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批发美械武器 (第2/2页)
前方黑漆漆的青石地板上,整齐摆放着七个大小不一的木箱子,不知里面装着什么。
就在这时,只听一声轻响,悬挂在房梁上的乌丝白炽灯被李言打开,视野瞬间变得明亮。
“武器?”
看清屋内景象,陈佳影震惊张圆嘴巴。
前边那七个大小不一的木箱子都刷着淡绿色的油漆,里面装的全是武器和子弹,还有炮弹。
第一个箱子装的是步枪,里面码放着一支又一支崭新的步枪,她能够清晰闻到枪油味。
第二个箱子装的是一挺重机枪,她不认识这挺重机枪,这挺重机枪和常见的马克沁完全不一样。
第三个箱子装的竟是一门迫击炮,看其口径应该是一门60毫米口径的迫击炮。
第四个箱子比较大,里面同样装着一门炮,但它不是迫击炮而是一门美国的M1式75毫米榴弹炮。
这门炮她认识,以前有幸见过一次。
后面三个箱子全是清一色的弹药箱,分别装着子弹、迫击炮炮弹以及榴弹炮炮弹。
“难道说李言的意思是…”
陈佳影美目扑闪,心里立即猜到李言的用意,应该是向她展示目前能提供的武器弹药种类。
注意到陈佳影脸上那抹若有所思的表情,李言十分满意陈佳影的临场应变能力,都不用他多讲,陈佳影顷刻就能理解带她看这些武器弹药的意思。
屋子里总共有四种武器。
全是李言秒杀而来的美械装备。
除了M2HB式勃朗宁重机枪李言没拿出来,别的武器装备全部被他拿出来逐一展示。
M2HB式勃朗宁重机枪李言准备留着自己用,五六十年代的中械重机枪实在一般般,七八十年代的中械重机枪,其价格又有些小贵。
综合算下来,反倒是M2HB式勃朗宁重机枪显得物美价廉,这玩意直到21世纪老美还在用。
从陆军到海军,再到空军,不断升级换代的M2式勃朗宁重机枪堪称机枪界的不死老兵。
“陈医生!”
“需要我为你介绍吗?”
李言转身看向陈佳影,问她认不认这些武器,认识的话他无需废话,直接甩出清单便可。
“我只认识那门榴弹炮。”陈佳影耸肩笑笑,她对武器装备了解不多,平常接触途径很少。
“认不全是吧!”
李言走到第一个木箱前,弯腰拿起一支栓动步枪,拉动枪栓说道:“美军制式装备,M1903春田步枪,发射7.62×63毫米尖头弹,全枪长1097毫米,空枪重3.9千克,弹仓容量5发,有效射程800米。”
听李言说出枪的名字,陈佳影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美国人的春田步枪,她听说过这种步枪,外号贵族枪,制造成本比毛瑟步枪还要高出一截。
放下手里这支M1903春田步枪,李言走到下一个木箱前,里面是一挺M1919A4式勃朗宁机枪。
这枪属于中型机枪,子弹和春田步枪通用,都采用7.62×63毫米尖头弹,二战中美军一直拿它当连级主力机枪使,二战后才会被M2式重机枪彻底取代。
M1919A4这破机枪口径不大,重量倒是挺重,足足20.46千克,最少需要三个人来伺候。
李言抬脚提了一下装有M1919A4式勃朗宁中型机枪的木箱子,介绍说道:“这枪是美国佬在一战期间通过M1917A1水冷式重机枪改进而来的气冷式连用机枪,它采用全自动原理与250发弹链供弹,枪身自重14.1千克,安全三脚架时全重20.46千克。”
“这门迫击炮同样是美军制式装备。”李言迈步走到下一个木箱前,指着里面的迫击炮讲道:“在美国佬那边,它叫做M2式60毫米迫击炮,其炮身全重19千克,最大射程1840米,都听明白了吧?”
见李言突然问她,陈佳影轻微点头,表示都已记住,心里则默默复盘回忆,力求一字不落。
她记忆力不差,很快整理完毕。
这里总共有四种美械武器,一是M1903春田步枪、二是M1919A4式勃朗宁机枪、三是M2式60毫米迫击炮、四是M1式75毫米榴弹炮。
大致一看,这里的武器种类与李言提供给29军的武器装备大差不差,区别是29军拿到的是德械武器,当下李言能够提供的却是美械武器。
其实对陕北方面来说,甭管德械还是美械,只要是支枪就行,不少红军战士可是连枪都没有,老套筒都没混上一支,至今用的还是大刀长矛。
当然,如果可以,其实德械武器更好,毕竟无论黑市购买又或洋行代购,美械武器向来很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