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潮息 (第2/2页)
茶香在两人之间蒸散,氤氲得发闷。
秦湛予指尖在杯沿轻轻一顿。
“她说的?”
“嗯。”
“她原话是什么?”
陆峥淡淡开口:“她说,感谢你那几天的收留,让你别再来看她,她不会见你。”
这句话仿若一根细针,从温柔的茶香里,刺进他的胸口。
没出血,却疼得慢。
秦湛予没再动。
他低头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滚烫,顺着喉咙往下坠。
“那你替我转告她一句——”他放下杯,声音冷静得过分,“事不过三,对她有用,对我也一样!”
陆峥没回。
他点头,起身,整理袖口,姿态一贯从容。
茶室外的雨还没停。
等门合上,秦湛予才掐灭了那盏蜡烛。
窗外灯影摇曳,他盯着那只牛皮纸袋看了很久。
最后,伸手把它推到一边。
有时候人的自尊心就是那么可笑。
他给了她三万,她却让人转交三十万,不得不感叹她还是挺有钱的。落魄成那样了还能给他三十万。
事不过三,对她而言是,对他何尝不是。
那之后,他再没打听过她的消息。
也不去想她在里面过得怎么样。
人嘛,总要学会体面。
不然那些“我不稀罕”的话,还能靠什么撑着?
可命运总是爱开玩笑。
三年半后,在江渚这座陌生的城市,他一抬眼,还是看见了她。
顾朝暄从便利店出来,手里拎着两瓶水。
她抬眼,就看到秦湛予站在屋檐下,半截身子藏在阴影里,烟在他指间燃着,橙色的火点一明一灭。
他没看她。烟雾在他侧脸前缭绕,模糊了表情。
看上去情绪不太好。
顾朝暄走过去。夜风有点大,吹乱她鬓角的发。
她抬手把碎发掖到耳后,把水递过去:“不知道你要什么,买跟我一样的。”
他垂眼看了她一眼,神情淡淡的,没接。
顾朝暄心想,他大概又是情绪上来了……
她蓦然想起很多年前的一个场景。
那时候她还小,对秦湛予这位从南方来的少年充满了好奇,坐在他外公家后庭院的长椅上,喋喋不休地问。
他在一旁看书,态度冷冷的,语气不耐的,说:“我要看书,你不要吵我。”
那一刻,她被怼得愣住了。
过了几秒,轻轻“哦”了一声,小心翼翼地往旁边挪了挪。
可不到两分钟,她又忍不住伸手去摘他旁边石榴树上的花。花瓣落下来几片,正好落在他书页上。
他皱了皱眉,合上书,起身进屋。
再出来的时候,手里多了一包糖。
他没看她,把糖放在桌上,说:“小孩子嘴碎,是因为没糖吃。”
那时她还不懂他这句话的意思。后面再长大一点才反应过来他是在嫌她话多,让她闭嘴的意思。
所以有时候语言也是一种艺术。
讨厌一个人可以不明说的,尤其对情绪深沉的人而言更加是。
秦湛予终于伸手,把那瓶水接了过去。
“走吧。”
顾朝暄“哦”了一声,跟在他身后。
路灯的光从他们头顶洒下,照在湿滑的地面上,一层薄雾泛着光。
她低着头拧瓶盖,瓶口滑了一下,又拧不上去。瓶身被她捏得发出轻微的“咯吱”声。
秦湛予走了几步,察觉到她没跟上,回头。
只见她皱着眉,认真地跟那瓶水较劲,神情倔强得可笑。
他看了两秒,叹了口气,走回去。
“笨死了。”
声音冷淡,但语气里那点微妙的松动却藏不住。
他伸手,从她手里拿过水瓶,轻轻一拧,瓶盖应声而开。
气压散出一点“咝”的声音。
他把水递回去,侧头看了她一眼,似笑非笑。
顾朝暄接过,没说什么。
只是心中腹诽,他的情绪也太难捉摸了,阴晴不定。
她有点怀疑他是不是有轻度情绪障碍。
她之前看过一本心理学书,书上写——“情绪的极端波动,常常源于深层的控制欲与自我压抑。”
她看着他那双藏着深意的眼,心底冒出个荒唐的念头:
不知道他什么时候离开江渚?要不然辞职算了,换个地方流浪、拾荒,这辈子再也不要跟秦湛予有见面的可能性。
……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发薪日。
午休时分,老板娘把工资装在牛皮纸袋里,按人名一一叫过去。
顾朝暄拿到那只薄薄的袋子,指腹在封口处停了一下,没当场数,像往常一样说了声“谢谢”,就把它塞进围裙最里面的口袋。
下班后,她去了离店不远的生鲜超市。
推着小车一圈圈走,按清单往里放:十斤装的大米、几样应季蔬菜。
结完账,她提着大米跟蔬菜往住处去。
“顾昭昭?”
