:“莫非李专员准备让辖区内的士绅地主先上交土地,然后再花钱开办工厂?”
  
  想到这种可能。
  
  四人不禁有些头皮发麻。
  
  先将士绅地主的富裕土地强制没收,事后还要让士绅地主大出血,动用家财兴建工厂。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更何况此举不仅是断人财路这么简单,李专员完全是想榨干骨头熬出油啊!
  
  可以想象,第十三督查区内的士绅地主必不会坐以待毙,兴许行政公署的政策还未推行,这些人早已联合起来,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反对李专员。
  
  担心猜测成真,城武县长姚怀理耐不住性子,他斟酌半天,言辞慎之又慎,脸色苍白询问李言:“专员!不知您准备如何来推行平均地权这一国策?”
  
  “事情并不复杂。”
  
  “平均地权乃是一件大事,辖区境内的士绅地主可以先将土地交出来,由行政公署统筹代管。”
  
  “土地依旧属于他们,行政公署仅是代为管理,重新对所有土地进行分配,从而惠及辖区农户。”
  
  “欧美列强能在全球称王称霸,靠的是什么?其依靠的正是强大的工业能力,强国富民是行政公署不可推卸的职责,辖区内的士绅地主需要从土地包租公转变为工厂主,工业所能带来的财富,远超地租。”
  
  听李言说完。
  
  众人大致明白李言的意思。
  
  土地不是没收,而是暂为代管。
  
  李专员欲以此行政命令,驱动士绅地主暂时放弃旱涝保收的地租,慢慢进化为企业家又或资本家。
  
  可关键问题在于,工厂不是那么好办的。
  
  从厂房到机器设备,再到工人与技术骨干。
  
  士绅地主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大家既不懂得经营工厂,同时也没有购买各种机器设备的门路。
  
  在此情况下,大家又不是傻子,谁会傻呼呼的放弃旱涝保收的地租,转而耗费家财兴办工厂?
  
  还有一个重大问题,曹县电力基础薄弱,没有充沛的电力供应,即便兴建一万家工厂,工厂如何运转?
  
  “发电厂、钢铁厂、炼油厂!”
  
  “此为工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三大基础,”
  
  “行政公署准备兴建一座年发电一亿度的发电厂、一座年产十万吨钢铁的钢铁厂、一座年炼化二十万吨原油的炼油厂,从而为辖区内的工业发展打下基石。”
  
  “这三座工厂的机器设备早已备齐,目前只差厂房选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饭还是要大家一起吃,督查区内的士绅地主都可以加入进来,成为股东。”
  
  “发电厂、钢铁厂、炼油厂…”徐敬明、陈元培、姚怀理、张庆舟四人均被震惊,心里掀起滔天骇浪。
  
  如果换成别人说这话,他们只会嗤之以鼻,认为此人得了失心疯,可现在说这话的乃是李专员。
  
  瞧瞧新一师那些武器装备。
  
  再想想李专员身后那个华商财团组织。
  
  年发电1亿度的发电厂、年产10万吨钢铁的钢铁厂、年炼化20万吨原油的炼油厂,李专员拥有筹建这些工厂的实力,谁敢说李专员是在跟大家开玩笑?
  
  虽然不清楚三座工厂的机器设备具体要多少钱,可随便想想也知道,其必是一个万分恐怖的天文数字。
  
  全国去年的全年发电量是17亿度,生铁产量约为31万吨,粗钢产量仅为可怜的4万吨,至于炼油厂,全国目前没有这种工厂,有的只是土法炼油作坊。
  
  可以想象,三座工厂一旦兴建完毕,事后再投入生产,整个鲁西南都将因此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全国缺电、缺钢铁、缺石油,发电厂、钢铁厂、炼油厂只要成本控制得当,几乎属于稳赚不赔。
  
  此类工厂入行要求太高,没点实力根本玩不转,谁能想到李专员为了能顺利推行平均地权,居然愿意让出利益,以此来换取士绅地主对平均地权的支持。
  
  在齐鲁境内,使用1度电需缴费0.3银元,购买一吨生铁需要81银元,购买一吨粗钢需要275银元,购买一升汽油需要0.7银元,购买一升柴油需要0.2银元。
  
  照此换算,一年下来,发电厂、钢铁厂、炼油厂如果产能全开,其年销售额至少五千万银元起步,哪怕只有20%的利润,一年下来亦是上千万大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