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少将旅长? (第1/2页)
李言并不知道,就因为交货速度太快,宋哲沅开始怀疑他背后的神秘组织是虚构的,反而觉得他是某个国家的代理人,头号怀疑目标便是苏熊。
倘若李言能够知晓宋哲沅心中所想。
他只能说:随你们怎么猜,有什么问题,跟我的金手指说去吧!它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
收好宋哲沅递过来的花旗银行不记名存折,李言转而说另一件事:“宋将军!我的祖籍是山东曹县,而今日寇咄咄逼人,有吞并华北之野心。”
“山东亦属于华北五省之一。”
“李某此次归国共有两个目的,一是向抗日武装提供一些武器弹药,二是返回祖籍地招募兵勇,以求能为抗日大业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听闻宋将军与韩司令均出自西北军,昔年都曾是冯委员长麾下的得力干将,如果宋将军方便的话,不知宋将军能否代为引荐,李某感激不尽!”
李言口中的韩司令自然是指鲁军主帅山东王韩复渠,至于后面的冯委员长,那就更有名了,其人是曾经的西北王,当下的陆军一级上将冯钰祥。
冯钰祥的官方职位是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只可惜这位西北王目前却是个光杆司令。
中原大战时期,冯钰祥和阎老西联合倒蒋,桂系集团也在南方摇旗呐喊,本来冯阎联军占据着兵力优势,谁能想到韩复渠这位冯系大将竟阵前倒戈,直接背叛冯钰祥,转头投靠蒋校长。
由于韩复渠倒戈一击,再加上中央军的军事素养明显高于冯阎联军,蒋校长获得胜利,成功保住了自己的地位,并且还顺势拆解了西北军。
韩复渠之所以会倒戈一击,那是因为蒋校长事先给予韩复渠承诺,支持韩复渠入主齐鲁大地,任命韩复渠为山东省最高行政长官。
面对统辖山东这等机会,韩复渠没禁住诱惑,阵前倒戈,目前韩复渠主政山东已有七年时间,其麾下部队也从两三万人慢慢发展至八万多人。
阎老西的晋绥军。
宋哲沅的二十九军。
韩复渠的第三路军。
此为华北境内最强大的三方军阀势力。
本来张少帅的东北军撤到关内也算华北一霸,但张少帅和杨虎成一起发动了西安事变,实行兵谏,逼迫蒋校长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事后张少帅被校长扣在南京,东北军失去主心骨,就此四分五裂,各自为战,早已翻不起风浪。
“欲返回祖籍地招募兵勇?”
“想为抗日大业贡献绵薄之力?”
宋哲沅神色愕然地看着李言,心里暗自琢磨李言方才那番话,他感到非常震惊。
李言的赤诚之心他完全可以理解,举国上下,稍微有点良知的人,都不会对日寇有任何好感。
可是!
李言为何想要到山东去?
就因为祖籍地在山东曹县?
难道翼察两省就不能抗日?
翼察两省才是抗日一线,山东虽是华北五省之一,但山东和关东军相隔一个河北,敌我双方一旦爆发战争,翼察两省必将沦为主要战场。
说实话,宋哲沅想将李言留在翼察地区,毕竟李言背后的神秘组织拥有着强大的能量。
假如李言真能组织起一支不弱的部队,而这支部队又在他的辖区,自然可以为他所用。
思量于此。
宋哲沅哈哈笑道:“小李先生有心报国,愿为抗日事业贡献力量,我宋哲沅自当竭诚欢迎。”
“小李先生完全没必要舍近求远嘛!在哪儿不能抗日?翼察两省才是真正的抗日前线。”
“二十九军最近正好有扩编计划,准备增设一个三团九营编制的军部直属独立旅,依我看来,小李先生就很适合担任独立旅少将旅长一职。”
“小李先生若愿意出任这一职位,无论翼察两省,又或平津两市,只要是在宋某的辖区范围内,小李先生尽可随意挑选一处心仪的部队驻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