有人在侧边叫她。
她回头,是市场上那位卖毛肚摊主曾提过的小侄子。
人干净,偏瘦,单框眼镜,穿一件白色的POLO衫。
他叫,付成。
两人只在摊位前见过一面,不熟。
他视线落到她的大米上,眉头像本能似的微蹙了下:“买这么多?你一个人拿不回去吧。我把车开过来。”
“不用了。”顾朝暄下意识拒绝,“我平常也是买这么多,拿得动。”
付成没听她拒绝,径直伸手,把她怀里的那袋大米拎了过去。
动作干脆自然,根本没考虑她会不同意。
“这东西你一个人拿着不方便,”他说,语气温温的,“车就在前面,走两步就到。”
顾朝暄指尖一空,愣了下,神情里有一瞬的不悦。
“我——”她刚要说“我自己来”,却又咽了下去。
他已经走出去几步。
她有点无奈,只好跟上,脚步慢了半拍:“那……麻烦你了。”
付成回头冲她笑,眼神透亮:“客气什么。”
他那笑不张扬,甚至有点书卷气。
顾朝暄抱着那袋蔬菜,沉默地跟在他旁边,心里有些不自在。
她并不喜欢这种“帮忙”的氛围。
太近,太热心,也太没必要。
她不欠谁的情,更不想被人看作需要被照顾的样子。
“你住这附近?”付成侧头问。
“嗯,民乐里那边。”
“挺近的。”他笑着点头,“我每天也从那边走,学校就在旁边。”
“哦。”她只是轻轻应了一声。
车子进不去,巷口的减速桩把道死死卡住。
付成把双闪一开,利落下车,不由分说把那袋十斤米从后备箱拎走:“进去还要走一段,我帮你到门口。”
老城区的巷子湿得像刚晒过雨,感应灯一盏接一盏亮起,又在他们身后依次熄灭。
墙皮成片剥落,阴影里有猫的眼睛一闪一闪。
转过第二个弯,楼道口的那盏新灯“嗒”地亮了,暖光把窄窄的台阶照得明亮干净。
她一抬眼,整个人微微一顿。
灯下站着人。
黑色丝织衬衫,袖口挽到腕骨,肩背线条被光切得极其利落。
脚边并排放着几样东西……
秦湛予背着光,指间一支烟,火星在暖意里一明一暗。他抬眼,看见他们两人,眸光明显一顿,然后把烟灰弹进脚边的铁罐里。
空气在那一瞬间凝滞。
楼道灯的光亮冷白,打在秦湛予的脸上,光影在他眉骨下切出一条浅浅的阴影。
付成察觉到那股气压,脚步不由自主放慢,转头问:“这位是?”
顾朝暄:“一个熟人。”
秦湛予的目光落在他们之间。
男人手上还拎着那袋大米,姿态自然,像是熟络至极;她的语气平淡,既不生疏,也不亲近。
他垂在身侧的手轻轻动了动,烟灰坠落,火星在铁罐边炸成一点细亮的红。
空气里弥漫着米香与烟味,静得只听得见远处滴水的声音。
他没有问,也没有表情,眼神像是在打量,又像在衡量。
一眼,就能让人心生局促。
顾朝暄咽了口气,开口打破沉默:“谢谢你,路到这儿就行了。”
她伸手去接那袋大米。
付成看了她一眼,还没反应过来,秦湛予已经低声道:“放下吧。”
语气不重,但不容拒绝。
那一声“放下”,带着某种冷意,也像一种宣告——这片空间的分寸,是他说了算。
付成下意识看向他,眼神有些困惑。
可秦湛予已经把烟丢了,上前去,把东西拿了过来。