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照片 (第1/2页)
封闭专场那天,一切照流程来。
法方那边把场地收拾得干干净净,lOgO、议程板、桌牌都摆好。
门口立着一块竖屏,滚动播放当天的主题——“数字治理与中小企业合规工具·代表团专场交流”。
LeXPilOt排在中间靠前的位置。
轮到她们的时候,CéCile先上去开场,用一口流利的英法夹杂报项目名,介绍团队结构和目前的客户场景。
顾朝暄跟在她身侧,手里只拿了一支笔。
她把自己的部分压得极简:合规痛点三条、逻辑树两张、产品截屏四页,留出最后两分钟专门给Q&A。
中途,场门那边有一阵轻微的骚动。
中方代表团提前从上一场活动赶过来,工作人员悄悄把后排空出一列,把几张桌牌调了个位置。
她余光扫过去一眼。
只当是正常的出入场调整,没有多看。
直到CéCile讲完,她接过话筒,用最后一张Slide收束:“所以,对我们来说,技术不是替代律师,而是给中小企业一个不会被流程吓退的起点。”
掌声落下,她把话筒递回主持人手里。
就在这时,主持人换回法语,笑着提到一句:“这次还有中方课题牵头专家在现场,不如请——”
名字被清晰念出来的时候,椅背后有一瞬间极轻的空白。
顾朝暄的呼吸只在胸腔里停了一拍。
她没有回头。
顺手把手里的笔扣上,放进口袋,整个人微不可察地立得更直了一点。
陆峥从后排站起,被几位代表团成员自然地簇在中间。
西装、胸牌、那种一眼就能被辨认出“官方背景”的站姿。
陆峥走上前台的时候,现场摄影师条件反射地往前挪了两步。
这类“跨国合作代表团专场”里,合照永远是最安全的素材。
主持人说了一段客气话,请中方代表与项目团队“做一个简短的互动”。
CéCile先伸出手,跟他寒暄了几句。
轮到顾朝暄那一刻,她往前半步,掌心抬起的角度干净利落。
“Dr.LU,niCetOmeetyOU.”
(陆主任,很高兴认识您。)
陆峥看着她。
那点嘴角的淤青在灯光下被放得很淡,他的手握上来,力道被控制在一种恰到好处的分寸上。
足够让摄影师拍到“双方都很诚恳”的握手,又不至于真正在肌肉上留下任何多余的信息。
闪光灯“咔嚓”一声。
官方媒体的随团记者抓住这一秒,把画面锁进取景框:
中方课题牵头人,和一家法律科技初创的女创始人,在代表团专场上握手合影。
背景板上的主题字样被对焦得略微虚了一点,反而让前景的两个人更清晰。
从镜头外看,这只是再正常不过的一幕——
合作、交流、前景可期。
谁也看不见,在下一秒,顾朝暄已经把手收回,转身让出半个位置给团队其他人。
散场之后,场地很快被下一组占领。
法方工作人员上来调灯,换背景板,翻译在一旁整理刚才的记录。
代表团那边有人和CéCile留了名片,聊合作方向,几张工作照已经被拷进随行记者的相机。
顾朝暄把电脑合上,顺手把几份纸质资料码好,塞进文件袋里。
正要把笔插回包里,身侧有人停下脚步。
那道影子落下来,挡住了一半灯光。
“朝朝。”
是中文,带一点刻意压下去的低哑,生生从一堆英语、法语里剥出来。
她手上的动作顿了不到一秒,很快又合上了那只拉链。
抬头,视线与他正面撞上去。
他已经把胸牌摘下来别在夹层,整个人看起来比台上那几分钟少了一层“代表团”的壳子,但仍旧是那种随时可以被任何一台官方镜头捕捉的端正。
空气里还有灯光余温和音响残留的轻微嗡鸣。
“陆主任。”
三个字,规整、克制,礼貌得无可挑剔。
他眉心很轻地拧了一下。
“别这么叫我。”他开口。
顾朝暄认真思考了一瞬,目光从他肩头那枚代表团徽章上掠过去,又回到他脸上,笑意不深不浅:“可您现在,的确是陆主任。”
周围有人从旁边走过,跟陆峥打招呼:“陆主任,待会儿媒体那边还要补一张单人照。”
他应了一声“好”,目光却没从她脸上移开。
那一点眉心的褶皱没有松开,像是一句还没说出口的话,被生生按在舌根下,只剩下最无害的一句:“这边结束了?晚上有安排吗?”
“有。”
她答得利落,连半秒犹豫都没有,“后面还有一个ClOSedSeSSiOn,材料要改一版,晚上跟投资人有个Call。”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